分享

图说丨故宫的“门”,形态各异,各有讲究

 昵称61803998 2019-01-14

故宫的花窗,千变万化;故宫的屋顶,不拘一格……似乎每一件平常的东西,到了宫里,都会被划分出多个等级,都会被赋予更多含义。

平日里出入的大门,在故宫中也绝非只是个简单的出入口。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及巧妙的设计,形态各异的大门在故宫严整的宫殿群中熠熠生辉。这些“门”既象征了严格的等级,又丰富了故宫的建筑形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故宫内各式各样的门。

城 楼 形 式

午门、神武门、西华门和东华门是故宫的四大门户。它们都是在城台中间开辟券门,城台上建有巍峨的城楼。有意思的是,这四座城门的门洞,全部都是外方内圆的,即从门外面看,门洞上部是方形的,从门里面看,门洞上部则是圆形的。

午门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午门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这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另外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

午门城台上正中有门楼一座,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神武门

神武门是故宫的北门,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门楼面阔5间,进深1间,重檐庑殿顶。神武门旧设钟、鼓,由銮仪卫负责管理,每日黄昏后鸣钟108响,钟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打钟击鼓,启明时复鸣钟报晓。皇帝住宫内时则不鸣钟。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明清两代皇后行亲蚕礼即由此门出入。清代每三年一次选秀女,备选者亦由神武门入宫候选。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出宫之时亦由此门离去。

门 殿 形 式

门殿形式的大门,外表看起来和宫殿几乎一样,结构也和宫殿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门殿只有两侧的山墙,建筑中部则安装大门。有的门殿还会在左右修建八字影壁。

太和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清光绪十四年被焚毁,次年重建。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乾清门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顺治十二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中开3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牌 坊 形 式

养心门

养心门是养心殿的正门,为歇山顶琉璃门,为了增加气势,左右又各有一座一字照壁。养心门分为须弥座、门垛和上顶三部分。须弥座是大门的底座,门垛是用来安装木质大门的砖墙垛,上顶顾名思义就是大门上部的顶子。

随 墙 门

故宫内的建筑往往以院落为单位,一所院落通常都拥有独立的围墙。为了方便院落之间的通行,会在院墙上开设随墙门。随墙门的形式有很多,既有华丽的琉璃垂花门,也有简单朴素的铁门。

皇极门

皇极门是宁寿宫区之正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门洞上为单檐庑殿顶。正中门楼略高,称正楼,两侧稍低,称次楼。主楼与次楼的夹空处用规格略小的琉璃仿木构件做成略低于次楼的门楼,称夹楼,黄琉璃瓦悬山顶。两次楼的外侧同样镶砌两座小型门楼,称边楼,顶内侧为悬山式,外侧为庑殿式。主楼、夹楼、次楼、边楼高低错落,气势恢宏。

洞 门 形 式

洞门即在墙上辟圆洞,洞口用砖券成,多用于园林建筑。当然,除了最普通的圆形外,洞门还有六角形、八角形,瓶形,葫芦形等等。故宫内的宁寿宫花园就有瓶形的洞门,形式自然,典雅大方。

◎本文转载自“故宫博物院”,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