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延安/中国文化报

 棋中王 2019-01-14

 雪后的延安

□□韩达

    1

    圣地延安,我在多年之前即已去过。由西安北上,高速公路未通之前,乘车前往大约需要六个小时以上 。陕北黄土高原的景象,尽管时隔多年,但是隆冬时节,从车窗外进入视野的一道道山梁和沟坎,以及山峁上落叶草木的肃杀和苍凉,至今记忆犹新。当然,我更记得车进市区之后,冰封的延河像一条银色的锦带,仿佛一直要伸入黄土高原的深处……还有巍峨的宝塔,和枣园、杨家岭前辈先烈们居住过的窑洞——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原始的居住“房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都是自己与工友们亲手开挖的。因为这段经历,许多年后,我到山西吉县、豫西等地,一直把几处的窑洞作比较,然后不无自豪或遗憾地长叹:我也曾住过类似于延安的窑洞!

    忆往,第一次到延安,我还在“五大书记”居住过的窑洞前,迎着凛冽的寒风,放眼不远处荒旷的土塬上摇曳着枯瘦枝干的寒树,只恨那时无雪,否则,我会把一代伟人的诗词吟诵。如今,二十载光阴转瞬即逝,当年那些“挥斥方遒”的照片仍在,而我已近花甲之年。

    故地重游,延西高速公路已开通数年。窗外之景虽然转瞬即逝,但足以令人赏心悦目。仲夏的西北高原,其景色丝毫不逊色于江南,满眼的绿树随着逶迤起伏的山脉,仿佛也在翩翩起舞。碧空之下,错落有致的山脊在远方的天际绘出明澈的剪影。峰谷犹似含烟,一切尽可入画。再见曾谙的山水风物,本应无感,临近延安,却记起前人关于延安的诗来:“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范仲淹1040年请知延州,在西北边塞生活长达四年之久。他眼中的湖柳、泽国,今日虽已难觅,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号召之下,千年古城再现当年“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的景象,应当为期不远吧?

    2

    穿过无以数计的隧道与桥涵——延安到了,又见千年历史古城,除了嘉岭山上宝塔不改千年的面目,延安也像全国各地的城市一样,到处耸立起一栋栋高楼,车水马龙的延河两岸,翠柳、国槐树荫下,既有行色匆匆的行人,更有街心花园广场健身的市民。

    延安早已是国人的旅游目的地。尤其伴随着近几年“红色旅游”的兴起,这里更是国人的向往。80年前,毛泽东同志带领党中央,在这里指挥抗日、解放战争整整居住了13年,数万人在这里挖窑洞、住窑洞……为国人留下了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之丰富的人文资源积淀,使这里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厚又多元。作为从文之人,我更感兴趣的,是浸淫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文气息。

    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宝塔山作为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和红色革命圣地的象征,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革命旧址于一体,迄今山下留有包括范仲淹等名人的摩崖石刻,塔边那口铸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大钟,击之声响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时、报警——那钟声曾经惊醒过多少梦中之人,并让多少个听到之人保持警惕,恐怕早已无法去统计了。

    书写延安圣地,老一辈先烈无疑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以我游历过的其他地方类比,感觉延安与井冈山颇为相似,又略有相异。井冈山地形如“井”,和四面环山的延安一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从自然条件相类,前者略胜于后者。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气候温和,物产也较为丰富,不像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四季干旱少雨。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两地因长期受国民党军队封锁、围剿,生存环境严峻地考验着这里的军民。也许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更坚定了先烈们的信念,同时也更进一步密切了他们与民众的关系,更铸就了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延安、井冈山等地早已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犹如毛泽东这三个字一样,正在成为当下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符号。

    我自幼从课本上知道延安、井冈山、枣园、杨家岭以及茨坪、黄洋界的名字。依稀记得初次到井冈山与延安两地的心情。晚生的我虽然无法亲身领略两个革命根据地发生过的史实,却对那一代在红色旗帜下为理想献身的先驱们起敬。我的青年时代有三年是在太行山深处的丹河岸边度过的。虽然我不能把我当民工开山炸石的经历,与当年投奔延安的热血青年的壮举放在一处类比,但将自己的情感移向历史,做一假设还的确有过。乃至愿意固守这种假设,让往昔岁月的赤血与火焰填充我浪漫如歌的文学情怀,写出可载入人类史册的篇章。

    再次看过枣园、杨家岭、鲁迅艺术文学院等红色革命旧址,在“五大书记”居住过的窑洞前拍照留影……尽管知道桌椅、床板、被褥、衣物,乃至洞外的黄泥墙都经过复制,但我依然感觉到他们负载着先驱们未冷的热情、未泯的憧憬——曾经闪动在这里的身影早已远去。尽管眼前有许多景象让我“身临其境”——所到之处,触目可见不少身着红军服装的团队,整齐地坐在延安时期青年们的马扎上,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还不时地在铺于膝盖之上的笔记本上写下文字——那场面真叫人触景生情。八十年前,从四面八方投奔这里的热血青年,也是这么虔诚吗?

    3

    延安之行,与上次一样,匆匆而来,仅作短暂的停留,很多该去的地方,未来得及观瞻。往后的所思所想,应多是些许的遗憾。久留于延安圣地的,应该是我无尽的想象。

    宝塔区七里铺东有一条原名叫南川河的延河支流,因为一千多年前诗人杜少陵两次在此有较长时间的停留,而改名为杜甫川。安史之乱后,诗人由此北上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直到次年才摆脱监视潜出长安。不料投奔肃宗之后又因劝谏朝廷,被放还羌村(回家休息)。也正是这段时间,诗人创作了包括《春望》《北征》《羌村三首》等诗篇。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之所以能把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人间情谊写得那么淋漓尽致,想必与他这段经历有关——今存的杜公祠内,诗人的塑像脸庞清癯,身躯羸弱,无疑是雕塑者对他那个时期逼真而传神的写照。

    杜诗从晚唐开始就被称为“诗史”。能独享此誉者,无疑因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盛唐文人生逢盛世,几乎人人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大都是与个人的功名富贵联系在一起的。唯独杜甫终其一生都把个人看得极其渺小,而将国家与民众的命运视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似乎又与中国共产党的先烈们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以毛泽东为例,他为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数位亲人;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万里长征到延安,屡经挫折,但是百折不挠,始终抱着必胜的信念,与民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最佳观赏期,是在八月份至九月份的初秋时节,早来的我更添一份缺憾。所幸的是,在鲁艺文学院旧址的后院内,经工作人员提示,见到一株早开在草地上的山丹花。并且得知该植物属于百合科,别名又叫细叶百合,开花以红色为主,间或有黄、白两种。它之所以当年被唱红大江南北,因为它有星火燎原、生命力极强的寓意和象征。经工作人员的介绍,那本不太显眼的山花也牵紧了我的双眸。细看那枝叶与草原上常见的格桑花有点相似,虽属草本,但有清劲的骨格。凝视它的那一刻,我的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耳熟能详的歌声,乃至脑中幻化出一种难以言状的瑰丽与奇幻。犹如我平生经常温习过的、那个早已逝去的梦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