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故事

 雄风847 2019-01-15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时,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地滋味,不是今生无悔,而是今生无愧。上不愧对父母,下不愧对兄弟姐妹。下乡十来年,我们战天斗地,风雨同舟。回到唐山,一切从零开始,酸甜苦辣。生活同样把我们推向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考验。 1968年9月27日,我们同70名老三届毕业生上山下乡到柏各庄农垦区四农场一队。 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程中,我们共同劳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我与知青战友陈菊生从相识,相知,到相爱。
       1971年,我调到四场商店做会计管理工作。陈菊生从四农场机米厂会计工作。一九七二年参军,当了空投员。 岁月考验了我们,1975年,我们结为夫妻。1976年7月,我们有了可爱的女儿。原本想着在农场扎根,落户干一辈子。1977年,知青返城的浪潮,我回到了唐山。 回城的无奈 当我们回到唐山,双方父母年事已高。我们又都有兄弟姐妹。为了不给父母增添负担。我们决定不要父母一分钱凭我们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我们自己的小家园。 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尽快的找到工作,解决我们的经济收入问题。每每看到曾经的同学,曾经的知青战友,同龄人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我们羡慕至极。当我抱着自己的女儿找到街道报名参加工作时,居委会主任讲你结婚了,有孩子了,这个单位不行,那个单位不要。我含泪自问二十七八岁的我们错在哪里?我只好去做临时工,到一家饭店炸肉饼,每天起早贪黑,在饭店干了半年多的时间,临时工的工资每天只有八毛钱。后来有朋友得知我在农场下乡时干过会计和商业管理工作,经朋友介绍我去了路北区工业局财务科做了主管会计。工作找到了,我们非常高兴,憧憬着新 生活的开始 。可是新的无奈又来了。当时事业单位工作时间长,又没有托儿所。父母无法帮我们带孩子,自己的女儿怎么办?生活的重负,无情地鞭打着我们。我们做了一个现在想起来后悔的选择,为了照顾孩子,我进了离家最近的一家企业 。白天上班儿,把未满周岁的女儿送进厂办托儿所,晚上下班后再接到家中。原本唐山地震出生13天的女儿,幼小的身躯曾被掩埋,救起时就只剩下一口气。遭受一场浩劫后进了托儿所的她更显得非常瘦小。每逢我们回想起此事,还是忍不住要伤心落泪 。

进了企业,我首先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下乡回城的知青,人到企业什么基础也没有。当时我所到的企业,不执行国营农场知青回城接转工龄的国家政策,说新工人要从一级工开始。我在农场下乡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怕苦不怕累,和当地的相亲们打成了一片,从事商业会计,管理工作后,我学到了许多会计专业知识。由于1971年至1976年,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我的工资待遇是相当于厂里的三级工。在农场十来年的奋斗成果,像断了线的风筝,这就是我们知青回城的命运吗?我一纸信访信,送到了河北省信访办。一年后,我接到了唐山市信访办的答复,不但给我解决了工龄问题,并且还补发了一年的工资。我衷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为我们上山下乡知青回城给予肯定和公平的待遇。为我们知青返城,解决了生活的实际问题。 挑战自己 十来年的农场生活,磨练我们的毅力,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增强了我们的信念。也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失去了高等教育校园生活的梦想 。可喜的是 1985年国家实行了自学考试制度。我万分高兴,马上报名参加了中国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自学考试。当时我在厂里担任劳资管理工作,白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看书,只能伏案熬夜来学习。当时国家自学考试制度,试题覆盖面极大,每科课程不学透了,就难以过关。我一次又一次的报考,一次又一次失败。为了考试过关,我在家里床头上贴满了高等数学导数,微积分的公式,在厨房里贴满了大学语文的文言文诗句,并且在自己的衣兜里都装满了考试题纲。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看。抓挤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五年半的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中压力,生活的负担,学习的困难。1990年,我终于完成了12个学科的全部课程,拿到了全国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中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挑战。 2001年企业改制,我由企业管理干部申请转为工人,提前退休。 但总觉得心有遗憾,身有余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到了保险代销员的行列,没想到一干就是十五年。 在这15年中,每当我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我都毫不退缩,毫不畏惧。身上总有一股来自知青精神的自信和力量。 使我完成了奉献祖国,奉献社会,奉献家庭的50周年工作历程。

      悠悠岁月时光飞逝,在不经意间朦朦胧胧“时间都去哪儿了?”
      抚摸岁月的照片,感到了青春的动容和美丽。 
      翻看那时的信使传书,句句充满绵绵情意。
‌     打开时光的日记,字里行间宣泄着奋发向上和感伤迷茫的激情。
       在我的时间隧道里,有一段知青生活的经历,我非常感谢她,她使我经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锻炼成长。也使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收获了爱情。有了幸福的家庭,我写了篇日记,题目就是
       
                     我们的故事

      亲爱的老爸,你和我妈那边可好。是知亲渊血脉的原因?还是老爸,老妈挂念儿女,近日总是在夜里梦见老爸,老妈。我总是上前,想跟你们说话,可老爸你总是微微一笑,不作回答,拉着老妈的手,飘然离去留下你们一高一矮的背影。
      梦中醒来,浮想若云。 想起你们的音容笑貌,想起你们的言谈话语,想起你们的谆谆教诲。
                      当去不思归
      那是1972年冬天的一天。
那一天是我永生难忘的,你的教诲,您的生动的语言,使我刻骨铭心。
     那天,天很冷,夜很黑,我穿着一身整齐的新军装,身背行装和背包。从四农场场部,搭乘四场机务队的拖拉机,到了农垦区驻唐办事处。
     然后徒步到了第二工人新村,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我站在自己家的门前。左右前后看了看。没有一丝灯光。人们已经入睡。我轻轻地敲了敲院门,没有应声。
      我踮起脚,敲了几下弟弟小屋的窗户,灯亮了,,,,。
      弟弟接过我的行李,我径直进了爸妈的屋子。
       爸爸已经坐在炕沿是在等我,妈妈穿好棉衣,手捧着一杯热水,我双手接
 妈妈的水杯。
       身着一身崭新军装的儿子,突然站您们的面前。爸爸您似乎没有任何其他反映,只有我的妈妈在一旁抹眼泪。
我手捧着热乎乎的水杯,笑着坐在您的身边。
     您突然很严肃地问;“儿子你这是要当兵吧,批准了。你想好了吗?”。
    我回答:“是的,明天我们就要坐闷罐走了,就是没有和您打招呼”。
    又问:“你的对象,丽华她愿意吗”?
   我说:“她非常支持我,她写的,《送郎当兵》的文章还在总场广播电台,播了好几次那。”
       我从军用挎包里,拿出了<东方红>牌半导体收音机,这就是她给我买的,因为她知道我爱看书,看报,听广播。         
      老爸您说:“只要你自己想好了就行了,也是一个高兴的事,一件光荣的事,但要告诉你一句话,你要记住:''当去,不思归’要去,就要做到,不要想家,不要想媳妇。”“还要作到,不怕上战场,不要怕流血,不能怕死,从古至今,当兵的就是为了打仗,才预备的。”
“以后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有你哥,有你弟,你就不用管了”。妈妈手扶板柜站在那里哽咽着。我静静地思索着。弟弟给爸爸点然了一颗烟,然后拉起我要回小屋睡觉。
      哥哥在单位,不经常回家,我和弟弟唠起了嗑。他说的多,我说的少。心里念叨着爸爸的<当去不思归>?<当去不思归>!!!
       第二天,哥哥送我去唐山军转站,代我们新兵的邹排长,正在那里等我呢。(是他请给我的假,才得以回家)以后才知道他也是位从郑州市下乡的知青。
         我们坐上了焖罐车,也不知到那个地方去,整整坐了一天的车,来到了空军当阳基地。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我和5个农场的老乡,被分配到了空投连,根据我在新兵连的表现,我到空投连就被任命为二排五班班长,我牢记爸爸的教诲,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曾受到许多嘉奖,第一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在您病重期间,我们部队战备紧张,要参与西沙之战,您不让家人通知我,我收到我哥的5封电报,部队领导才批准我回家探望您老人家。,我在您病床前的几天,略有好转,就让我提前回部队了,你对于我的教导,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从您那里懂的了什么是军人,怎样做一个好的军人,因为您曾经就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你在东北军,你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的部队当传令兵,一定很威武。            
      在部队,我们班各项军事训练都达到优秀水平,
      后来我到了军事训练示范班,经常到各个部队,做示范表演。
     想念父亲有梦,翻看自己的多年以前的日记,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感触多多,愿父母大人天堂永安。福佑我们幸福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