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为 安 宫 宫,宫殿、宫城,君王居住的场所。在人体,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为心脏外面的包膜,像君王所住的宫殿、宫城,具有代君受过,防范邪气攻心的功能。 安宫,就是使心安居其宫。如果热邪侵犯心包,会导致心之功能失常,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等危险症状。 安宫牛黄丸以牛黄、麝香、冰片等清心豁痰,醒神开窍,重镇安神,使心得以安居心包,故称为安宫牛黄丸。它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 珍 贵 的 牛 黄 牛黄就是安宫牛黄丸里的君药之一,它特别珍贵,而且愈见稀少。而另一方面,需要牛黄治疗的病却越来越多。 因为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耕田之牛越来越少,产生天然牛黄的几率也越来越小。 而与此相对,现在的人饮食不节,吃得多动得少,因肝阳上亢、痰邪阻窍导致的脑中风脑出血却屡见不鲜,而牛黄最能救急,其效果是任何西药治疗手段都无法相比的。 从经济价值上来讲,牛黄可以当黄金保存,实际上同等克数的牛黄的价钱也超过了黄金。从医疗价值上来讲,牛黄是救命神药,生命比黄金更可贵。 现在医院里治疗中风昏迷等热昏癫狂痫痉这类病常用的手段是降低颅压、活血化瘀,或开颅手术,前者主要靠病人自愈能力,后者九死一生术后能否存活全凭运气。 而以牛黄+麝香为主要成分的安宫牛黄丸在挽救生命,促进后期恢复方面发挥了不凡疗效,习医者不可不察。 牛 黄 的 由 来
牛长期与人相伴,是农业社会主要的劳役动物,代人出力,其性温顺,甚至遭受宰割,亦难见其暴躁反抗,古人认为它有坤土之性,土化万物而不争,也就是性格上的逆来顺受任劳任怨。 牛黄是老牛病牛体内肝胆系统分泌物结晶而成的一种块状物,类似于人体之胆道结石,这种分泌物在液体状态有分解食物精微转化为营血的作用,结晶成固态属于病理产物,但消化疏泄的作用保存,所以可作药。 牛 黄 的 药 理
生牛黄的牛都是病牛,他们为什么生病,生的是什么病?明白了这个机理,也就明白了牛黄的药用机理。 我们看看生黄之牛的特征:羸瘦老牛,精神萎靡,无力干活,皮肤发痒脱毛,无端鸣吼,甚至整夜难安,眼如血色,饮食不振渴欲饮水而又不能多饮,受惊易吐,甚至会呕吐出类似蛋黄大小的异物。 这所吐出的异物是牛黄的一种,俗称生黄,因为牛有四个胃,从口中吐黄,说明牛的肝病更重,故药性最强,是以被认为是牛黄中的上品,还有宰杀之后从肝胆中所取牛黄,称为肝黄或胆黄,药力稍逊。 生黄的牛,如果化作人,就是极端苦力,阴津常年损耗又缺少营养和休息者,肾精肝阴不足,肝不能生血藏血,所以五脏虚损,精神萎靡,羸瘦无力。 阴虚生内热,肝为阳中之少阳主藏血,肝合胆,胆属少阳,肝虚则相火不收,出现胃逆呕吐,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一系列症状,中医谓之肝阳上亢,大致对应西医诊断中的高血压脑溢血,脑动脉硬化、脑梗脑淤血(具体还要看病因)。 牛黄为黄中之最道地 ![]()
牛为土畜尤其忍辱耐劳,牛若落到厥阴病的地步,所经受之辛劳苦痛,肝木系统阴阳失衡之剧更甚他物,故能生牛黄者,皆为劳苦一生的病牛。猪、马、羊和骆驼等动物也有生黄者,但药力不及牛黄。 说到这里,可能有好奇宝宝们问了,人的胆结石有药用价值吗? 答曰人和牛非同一个物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牛黄难得,那么牛胆可不可以代用呢?回答是可以的,但是作用要轻得多,宰杀之后取胆囊及胆汁阴干,味苦寒,揉成粉末入药,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主因风热而生的目疾,心腹热渴,黄疸,咳嗽痰多,便秘,消渴,小儿惊风,便秘,痈肿,痔疮,脾胃虚寒者忌之。 ![]() 牛黄适宜救命而非保健
![]() 在《神农本草经》里,牛黄的作用是这样记载的:“主惊寒热,热盛狂,除邪逐鬼。” 有医家认为牛属坤性,气血之精明凝结为黄,犹如人身之有内丹,故有药性,奉若地宝,然结黄者皆为疲牛病牛,犹人内丹之说,难以服人,其非健牛所结内丹。 牛黄为肝胆精气所生,是疲牛纠偏自病的自生药,有泄热消谷之作用。牛黄难得,药力太强,非痰火风之重症者不用,不适宜保健补养。 痰为津液遇热所生,牛黄苦平能清火化痰,肝热则生风,心热则生火,气血津液淤滞,风、火、痰相搏的重症表现为热盛狂痉,中风失音口噤,小儿惊痫寒热、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癫狂痫痉,牛黄除热消痰清邪火,为治以上诸症首选之良药。 对应西医诊断大致为中风发作、中风先兆、高血压危象、中风偏瘫和后遗症以及儿童高热不退(须结合中医的诊断因风热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而生的急症方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