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青木森森 2019-01-15

康熙浆白釉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清康熙 青花海水双龙纹大瓶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一朝的瓷器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浆白釉为康熙中期的产品,也称为“粉白釉”,其釉面莹润光亮,是明代官窑、民窑瓷器中少见的釉面。更加独特的是康熙琢器的口边是浆白色釉,与其器身白釉的呈色截然不同,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无论是“粉白釉”还是“浆白釉”,都是胎釉间析晶层受光的折射呈现的白色透明釉,而不是胎色或釉色,这是康熙大瓶、棒槌瓶、笔筒、小缸等琢器器型上的一大特征,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康熙郎窑红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尊

明中期以后,高温铜红釉技术衰落,直至清康熙时期才重新振兴。康熙红釉中,除了淡雅的豇豆红以外,以深艳的“郎窑红”最为名贵,其特点是仿烧明宣德的宝石红,极为成功,色泽深艳,好像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因此亦称“牛血红”。器物内外开片,釉面透亮,口沿处因红釉流淌下垂,出现轮状白线,洁白整齐。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清康熙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郎窑红无论瓶、碗、盘各种器物的底足旋削十分讲究,保证流釉不过足,因此郎窑红器的施釉技术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从传世实物看,大瓶之类器物也有红釉垂流过足边,又经人工打磨修正的。郎窑红器其底部呈透明的米黄色如米汤之颜色或苹果绿色,俗称“米汤底”或“苹果绿底”,偶然有本色红釉底。郎窑器的底部多数无款,偶见花押款或暗刻“宣德年制”款。

雍正炉钧釉

炉钧釉是一种仿钧釉的窑变釉,不同于高温的传统钧窑,炉钧釉是在窑炉中二次烧成的低温釉瓷器,因此而得其名。炉钧釉瓷器先是用高温烧出涩胎,旋釉后再低温二次烧成。炉钧釉的釉中有多种不同的金属元素呈色,会出现红、蓝、紫、绿、月白等色釉,在炉火烧制过程中,各种色釉相互交融,自然垂流,呈现出一种神奇的彩色釉。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清雍正 炉钧釉铺首耳壶

雍正时期炉钧釉的垂流的流纹犹如旺盛的火焰,或像激流而下的瀑布,非常瑰丽,釉中若有红中泛紫的红色釉就称作“高粱红”或“红炉钧”;没有“高粱红”者被称为“蓝炉钧”。炉钧釉的釉面粉润呈乳浊状,不透明,通体满釉并开细小纹片。器底仍为炉钧釉底,带有暗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乾隆时期炉钧釉多为“蓝炉钧”,以蓝、绿、月白色的垂流纹为主,偶见淡紫色流纹。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清乾隆 炉钧釉凸八卦纹琮式瓶

炉钧釉发展至清中期以后烧制技术逐渐衰落,釉面多蓝绿及暗紫色交融的自然流淌纹饰,呈细密的短流淌纹或圆点状纹,为晚清炉钧釉的特征。现代仿品釉面多由蓝、绿及暗紫色釉相互交融,组成不太规则的圆点状花纹,釉面有较强的玻璃质光泽。现代宜兴紫砂器也有挂炉钧釉的作品,笔者早年曾遇到过一件仿乾隆紫砂挂炉钧釉茶壶,釉面以黑蓝、白色为主色调组成垂流纹,犹如浓烈的火焰,很精美,就是釉光太过光亮。

乾隆松石绿釉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清乾隆 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双如意耳瓶

绿釉是一种低温彩釉,早在汉唐时期就已出现,多用做低温釉陶烧制冥器。此后历代对绿釉瓷器的发展不够重视,传世品或出土器物也相对少见。直到明嘉靖年间才出现了浓艳的绿釉瓷器。至清康熙时郎廷极督造景德镇时创烧出一种浅淡的绿釉,犹如湖水般清澈透亮,俗称“湖水绿”,此釉不仅有单色釉器物,还常作为素三彩器中的绿彩,非常高雅,形成了康熙时期特有的一种彩釉,后世不易仿制。乾隆朝彩瓷除少数以松石绿为色地的彩瓷外,绝大多数器物都用松石绿釉施在彩瓷的里口、内壁或底部。这一装饰方法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新仿乾隆彩瓷也多有模仿这一特点。但乾隆松石绿与以后各朝仿制者相比区别还是很大的。

古陶瓷鉴定研究——清代的几种常见釉

新仿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描金花卉蝠纹梅瓶

现代新仿的乾隆彩瓷,饰以松石绿釉的器物比较多,由于藏家不了解真品的特点,往往将当代景德镇制作较为精美的仿品当做是古董,更有甚者还将加料彩纹饰的彩瓷误认为是珐琅彩瓷器。较精细的新仿器其松石绿釉很鲜艳,釉面光亮细润,色调有的深有的浅,有一种高温釉的感觉,釉面也有细小纹片,用放大镜看片纹清晰无开裂感;较粗劣的新仿器,在松石绿釉面上做旧,涂抹一些化学试剂或浅淡的黑黄色涂料,都值得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