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19-01-15
大黄---还是“将军”吗?大黄---还是“将军”吗?大黄---还是“将军”吗?
   大黄片                          大黄(切片中)                     大黄(个子)

   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以及药用大黄的根,上图是我在甘肃礼县进货的大黄个子,自己加工而成。因色黄而得名,故名大黄。大黄能推陈出新,清热泻下,功效极为峻快,如戡定祸乱的将军,故又有将军之号。
   现在中药饮片公司多数不加工中药材,设备只是应付国家GMP认证,如饮料厂买果汁自己灌装,榨水果汁的饮料公司基本都是做出口生意的。出口韩国、日本的几吨定单才会加工。农民采挖大黄后,阴干或烘干,烘干含量最高。大黄个子被安徽亳州、河北安国药都药商收购,国内中药饮片公司集中安徽亳州与河北安国。我2001年去过河北安国药都考察,大市场比我县的菜市场大3倍,市场周围的门市也是经营中药材。市场卖药的,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一个床铺,如卖菜一样,中草药个子与加工好饮片的都有,一家有3--5个品种。中药饮片公司以收订单为主,极少有自己加工的。收到订单后,就派采购部的工作人员去市场药商手里买,回去后自己封袋帖上公司标签。
    药商怎么加工呢?比如大黄,放到水池里,用水浸泡2天,捞出切片烘干。可是大黄的成分极易溶解于水,把大黄捞出后成份已经丢失一部分,有学者会说加大剂量就行吧?可是大黄的成份由多种组成,什么容易溶解?什么不易溶解有待于研究,中药材炮制切片是非专业的药商操作,所谓“炮制”过程非常简化。
   我家孩子4岁后感冒基本是汤药治疗,每次药量小约30-50毫升。常用大黄入方治疗瘟毒感冒,所以就关注此药。以前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常用杏仁,饮片公司的杏仁都是去皮的,杏仁含氢氰酸有毒,去皮毒性很小但成份流失,杏仁桃仁我都用带皮的。10年前县新华书店李丽女儿咳嗽住院2周不好,我处方用带皮的杏仁治疗,2剂得效,5天后咳嗽消失。我儿子4岁有一次风寒咳嗽,很剧烈,也用了杏仁方的三拗汤治疗,吃了一剂无效,是我妻子抓的药,我去药柜一看,杏仁是去皮的,幸好库存有带皮的,我亲自抓药、煎煮,吃了一剂,咳嗽明显见好,2剂后咳嗽痊愈,治疗急症有时真是一剂知,二剂已。从此更加关注中药加工炮制环节,也反思很多中药的质量问题,也有了我博文《诉中药之乱》打油诗。
   明代吴又可擅长用大黄治疗瘟疫,金元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人间治疫有仙方,一两僵蚕二大黄”的记载。清代杨栗山的《伤寒温病条辩》的升降散、加味太极丸都以朱丹溪僵蚕大黄方为基础而来。汉代张仲景家族中死于瘟疫的三分有二,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成《伤寒杂病论》。温病属于仲景六经辩证的阳明经我个人是很赞同的。仲景之后,明代的缪希雍、清代余师愚,近代的张锡纯都是善用石膏治疗瘟病,缪希雍更常用大黄治疗瘟病及瘟疫,石膏为主的白虎汤,大黄为主的三承气汤是张仲景阳明病的核心方,从源到流,不离宗旨。我近几年给孩子治疗温病感冒,总结了很多大黄用药心法,辩证准确,一剂得效,切莫套用,以免犯医杀之过!
   回想2003年非典肺炎流行期间,即使辩证准确,处方恰当,将军美称的大黄能发挥作用吗?当时亳州中药作假惊动了国务院,现在又如何?市场上的大黄片没有一点药味,成份流失过半。清朝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医必备药论“自宋以后,渐有写方不备药之医,其药皆取之肆中,今则举世皆然。夫买药者,不知医,犹之可也;乃行医者,竟不知药,则药之是非真伪,全然不问,医者与药不相谋,方即不误,而药之误多矣。”
   图中的大黄是我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切片的,浸泡剩余的水又倒入大黄片中吸收,成份一点没有流失,而且大黄糠化的及时处理。


                                2013年1月9日  张雷 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