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就是回到父母亲在的地方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1-15

文:红艳

年关,向飞速奔跑的流星一样,疾驰而来,我原本平静的心,也渐渐泛起了涟漪。每每见到大街上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学生、民工像一群群归巢的鸟儿,透过他们焦虑的神情、沉重的行囊、匆匆的步履,我看到更多的,是游子心中永远不灭的乡情。

在外的日子,不管你是功成名就还是一败涂地,无论你是喜乐满溢或悲苦不已,但,回家的路,总是不能省略的旅程。

年是什么?年怎么过?已至不惑之年,“年”,总是被我们匆匆地送走,又在不觉中猝然迎来。

身居外地,异地过年的味道颇为寡淡,没有全村拜年那样的喜庆,没有邻舍之间的互诉衷肠,没有亲来客往的相送,也没有抓住内心的触动……

在外生活多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心里,只有在老家和爹娘一起才像过年。

孩提时盼过年,腊月里就天天数手指头算日子,因为过新年娘给做身新衣服,炸姜丝丝、麻叶和丸子,吃点好吃的。过年时爷爷奶奶会笑眯眯给两块钱压岁钱,那个时代对年幼的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有这些足以让我开心好一阵子。

等我长大以后,替爹娘下地干活的愿望没实现,一直在异乡苦苦拼搏,每每过了腊八节,对家的思念就与日俱增。思念我那日夜操劳的爹娘,思念我那在杏树下等天天盼望孙儿回来的我慈爱的奶奶。

过年似乎成为回家之路的方向,亲情召唤我快快回家。回家能吃上娘包的饺子,能和奶奶说话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不亦乐乎。那时的年温馨幸福而快乐。

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爹娘已渐渐老去,唯一不变的是对儿女的那份深情和牵念。记得过年回家我回家把准备好的钱给爹娘过年时,他们的欣慰的表情令我至今难忘,爹娘说啥都不要,说是心意领了,让留着给孩子用。

当时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最爱的爹娘呀,您们除了一辈子给儿女操心,不舍得吃,不舍得用,除了劳碌,你们还有什么呢?

如今我的爹娘都已是古稀之年,很难想象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们去哪里过年,仿佛成了流浪的孩子,没有了依靠,心没再也有了栖息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理解回家和父母团聚的珍贵,现在我每年都回家过年,陪爹娘过新年也成了习惯,过年,不仅是绚丽多彩的烟火,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和家人团聚的温馨满满。

在我的心中,过年就是回老家,就是回到爹娘在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