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枕边酱 现在年轻男女最关心的两件事,除了找一份好工作,估计就是找一个好对象了。 吃饱肚子之后,寻求亲密关系,爱与被爱,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没对象。我们不叫单身狗,我们叫孤狼。 民政部的数据保守显示,中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超过2个亿,这背后有社会经济问题,也有意识形态的文化选择问题。 中国有超过5800万的独居人口。26-35岁的“大龄单身”青年占39.7%,一线城市的单身比例高达45.0%。
误入一个公园,更是被密密麻麻的相亲人群震撼!上图如京户女孩,独立住房的单身姑娘,一抓一把。 想找个“北京姑娘,残疾都行”的外地凤凰男也一抓一把。
相亲鄙视链的顶端,重点大学毕业,硕士以上学历,有车有房的优质单身非常多。父母依然为28-48岁的她|他们,寻找爱情和归宿。
大城市单身女性超多,单身大龄男生也不少。北上广,选择太广,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互相笃定不了。 (点击上图查看留言) 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呢?也不乐观。做教师很稳定,找对象的刚需,亦客观存在,但年轻人流失太多。 单身或许现实无奈,结婚却是一种“政治正确”的生活方式。 可是,结了婚的人就一定幸福吗?一对夫妻吃盖饭,连14元的红烧肉盖饭都舍不得点;一个妻子难产,丈夫连几万块都拿不出来; 妻子在家看孩子,丈夫在外打工,一年见一次,和寡妇有什么区别?不是免费保姆和生育机器,那是什么?现实无奈! (姚晨 《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星空演讲) 再来说明星,姚晨说事业和家庭很难兼顾。照顾了孩子,就无法工作,顾上了工作,必然会忽略孩子。 有了孩子身材走形,皮肤松弛,5年都没戏,来找自己拍。普通女性在职场又何尝不受歧视?同样的学历,男性的收入更高。同样的重任,企业会优先考虑男性。 高圆圆39岁被问为什么没生孩子,却不问赵又廷同样的问题。整个社会包括男人都认为女人生养孩子,天经地义。 女生婚后对家庭的投入非常大,鲜有父亲辅导孩子作业,接送孩子上学的。一个女孩再优秀,超过35岁,都会被婚恋市场深深的,深深的嫌弃! 是的,只有女人会生孩子,但女人一定要结婚生孩子吗? 女人一辈子不结婚会受到歧视,结婚择偶的黄金生育期(25-30),又非常短;一旦结婚,为生育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倪萍生了孩子后,几乎10年没有精力放在工作上。 (婚后不幸福的案例多的是!) 十月怀胎,企业可能不要你;产后抑郁,身材变形,老公可能外遇;照顾孩子,深夜喂奶,身心俱疲,老公会抢着帮你洗奶瓶洗尿布吗? 何洁崩溃大哭:这辈子再也不结婚了。 (女人又要挣钱养家,又要照顾娃娃,男人却对孩子付出很少!) 有钱的明星们尚且如此,普通女人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没有房子和公婆接送孩子上学,你只有失业了!7年之痒闹离婚,中年夫妻分床睡,婚前的房子不写你的名,你就等着净身出户吧!
(电影《找到你》剧照,丈夫抛弃患病孩子) 有人说,你太悲观了。只能说,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女性为生育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有可靠的老人给自己带孩子还好,如果是没有,那就只能自己来了。只要是带孩子,你就面临失业的可能。买不起房子,还可能拖带着孩子,被房东涨房租,搬来搬去。 在国外,生孩子是有鼓励的,国家也会帮着抚养,丈夫也是一样的(超级奶爸)。
(忙于工作被老公认为不顾家,电影中夫妻二人离婚) 所以,约会男生买单,男人买衣服买礼物讨好女人,婚前女人要房要车要加名,无可厚非。 因为婚后,女人对家庭投入的精力,比男人多的多。 女方在婚恋市场上看似强势,可以提要求,挑选男性。可事实上,很难说她们从结婚中得到了什么实惠。虽然女性更看重男生的条件,但是大部分女性没有高攀。 (超火日剧《东京女子图鉴》,被丈夫背叛) 我却见过不少现实的男人。他可能会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谈恋爱,但只把家境殷实的女人娶回家。 孩子有病,男人可能不堪重负选择离婚或失踪逃避,我没见过女人抛弃孩子的。女人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这是做母亲的本能,却很少见男人围绕着孩子转来转去。 借口忙工作,痴迷于玩游戏,对孩子不管不顾的男人,多的是!!!男人婚前的付出是对女人婚后风险的对冲。 人,关键是要有主动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家人逼婚,核心在于唯恐你过的不好。希望你能在相对年轻的时候,找一个质量较好的伴儿,携手共度人生的风风雨雨。比一个人孤独前行,咬牙强撑,要明智的多。 但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婚姻。 美籍华裔女星刘玉玲通过代孕,生了一个漂亮的混血宝宝,做了母亲;徐静蕾早就冷冻了卵子;俞飞鸿声称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过,并不缺少性生活; 还有很多女人没结婚或没有孩子,依然生活的很好。
她们可能忙于挣钱,年龄太大生不了;也可能因为她们本身有钱,不需要用生孩子来讨好男人,给自己提供一个住的房子;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中国铁娘子吴仪、任正非之女等,更是找到了自我,不认为生孩子是女人唯一的价值。关键是,她们有钱。 但普通人就不同了,你的男人也可能会嫌弃你没钱。如果你不能生育,他们可能分分钟把你换掉。婚恋市场对女人年龄要求苛刻,不就是看重生育价值吗? 人民日报荐读,说有一个资深红娘,建议年轻人大学就结婚生子! 认可的观点是:不管男女,学历再高再优秀,年龄大了,确实不好找对象了。特别是女孩子,最佳生育年龄又那么短暂,确实该早些结婚生子; 现实问题是: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做依托,农村毕业生在大城市打拼做北漂、沪漂;连自己住个单间都难,怎么可能有闲钱,租个两居室结婚生娃养娃呢? 甚至有一种极端的观点:穷人不要生孩子。孩子很大的可能是留守儿童和流水线工人。穷人的基因没必要传递下去。 所以,不是不结婚,而是结不了。如果奋斗出来自己年龄大了,可以养条狗作伴,或者在喜欢的城市买个小房子,和朋友相约一起养老或住养老院,也可以不结婚。 所以,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谁会选择你,你能选择谁?有了婚姻,你会生活的更好吗?和TA结婚,会降低你现有的生活水平吗?当然,对方也会这么想。 所以,婚姻总是门当户对。婚姻,也难以跨越阶层。 女人必须有孩子,人生才完整吗? (任正非之女,未婚,现任首席财务官,国际会计部总监) 原始社会,繁衍充满风险和困难,体力上不如男人,女人拼命生育,就是保证存活率; 封建社会,女人裹着小脚,不参与社会劳动,就是被“动物化”和“生育机器化”的,因为没有其他的价值可以体现。 几千年灌输的思想就是:母凭子贵。女人要有孩子,人生才圆满。男权社会设计了“控制女人思想”的程序,让一代代女人按照流程这么做。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质疑:女人的价值,就仅仅只有生育吗? 因为跳出来的那个人,没办法从别的地方获取价值感(古代女人工作价值很小)。不从众,也会遭到集体孤立,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女人生孩子,确实能带来强烈的自我价值,自我肯定和承认,因为这是一个女人可以“打败”男人的领域。男人不能生孩子,所以只能通过拼命工作,获取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人类,需要自我价值的肯定。 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了。进入信息时代,女人不需要用体力劳动在市场上与男人竞争。同样接受教育,女人也可以写代码,做金融,搞科研等。 所以,世俗观念要与时俱进:即使不生孩子,我依然是个有“价值”的人。 (离婚率越来越高,女生不敢结婚了) 公司每个月会给你发几千块钱(甚至好几万),男人每个月会给你花几千块钱吗?(男人心想:凭什么?)如果男人对你不好(男权不爱你),生孩子又影响工作的话(裸婚),还是舍孩子保工作吧。 因为你的人生,并不是有孩子才完整,却可能因为耽误工作,陷入万劫不复。 当然,绝经会让人沮丧,没有在最佳年龄生一个孩子也会倍感压力和焦虑。拥有的生育功能应该充分利用,最佳年龄生一个孩子是看似是一个明智之举。关键是,你能找一个什么样的结婚对象呢? 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子宫的功能也可以不利用啊。 因为结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课,生孩子也不是女人唯一的价值,要尽可能的开发自己其他的价值。 婚姻和孩子,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你还可以有更大的价值,不要物化自己,被原生家庭或传统文化洗脑了。 你觉得怎么对你最好你就怎么做。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百年之后,你就是一具白骨,你家没有王位可以继续,你的基因也不是必须要传递下去,你死去的一切都和你无关了。 活着的时候,千万别委屈自己。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对象,过上满意的生活。如果结婚会降低生活水平,单身也是人权啊。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己与人生的能力。想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