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误,郑成功确曾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但并非临终遗嘱,且部将并未听其号令,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在郑成功看来的“家门丑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确是我民族英雄,奈何英雄也有说不出的家丑隐私。 满清入关后,很多明朝官员见大势已去,纷纷改换门庭,投降清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投靠了清廷,却被清军软禁在北京。 郑成功自幼饱读圣贤书,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他当时只有22岁,热血青年一枚,一心忠君报国,对父亲降清的举动十分不满,愤而与父决裂,率兵据守厦门,抵抗清军。 郑成功一度率军北伐南京,攻到长江,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回福建,因为在大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长远之计,郑成功决定收复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 1661年,郑成功亲率大军收复台湾,他驻在岛内开发建设台湾,留长子郑经监守厦门,除了郑成功,郑家上下上百口人都在厦门。 驻守台湾的日子十分苦闷,但不久后,郑成功得到一件大好消息——自己当爷爷了!儿子郑经寄来家书,说自己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儿子喜当爹,自己当爷爷,又收复了台湾岛,这一年,只有38岁的郑成功堪称人生赢家,立刻派人重赏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可郑成功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很快又转喜为怒,把桌子拍了粉碎! 如此巨大的转变,来自另一封书信。 郑经的妻子是曾任南明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唐氏是大家闺秀,端庄贤淑,但偏偏不讨郑经喜欢,因此对妻子十分冷淡,两人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 年轻的郑经耐不住寂寞,勾搭上了五弟的乳母陈氏。 陈氏比郑经大,但也不到30岁,典型的轻熟女,很对郑经的胃口,两人很快勾搭成奸,在一起如胶似漆,打得火热,陈氏很快就身怀六甲,十个月后的1662年生下一大胖小子。 郑经很了解老爹的脾气,若是老实交代这是个私生子,还是和乳母私生的,老爹估计会削掉自己的脑袋,于是便想了一个馊点子,骗老爹说是自己侍妾生的。 天知,地知,我知,无人不知,惟独郑成功被蒙在鼓里不知。 郑经的正妻唐氏也没啥意见,但唐氏的爷爷唐显悦不干了。老爷子饱读诗书,比郑成功还正经,他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直言不讳地把老郑和小郑痛骂一顿: “三父六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而簣赏。此治家不正,安治国乎?” 老爷子深通儒家理论,教育郑成功说古代讲“三父六母”都是父母,乳母也是母亲,你家小郑私通乳母,还生出儿子,这是乱伦!你老郑非但不管,反而赏赐,家风不正。 你老郑连个家都治不好,还谈什么治国?! 老爷子一番话成功激怒郑成功:好你个郑经!私通乳母生子,还欺骗于我,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今日不除你个逆子,我不姓郑! 郑成功怒不可遏,下令驻守厦门的郑泰、洪旭等人杀掉郑经和陈氏母子,甚至要把郑经的生母、自己的正室夫人董氏一起杀掉,严惩其治家不严之责。 郑成功的火气着实太大了些,董氏之前对此事其实并不知情,她也很不能接受郑经和陈氏的私情,却成了郑成功怒火株连的目标。 在很多人看来,郑成功说一不二,郑经等人必定要人头落地了,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郑泰、洪旭接令后大为震惊,两人一商量,只杀了陈昭娘一人,向郑成功求情。 郑成功更加捉急,坚持必杀自己老婆和儿子。 未料郑泰等人公然抗命,郑成功传令他人,众将皆不执行。 郑成功鞭长莫及,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此前的1661年底,郑芝龙被清廷杀害,郑氏祖坟被挖,已令郑成功悲愤交加,郑经私生子事件中众将不肯听令,又令他火气冲天,加上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台湾岛内诸将水土不服,人心惶惶,郑成功屡遇家门不幸、国门不幸,数痛攻心,终于一病不起。 1662年5月初一,民族英雄郑成功因病去世,死前他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双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很多人认为,郑成功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孙子,太过不近人情,但这就是郑成功,一个刚强倔强的人,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这也是支撑他毕生抗清的理念。倘若不是这样,郑成功早就像他人一样投降清廷了。补充一下:郑经私生子的最终命运。 郑经这个私生子是其长子,名郑克臧。1680年,郑经撤返台湾,把厦门政事交给郑克臧,一如当年郑成功,但郑经在次年3月病逝,遗嘱郑克臧建国,让他继任延平王。 但他一死,事情就失去控制,郑成功的妻子董氏原本就不喜欢郑克臧,就做主废掉了这个大孙子,然后冯锡范又以传闻“监国非藩主真血脉”为辞,谋杀了郑克臧,时年18岁。 从出生便不招人待见,或许郑克臧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个错误。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