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个经典故事任意听 小拍现在的学校,平常作业虽然不多,但有个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任务——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
听说有的同学,写得“生无可恋”,没话写的时候,就一行字:
“今天我真的很累,明天再写吧。”
老师也很宽容,不要求孩子们每篇洋洋洒洒要写多少字,只要每天写了就可以。
她曾经说过,写作文没什么捷径可走,就是看得多,想得多,坚持写。
观察小拍在写日记这件事上,她还一直保有挺高的热情,很多时候都像个话痨倒豆子一样,哆哆哆地一下子就写完了。
她每次有这么多话写,应该也是因为有大量的存货在脑子里,有些比喻和描写真是信手拈来。
特别是开始看儿童文学书以后,对她的写日记大概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这一年,小拍看了不少儿童文学书,几乎都是经典著作,有的是我推荐的,有的是她自己找来看的。
今天,小莉就分享一下小拍这一年看过的儿童文学书,供亲们参考吧。 这大概是我和小拍今年最爱看的一本奇幻冒险小说了。
孩子们从沙堆里挖到一个沙仙,他可以每天实现孩子们的一个愿望,但也只有一天的效力。于是孩子们每天就跑去向沙仙提愿望。
我们要变漂亮!结果保姆都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
我们要很多很多很多钱!结果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
我们不想带这个小宝宝了!结果遇上一群人来抢;
我们要有翅膀!结果飞到教堂顶上,却困在那里下不来……
每一个愿望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很有紧张感,还给小拍带来很多逆向和发散思考。
“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就真的美好吗?”
“如果是我,我想给沙仙提什么愿望呢?” 这本书我很早就囤在家里的书架上,是享誉全球的童话外婆林格伦的经典代表作,也被评为国内最受孩子欢迎的童书。
为了给生病卧床的女儿讲故事,她写出了这部不朽的经典,还在女儿10岁的时候,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女儿。
皮皮是个有着火红头发、力大无穷、好开玩笑、喜欢冒险的小女孩,不仅有着穿一只黑袜子、一只棕袜子的奇怪嗜好,还有许多古灵精怪的鬼主意……
小拍每次看得都呵呵傻乐。我想,不仅是小拍,每个小孩都会爱上她吧。
哦,对了,林格伦的作品还有很多,《吵闹村的孩子》《淘气包埃米尔》《大侦探小卡莱》都非常好看。 小拍挑着看了整套12册书里的其中几本。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几本都让她爱不释手。
特别是关于查理的那两本,真是佩服罗尔德·达尔的想象力呀,牛奶糖山巧克力瀑布都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乐园吧。
之前我还团过这套书的绘本版,比较适合小一点的孩子看,小拍现在看的是纯文字版,当然也会有一些插画。
小拍这个年龄的孩子看书,选择的标准常常就是“好不好玩”,而罗尔德·达尔的作品,就是把幽默和荒诞穿梭在字里行间,吸引孩子不断地看下去。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不能少了这套书呀。
这本书是《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中的一本,我从小拍7岁时就念给她听了,一直到现在她10岁,已经学会自己捧起来看。
我和她都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豆蔻镇的人们都那么善良、体贴、互相关照。即便对待强盗,他们也是友善的。
在这种氛围下,就连三个强盗,都变成了善良的人。 小拍眨着亮闪闪的眼睛问我:“妈妈,这个世界上有豆蔻镇吗?”
我回答:“你觉得呢?”
小拍说:“肯定有的,因为它就在我的心里。”
孩子,等你长大了再来看这本书,希望你还是这个答案呢。
这本书,同样也是《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中的一本,读起来非常可爱。
老太太一天到晚里里外外忙个手脚不闲,操持着家务,照料着自己的老伴,只是她不定在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小茶匙般大小。
她完全无法预计也无法控制,使她常常陷入了非常难堪的局面。
可是小茶匙老太太从来都不慌张、不难过,总是一副嘻嘻哈哈、胸有成竹的样子,时常也遇到一点麻烦和风险,但总能逢凶化吉。
最后她总是能安然脱险,在老伴回家之前恢复原状。
这本童话是挪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普廖申的代表作,一个男人能把女人的日常小事写得如此富有情味,他的内心里一定有许多温柔之处吧。 EB怀特有三部给他带来世界级声誉的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每一本都值得推荐给大家。
如果说《夏洛的网》还带有一些欧洲式典雅沉静唯美的风格,那么《精灵鼠小弟》则充满了美国式的热闹和幽默,而这本《吹小号的天鹅》是一部励志童话,让孩子们对自己的梦想也充满希望。
整本书优雅、平静,但是画面感极强,我和小拍仿佛在他的文字引领下,欣赏了一部很治愈的动画片似的,温馨极了。 看过这本书以后的小拍,每次遇到找不到东西的时候,不再那么容易急躁,还笑着对我说:“妈妈,一定是借东西的小人给借走了。”
我也很配合她:“是呀是呀,你的宝贝可要收好哦,不然小人一声不吭地就借走啦。”
书里的小人儿,只有铅笔一般高,他们把家安在房子的地板下,靠从楼上的“巨人”那里“借”东西为生。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看见”。
这些小人儿自带萌感,不论做什么,都让人产生怜惜。小拍为这些小人儿牵肠挂肚了好一阵子。
小说的结尾,是男孩为小人儿阿莉埃蒂一家打开了逃生的那扇栅栏,却还没来得及好好道别。
有点庆幸,又有点遗憾,也激发了孩子对弱小生命的爱护和友善。
年轻的时候,看过宫崎骏的电影《魔女宅急便》,却忘得差不多了。那时绝对想不到,有一天我会和自己的女儿捧起这本书来读。
现在小拍也已经会自己看了,但我还记得那时给她念到13岁的魔女琪琪就要独立生活,她还有点担心地说,那琪琪以后还能回到爸爸妈妈的家吗?
我回答她:“当然能啦,只要她愿意”。
接着又补了一句:“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家生活,你还愿意回到把爸爸妈妈的家吗?”
“我不要离开家,我要永远和把爸爸妈妈还有妹妹在一起。”
是啊,我的宝贝,我也多想永远和你在一起。但你终有一天,也会像棋棋一样,用自己的“魔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套书,小拍看的是漫画版,所以不需要我任何支援,她就可以一个人躲在房间看得津津有味。
我除了默默祈祷她的视力不要再下降以外,也做不了啥了。
侦探小说里的逻辑线索和暗藏的细节,对孩子的思维和观察特别有帮助。
漫画版或许对故事情节理解上能更浅层次一些,但如果阅读水平更高的孩子,我当然还是建议看文字版。
这套书简直不用我多说了吧。其实小拍还没有看,我打算过完年以后,再给她引荐。
《哈利波特》系列有太多的细节值得回味,所以常看常新。上次在工作室里看到小美眉在重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电影版,我凑上去看了几眼,立马就有了一些全新的发现。
比如:剧情推动其实全靠海格一直说漏嘴。他一不小心爆个什么料,就能点亮哈利、罗恩和赫敏聪明的小脑瓜。
(呃,看来我要对身边的大嘴巴好一点,搞不好他们会是我人生进步的电梯。)
再者,我最近换了新发型。几天没洗头的话,差不多就是斯内普教授同款了。只不过,我比他多了一个空气刘海。
如果摊开小说来反复研究,肯定有更多的新发现涌现出来,那,就留给小拍慢慢挖掘吧。
我想,这些书,是她尚且稚嫩的人生中,坦诚相见的挚友,也是发光到耀眼的幸运礼物。
等她再过10年回头看,大概会感激现在的这些书,在懵懂的岁月里,给过她灯塔似的引领。
2019年,还有更多的“饕餮大餐”(以前还写过6-10岁书单)在等着你哟,小拍。 另外,如果亲们正在和孩子痴迷其他的儿童文学书,也可以在评论区推荐哈! -End- |
|
来自: MYz04u8s8e6vuh >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