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是初唐四位杰出诗人之一,与卢照邻、杨炯、骆宾王齐名。王勃,字子安,山西太原人,自小聪明无比,六岁能著文,其诗文辞采华美,被人风诵据传,能在年少时期出名并保持后劲,一直到中年都保持进步而不中途夭折的人,真的是非常少了,很多少年有成的人都没能获得善终。王勃十三岁那年,跟随在外做官的父亲游历南昌,恰好赶上府帅间都督在腾王阁上宴请文武百官。 当时,阎都督有个女婿叫吴子章,平时也爱舞文弄墨,阎公常在人前夸耀女婿,本打算今日在宴请群僚之际,让女婿露一手,也好让女婿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才华,这种故意舞文弄墨的做法虽然不值得提倡,但这以前在文人中确实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阎都督已提前告诉女婿今日欲写之题,让他做好充分准备,待宾客来齐后,一挥而就,表现一下如何的才思敏捷,阎都督是做好了准备想在众人面前长一次脸了。 宴会开始后,阎都督对众人说:“各位嘉宾,今日雅集,不能无文,现已备下笔墨纸砚,请哪位高士挥毫题文?”说罢,阎都督让让这个,这个不敢写,让让那个,那个也谦让。阎都督心想只要你们都不写,就该我女婿大出风头了。最后让到了王勃跟前。没想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王勃并没有被这种情势吓到,他也想借着此次机会一展才情,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文字魅力。 王勃不假思索,抬手抓起了笔。阎都督一看这个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丝毫不谦虚,于是很不高兴,站起身背着手走了,却暗地里嘱咐几个人在旁边观看着,看这毛孩子如何下笔,快将内容报来。王勃也不吱声,润了润笔,铺开纸张,略加思索,运笔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旁边有人飞跑过去报告间都督,都督听了说“这是书生们惯用的开头。”虽然都督不高兴,但是他对这个小孩的水平和表现还是非常好奇的。 又一个人过来说:“以下写的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而都督说:“这不是俗了吗?”而后又一个人走过来说:“以下写的是“襟三江而带五湖荆而引瓯越’。”阎都督听了沉思不语。接下来,又先后有几个人前来汇以下写的内容,阎都督仍板着脸一声不吭,脸上有时微微笑笑,仍觉得三之文并无特别欣赏之处。他盘算着一会儿还是可以让自己的女婿挣回面子。 又过了片刻,又有人走过来告诉都督,现在写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听了,不禁大吃一惊,猛地把手往桌子上一拍,这孩子真是个天才!”稍后不大一会儿,王勃文章写成,交给都督读罢,盛赞王勃文章优美,才华超群,对王勃极为佩,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好好夸赞了王勃一番,并把文章遍示诸位宾客好好地诵读。 正当大伙儿极力交口称赞王勃之时,间都督的女婿吴子章甚觉没趣,心中早已忿忿不平。他对王勃大声说道:“楞头小子,逞什么能,你竟将我过写的文章抄出来骗大人。有人问吴子章:“何以认定王勃是抄袭秀才你的作品?”吴子章当众将王勃的文章从头至尾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一遍,众人听了都惊得目蹬口呆,不知王勃的文章是真是假,谁也判定不了王勃是否抄袭了吴子章的旧作。这时,众宾客齐刷刷地把眼光投向王勃。 只见王勃微微一笑,也不争辩。稍一停,王勃问吴子章:“你从前章有诗没有?吴子章说:没有。“王勃微微笑了,然后不慌不忙地砚台前,展纸提笔,运墨如飞,续写一首诗道:“王高阁临江渚,佩玉盔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吴子章一看王勃刻之续写了八句意境优美的诗,顿时羞得面红耳赤,便挤出人群很快逃离开了。宴会结束后,阎都督又在自家私宅单独宴请了王勃,对这位少年英加赞赏,临别时又赠送了王勃许多财物,以示褒扬。 有志不在年高,张爱玲跟我们说过成名要乘早,当我们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时,我们就应该抓住机遇,为自己谋求更好地发展平台,王勃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从吴子章的身上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不能过于追求虚名,为了贪图面子和名声而弄虚作假,结果反而是让自己难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