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哲理】群而不党:生活在群体中,不合群并不值得骄傲

 老沔城人 2019-01-15




 




【处世哲理】

群而不党:生活在群体中,不合群并不值得骄傲

文/清  江


    “处众人中,孤另另的别作一色人,亦吾道之所不取也。子曰:‘群而不党。’群占了八九分,不党只到那不可处方用。其用之也,不害其群,才见把持,才见涵养。”

群而不党:生活在群体中 不合群并不值得骄傲

在各种场合我们都要与群体打交道

    吕坤的这段话对于今日的年轻人而言,实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我们不论是在学校中,还是步入社会以后在职场中,总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绝无遗世独立之可能,遁入深山老林与鸟兽为伍,那是自绝于人类,终属特例,可置之勿论。

    既然生活于群体之间,老是孤零零的,看上去和谁都不一样,和谁都说不到一块,处不到一起,这不是我们赞同的,也不是儒家提倡的。儒家讲究入世,经世致用,只有佛老才避世不管。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爱护自身,对待自己虽然严格,但是不失和气,故而能不与人争;以道义相聚,群居所以切磋成德,待物平而不失其公,非为谋求私利。群,就是合众。

    孔子在此强调“群”,也是认识到群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人如果不能自立,则只有跟在他人后面转,自立亦非是不与人接触往来,所以要合群。

群而不党:生活在群体中 不合群并不值得骄傲

与人和谐相处对自己的心情也有好处

    如果不能合众而失去众人的支持,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是势单力薄的,得道者也离不开多助,失道者才会寡助。

    孔子所说“群而不党”,吕坤认为重心在于合群,不结党营私只有在关键时候才起作用,多数情况下,合群才是最重要的。一说到要合群,在不少人看来无非就是随大流。这就错解了合群之义。

    合群不是要丧失自我独立性,更不是为了结党营私,这也是“群而不党”的题中之义。能够避免这些负面的影响,更可见出其品格与涵养。

    为什么不能合群?有的人可能是天生交际困难,这是无可奈何,无可厚非的。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是才高八斗的雅士高人,不屑于和那些俗人往来,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结果就只好孤僻独处了。

群而不党:生活在群体中 不合群并不值得骄傲

黄秋园《隐居读书图》

    有的人确实想寻找志同道合的知音朋友,但是限于知识、视野、家庭、职业等各种因素,难以实现在身边结交这类朋友的愿望,身边的人因为趣味不同,也就凑不到一块儿。只好与书为媒,思接千载,尚友古人。

    追求高远的精神旨趣而造成的现实孤独,历朝历代莫不如此,所谓曲高和寡者,信然。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在日常待人接物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合群之事,恐怕更容易解决一些,也更现实一些。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吕坤的这句话,似可部分回答这个问题。不合群的原因,细数起来有千千万,仔细思之无非是“看不起”三个字。

    看不起某个人,所以不想理他;看不起某种行为,所以不想去做。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观看这个世界,眼见是否为实呢?不一定,所以,我们心中产生的这种“看不起”的观念,很可能是误判出来的。

群而不党:生活在群体中 不合群并不值得骄傲

我们内心所认为的,可能是错误的

    当我们试着放开自己的心胸,平衡自己的心态,安定自己的内心,重新审视,重新接受与拥抱这个世界,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