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贸易的常规化,进出口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代表了一个国家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 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我国2018年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值达到了305050.4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9.7%。 其中,出口总值为164176.7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7.1%;进口总值为140873.7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2.9%;全年贸易顺差23303.0亿元。 进口代表了我国资源或经济不足的地方,出口则代表了我国资源或经济强大的地方。下面我们将从进出口的重点商品情况,看一下我国经济的不足或强大之处。 集成电路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最大宗进口商品,而且每年仍然保持较大增幅。信息化时代,集成电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急需奋起直追。 从前十名来看,我国的进口以原材料或零配件为主。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天然气和原油,说明我国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依赖从国外进口。 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和汽车及汽车底盘的进口则出现了下滑,前两者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自有供应能力得到了加强,后者主要是因为我国2018年的汽车市场不景气。 从增长率来看,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确实越来越大,前四名分别是5-7号燃油、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是我国2018年进口的主要增长点。 排在第五位的鲜、干水果及坚果是唯一的食品类消费品,充分说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外国零食,尤其是品类丰富的果品。 有增长的,自然有下降的。2018年,进口下降最快的重点商品是三废(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相比2017年下降了26.1%,低附加值产业逐渐被冷落。 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即手机产品,近些年来,我国的手机产品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在不发达国家,国产手机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部件既是我国进口的重点商品,也是出口的重要商品,充分说明这些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应用都非常广泛。 中国自古被誉为丝绸之乡,直至今日,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都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是我国出口贸易的绝对强项。 大米的出口增速虽然是最快的,但总值其实并不高。成品油和集成电路不仅增长速度快,总值也非常大,是推动出口总值增长的重点商品。 陶瓷产品在国际上不属于大宗商品,也不是经济社会的必需产品,但依然能创造如此高的出口额,说明在陶瓷领域,中国有着无可置疑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之下,在2018年出口总值下降最多的重点商品是原油和煤及褐煤,分别下降了32.2%和30.6%,说明中国的能源确实很紧张,开始控制出口。 总而言之,我国的进口以能源、原材料或零配件为主,出口则以成品、特色产品为主,形成了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加工产业,核心科技力量还有待加强。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