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玉龙歌》

 369蓝田书院 2019-01-15

前言:最近读《玉龙歌》,学习他,感悟他,有临床后,再反复回味他,感觉这篇歌诀很好,和大家闲聊这《玉龙歌》。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患偻者,补风池,泻绝骨。)

闲话:伛偻这个词指即腰背弯曲。出自《淮南子·精神训》: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伛偻。但是分开来开程度不太一样,正父考一命而伛(曲背),再命而偻(弯腰),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庄子·列御寇》,可见,两者程度不一样,伛只是弯曲背部偏上,而偻则是弯腰偏于下部,合在一起就是弯腰驼背。

关于杨继洲的注解,曲池穴、人中穴的配合,以及风池穴和绝骨穴的配合,应该是类似现代的牵引针法,或者说担截法的担法,关于其中的补泻问题,至今还没有思考明白。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也,禁针,灸五壮。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大。)

闲话: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出自《针灸甲乙经》,是说百会是手足三阳之交汇(包括督脉),所以说是阳气之会,五是指五脏六腑的气血也会于此地,所以百会穴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不省人事,窍闭神昏,就用三阳五会以开窍醒神;唐高宗头痛,秦鸣鹤大胆用百会穴针刺出血,血出而愈,真可谓胆大,敢在皇帝头上动土。

自古百会穴还有别名为'昆仑穴“形容之高,祖国山脉河流由此而下,因为足有昆仑穴,这个名字就鲜有人知道,临床可以百会穴配合昆仑穴,引气下行,治疗由于肝阳上亢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类似中药之牛膝。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

闲话:鼻渊是指鼻流脓涕,鼻塞、嗅觉减退为主症的病证,中医叫做脑漏,在《素问》中: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很多人对这个原文很有疑问,肺开窍于鼻,怎么鼻炎会和胆有关系,有的老中医根据临床所感悟大胆想象,他说鼻炎分泌青黄色分泌物接近胆汁的颜色,然后遇到鼻炎急性实热性,分泌物青黄色的,都用龙胆泻肝汤,效果很好,中病即止。

从中医理论体系来看,我觉得下文说的很有道理:

从经脉角度来看胆上通于脑,脑又通于鼻,所以临床上应用上星穴治疗鼻炎治疗鼻炎,上星,穴在头上,高式国言:”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沉阴,头目不清之症,皆可取之。”星字值得玩味思索,犹如迷雾中的灯塔照亮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