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初愈者,谨防“食复”

 369蓝田书院 2019-01-15

背景:前段时间遇到一位发热伴腹泻的老者,经服用退烧药,热退但胃部仍然不适,经化湿调胃后好转。然两块牛肉让患者重新发热,又经调治才康复出院,可见食复一事不可不察~那么什么叫做食复呢?

大病之后,很多人认为需要饮食大补,但中医学认为这种做法对疾病的恢复并不利,易使原病复发,症状加重,称之为食复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讲的就是病后初愈常因病体虚弱,余邪未尽,脾胃气弱,此时盲目进补或强制饮食,再戕伤脾胃,余邪得食滞、酒热的盗助而复炽,致使诸症死灰复燃,旧疴重作。

合理食养是预防食复的关键。何谓合理食养?首先,饮食调养要顾及脾胃之气,选择相宜之品,适量摄取易消化的食物,由少到多,质地由稀到稠,从易消化到正常饮食。在食品的选择上,宜从平补开始,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待胃气复醒,纳谷渐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病体即可迅速恢复。其次,病后饮食必须辨证调养,根据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异选择性味不同的食物。如肺肾两虚,可选用小米山药粥;湿热较甚者,可服用薏米赤小豆粥;而中焦气滞者,可服用白菜萝卜汤。另外,高热伤津后可适当服用梨、甘蔗汁、绿豆、鸭肉等性味偏凉之品以滋阴退热;久病见畏寒肢冷者,可食用枣、桂圆、板栗、牛肉、生姜等温热之食。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体质选食,对鱼、虾、海产品、豆类、乳类等食物过敏者,在病愈初期更应注意,一方引起过敏导致痼疾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