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分手,何必体面

 昵称61828268 2019-01-15

文:辉姑娘 源码

选自《无所谓,无所畏》

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考试的人。

我从小数学成绩很不好,虽然语文拉高分数,总体成绩也只能在班级中游徘徊。每次开完家长会都会被狠狠教训一顿。

但谁又能逃得开高考呢?高三那一年几乎是煎熬的顶点。答不完的试卷,写不完的题册,背不完的书。酷暑中埋头在高高的辅导教材后面挥汗如雨,累得每天倒头就睡。那时候最喜欢做的梦就是上大学以后再没有没完没了的考试,也不用背沉重的大书包,颈椎痛得要死。

高考终于结束的那个夏天,我收集了所有做过的试卷和教材,整整三个大箱子,想,总算都结束了。

我爸说你不留着做纪念吗,我说不了,不需要。我爸说那等会儿,叫收废品的过来,这么多书,能卖不少钱呢。我说不用了,等不及。

于是那个傍晚我蹲在楼下,点起了一个火堆,把所有的书本一页一页地恶狠狠撕下来,扯成碎片扔进火堆里。

好多邻居路过,看到我被灰烬弄脏的脸,都忍不住咋舌:“孩子你这是折腾啥呢?”

我不吭声,继续撕,继续烧。

我爸也觉得不像个大家闺秀的样子:“不就是书嘛,不喜欢了,用不着了,扔了不就得了。”

“我不。”我说。

只要看到它们,就似乎想起那些熬夜时的压力和痛苦,灰暗的考试经历,拿到成绩后的纠结……就是想撕,只是想撕。

的确是孩子式的发泄,的确不体面,那又能怎样呢?

压抑了那么久的情绪,总该有一次合理的放纵。

直到多年以后回忆起来那个画面,我依然觉得痛快。

表弟开了一间公司,公司招了一位总监叫程伟,业务能力不错,手脚却不太干净。

某次被抓了个现行——程伟在周末回到公司,偷拿了一名女员工放在桌子上的加湿器。

加湿器的金额构不成立案,再加上程伟再三低声下气地求恳,表弟决定不予追究,但请他立刻离职。

过了两天,人事的负责人来找表弟,说程伟如牛皮糖一般缠着不放,请他们不要在离职证明上写真实原因。还说如果写了,他就天天来公司静坐。

表弟是个特别怕麻烦的人,想了想还是同意了,给程伟写了“个人原因离职”的证明。

又过了一段时间,表弟忽然接到另外一家公司老板的电话。

那老板姓张,与表弟有几面之缘,谈不上朋友却也算熟络。张总说自己公司收到了程伟的简历,觉得整体不错,见他的履历表写着在表弟公司工作过,想来问问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表弟有心说真话,又有些纠结。万一人家真的痛改前非了呢?何必把事情做得这么绝,私心里又怕搅黄了程伟这工作,那人回来公司闹事。犹豫着,他对张总说了句:挺好的。张总满意而去。

过了大半年,表弟的生意出了一点问题,一份很重要的合同没有签下来,表弟急得不行,细细调查,才发现对方负责人竟然是张总的亲戚。

表弟把电话打给张总,希望他能帮自己美言几句,张总却十分冷淡,说我认为贵司没有诚信,不合作也罢。

表弟愕然,再三苦苦询问,张总才说出缘由。

原来程伟应聘到张总公司,老毛病依然不改,不但偷了同事的手机,居然还胆大包天偷了合作方老板的钱包,对方怒而报警,闹得行业内都知道张总公司的总监是个惯偷,张总丢尽了脸。

程伟在审讯时说出在表弟公司的前科,张总想起表弟说的“挺好的”,怒气上涌,遂告诉所有相熟的老板,不要与表弟这种毫无诚信的公司再合作。

张总摔了电话,表弟百口莫辩,只得与友人买醉诉苦,发泄心中不满:“早知这样,还不如彻底跟那人渣撕破脸,把他那点烂事说清楚,起码是撇清了关系!”

此前我认识的另一位老板,姓石。

石老板开了一家公司,主营视频包装。他为人憨厚善良,勤俭诚恳,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他有一位合伙人,叫小陈,这个小陈的性格却与石老板南辕北辙,讲话夸张无礼,做事高调浮躁,花钱大手大脚,许多合作方都不喜欢他。

创业伊始,事事艰难,石老板出行都坐高铁或者飞机普通舱,住便宜的宾馆。小陈却次次都买头等舱,住五星酒店。问为什么买那么贵的票,他振振有词,说能在头等舱认识更多人脉,住五星酒店则是让公司有面子,更好谈合作。

然而小陈鲜少谈回成功的生意,倒是石老板兢兢业业把公司越做越大,小陈愈加嚣张,还自作主张提升了自己的工资和年终奖。旁人都觉得离谱,劝了石老板几次,他只是叹气,说都是老朋友,磨不开面子,索性就养着他吧,也没什么。

谁知有一天,小陈居然卷了公司账面上所有的流动资金,偷偷跑掉了。

这下事情闹得大了,大家都义愤填膺,让石老板马上报警。

石老板却还在迟疑,说这么多年了,还是有感情的。万一能找到他,愿意还钱呢?又何必把人送进去?

大家皆是无语。

石老板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小陈。忽然某日接到消息,小陈在上海又骗了几个公司,东窗事发彻底进了监狱。我们大呼痛快。

谁也没想到,石老板这时居然提出,想帮小陈找个律师,让他少判几年。

所有人都对石老板的做法表示极度不理解。问他到底怎么想的,他老老实实地说就是觉得小陈可怜,念及旧情,想着能帮上一把就帮一把。

这做法实在让人忍无可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朋友们纷纷闭上嘴不予置评。

与此同时,石老板的公司流动资金愈加紧张,效益日益低迷。石老板决定向几位朋友求助,借一部分资金周转。

谁知朋友纷纷委婉拒绝,他们对石老板说:我们信得过你的人品和能力,也相信借到这笔钱会让公司东山再起。可我们却信不过那个小陈,万一他出狱回来,你收留了他,那我们的钱不是就彻底打了水漂?不发誓与小陈断绝所有关系,是没有人能够帮你的。

石老板无措又痛苦,说小陈已经不是自己的朋友,但有必要闹得这么僵吗?

众人纷纷表示:与这种人的决裂,难道还需要顾及面子吗?

最终在友人的劝说下,石老板狠下心来,没有再管过小陈。他顺利借到了资金,重整了公司,东山再起。

小陈出狱后打来电话,石老板选择冷漠以对。小陈到处大骂石老板无情无义,石老板听后也只有无声叹息。

他对朋友说:你们说得对,如果注定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又何必在意那点体面?

职场上绝大部分的分手都很体面,大概是双方都抱着“说不定以后还会再合作”的心态。

可惜这种体面抵不过对自己的体面。对于某些糟粕“前任”,我们心知肚明。从分开的这一刻开始,往后的一分一秒,都不想再与其有任何瓜葛。

既然是永远不会再选择的回头草,倒不如彻底讲明一切,拒绝一丘之貉的印象,图一个爽利。

有人说这是不给别人留退路。但谁能说,这不是给自己留下的退路呢。

苗淼已经跟踪男友蒋天一个多星期了。

本来下个月他们就要结婚,然而苗淼凭着女人敏感的直觉,察觉了一些蒋天出轨的蛛丝马迹,她选择跟踪蒋天,探寻究竟。

她的成功很惨烈,那天下午,她把他和另外一个女人堵在了酒店的床上。

苗淼伤心到几乎崩溃,哭了几天以后才渐渐冷静下来,决定取消婚宴。

蒋天发来微信,诚恳地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希望可以好聚好散。

“都说分手应该体面,我们都是文明人,只是不爱了而已,也不必闹得天下皆知,对不对?”蒋天说。

苗淼善良温软,也觉得撕破面皮不合本性。再想想蒋天曾经的好,一声叹息,同意了和平分手。

谁知过了大半年,苗淼却发现朋友们纷纷疏远,有些亲戚见了自己也面露不屑。

苗淼很奇怪,便叫了一个关系很好的闺密询问。闺密吞吞吐吐告诉苗淼,蒋天在亲友圈子里大肆宣扬:两人分手的原因是苗淼得寸进尺,在婚前突然提出“没有大房子和豪车就不结婚”,这才激怒了蒋天,导致不欢而散。

最关键的是,蒋天口才好,绘声绘色,朋友很快就相信了他,传言对苗淼十分不利,把她形容成“贪得无厌的女人”。

苗淼闻言又急又怒,连忙去找朋友们解释,可是很多人一见就躲,即使勉强听她说完,也因先入为主而半信半疑,敷衍着点点头就过去了。

苗淼被迫拿出了许多蒋天出轨的证据,包括蒋天承认错误的微信,贴到朋友圈,还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长长说明,众人这才慢慢相信,开始指责蒋天。

结果蒋天愤怒地找上门来,大骂苗淼,说你这个不守信用的女人,不是好聚好散吗,为什么害我?

苗淼被他气得大哭。闺密也生气,说早知这个男人烂成这样,何必等到现在才把他曝光?分手就该痛痛快快大撕一场,让所有人都看清他的真面目!结果对方先下手为强,害得自己名声受损,被渣男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偿失。

早先《前任 3》爆红,那首插曲《体面》也传遍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人都会哼几句“分手应该体面,才没辜负这些年”。歌词颇有道理,电影也有寓意,然而无论歌曲还是电影,都不是真实到残酷的生活。

不是所有情侣,都能够体面分手。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体面对待。

体面是双方的,只有在对方也体面的前提下,自己才能体面。

那些口口声声求一个“体面”,本质却下作龌龊的对象,永远不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只会下意识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好聚好散到最后,好都给了对方,自己只留下聚散。

成年人不缺朋友。

有些分手,最好再也不见,那又何必体面。

辉姑娘,原名吕辉,畅销书作家,曾出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时间会证明一切》《这世界偷偷爱着你》等作品,销售逾百万册,蝉联2014、2015年度畅销书大奖。新书无所谓,无所畏》正在火爆销售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