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小龙和微信走过的这8年

 solocn 2019-01-16

文 | 周元

编辑 | 赵文


张小龙作为微信的缔造者,留给传媒和公众的声音并不多,所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也成了他的专属舞台。1月9日,在微信公开课的“微信之夜”上,张小龙讲了整整4个小时,从微信的起源,到微信坚持哪些做与哪些不做,到回应10亿多名用户对公众号、朋友圈、微信支付、小程序、小游戏、时刻视频等功能的疑问,以及顺便吐槽业界一些通病……

 


原计划2小时的分享,变成了张小龙独撑4小时的史上最长的“产品说明会”。作为全民应用的超级生态系统,微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关注,没有哪一款产品承载如此之多的渴望,没有哪一位产品经理背负如此重的期待,是的,相比于把张小龙当做企业家、管理者,不如把他称之为产品经理更为贴切。

 


微信――这一重构了社交和商业的产品,在8年时间里积累了10亿用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并且其商业价值已经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生态和闭环,打通了电商、金融、支付、线上线下等所能想象得到的所有环节。张小龙对微信的缔造,充斥了他的个人理想,这超越了技术本身。“微信在做什么”以及“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两个提问之间,实际上是微信探索自身发展的过程。张小龙说,“与其关注竞争对手,他更关注怎么应对时代的变化,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

 


“面对未来,我们很少会觉得威胁来自竞争对手,更多的可能在于我们自己,比如我们有没有不断的突破。”张小龙表示,无论微信之后怎么走,他还是会坚持他对于产品的原则:作为工具,微信是用户最好的朋友;作为平台,微信会是创造价值的地方。

 

 

提起张小龙,低调、异类、佛性、克制、偏执、文艺等标签接踵而来。据传在微信推出后,面对蜂拥而至的采访,同样低调的马化腾亲自出马帮他应对,“还是我替小龙去吧,让他专心做产品。”但张小龙最初与腾讯的结缘,多多少少带了点“悲情”的色彩。

 

1969年12月生于湖南邵阳的张小龙,25岁硕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毕业后到30  岁之间,张小龙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不久,张小龙凭一己之力写出了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这其中,既倾注了张小龙无数的心血,也体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益求精。

 


Foxmail可以说是当时国人所写软件中的冠军,在世界范围的用户约300万,而彼时QQ的用户数仅10万上下。张小龙就这样抱着一个顶好但不挣钱的产品,成了一名饿着肚子写程序的极客。那时的张小龙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优秀而落魄的技术人员,并不善言辞,但他的思想和冲动,都通过键盘融进一行行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程序之中。

 

周鸿祎曾经说,当年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这一点,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问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每一次争论,都是张小龙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

 


2000年初,Foxmail软件被博大公司以1200万元人民币买走,张小龙出任博大公司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当时,张小龙曾对外表示,自己并不看重所谓的话语权,“我从20岁就开始学写程序,如果有一个理想的环境,我想我宁愿写一辈子程序。”“我开始意识到,与其一个人写代码,不如组织一大堆人来写,一个人毕竟写不过组织有效的一队人。”

 

但其后,张小龙在博大度过了沉寂的五年。2005年3月,博大又将Foxmail及其知识产权卖给了腾讯,张小龙及其团队“改嫁”腾讯。当时国内社交软件业战火蔓延,腾讯正面临MSN的威胁,作为当时“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邮箱一直是腾讯的软肋,用户体验极差,张小龙临危受命,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客户端产品经理到Web产品经理,张小龙度过了极为孤独的三年时光。

 


也是张小龙把QQ邮箱起死回生,做成了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2007年,QQ邮箱因推出“超大附件”等功能一举成功,成为中国用户人数最多的邮箱,随后,张小龙在不断提高QQ邮箱的稳定性和易用性上,添加上产品理念,做出了阅读空间和漂流瓶等产品,QQ邮箱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粘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010年,腾讯深陷“抄袭门”,创业者们对它又恨又怕,他们担心,一旦自己开发出什么有创意的产品,就会被腾讯模仿。很多外媒也开始质疑腾讯的创新性,并且也不看好他们的商业模式。除了受到媒体的压力外,腾讯还与360开启了一场惹来无数谩骂的“3Q大战”。

 

事实上,腾讯确实需要做一些革新,来扭转大家眼中“凶残的抄袭者”的形象。幸运的是,一款能够证明腾讯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品已在研发中,那就是——微信。

 


彼时,移动即时通讯软件Kik上线,15天斩获了100万用户,张小龙敏锐地嗅到了社交需求,认为类似Kik的App极有可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挑战QQ。于是,他连夜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建议腾讯补做一个类似的App。一两个小时后,马化腾回复:“马上就做!”

 

在公开课上,张小龙这样回忆说,“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马化腾眼中,微信最初只是腾讯的一个“补丁”,他甚至同时授权了三个相似的App研发项目。但张小龙极为重视,人脉和资源都不充足的情况下,面对集团内部竞争,他孤注一掷,每天花六七个小时的时间逐条查看用户的帖子,从中体会用户的感受。他会对按钮的位置,一个图像的几个像素做出具体的安排,甚至为会话列表每一行高度减少两个像素安排了一次更新。

 


2011年1月21日,微信第一个版本上线,打开应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深邃的画面:一个小人孤零零地站在庞大的蓝色星球外,眺望着远方的家园。张小龙希望用这副画传递微信的用意:人很孤独,需要沟通。但微信最初的效果却远低于预期。

 


微信1.0版本主打“免费短信”,根本没有触及用户的痛点,上线的前三个月,每天用户只增长几千人,而雷军的同类产品米聊,却势头迅猛。1.2版本转向“图片分享”,反应也不大;直到2.0版本,“语音通信”上线,微信变成免费电话,用户增长加剧。随即,张小龙在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他跟团队说:“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让关系学见鬼去。”随着微信社交属性的不断提升,用户数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紧接着,在用户达到一亿后,微信推出了“朋友圈”,接着又推出了个人和企业的“公众号”,孵化了数以百万的新媒体从业者。

 


流量增长的背后是对于人性精准的把控,“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但需要在极端现实主义和极端理想主义之间取得平衡。做产品力求简单美,要满足用户贪嗔痴。”张小龙洞察人们的欲望,然后依照人性制定规则,让用户按照自己的规则来运转。

 

 

微信的高歌猛进已经足以让张小龙封神,但他对极致有着某种迷恋,那个“文艺的、孤独的张小龙”依然在线。

 

张小龙是那种因为喜欢《蓝莲花》歌词,就一定要问许巍买下版权,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对于自己“文艺”的一面,张小龙并不否认,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产品经理永远都应该是文艺青年,而非理性青年。”

 


竞争对手抄袭“摇一摇”,马化腾曾忧虑地表示微信是否需要增加一些功能,张小龙说了不,他反对一切增加用户选项的设计。他甚至更为直接的提出了“三不”原则,不骚扰、不感动、不迎合用户。微信更新至4.0版本的时候,张小龙才同意在朋友圈中出现广告,但是他设置了每次1000万元的门槛,只允许有实力、内容做得好的人进来,并且主动清理营销号和水军,把自己与营销渠道区别开来。

 


很多人觉得,“牺牲一点用户体验来换取利润很正常啊。”但张小龙从来没有这种念头,在他的眼里,“一切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其他一切都不值一提。流量为王的时代,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套路,诱导用户下载、安装、点击、分享、消费……张小龙在开发每个功能每项服务时,想的不是怎么去套路用户,而是这个功能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在他看来,“善良比聪明更重要,AI比我们更聪明、更懂套路,但我们可以比他更善良。”



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PRO中,张小龙把每年一次的演讲解释为自己的“行为艺术”。从2014年第一场公开课开始,这一“行为艺术”已持续了6年,总是干货满满,让人受益匪浅。

 

也不乏人质疑,当微信用户突破10亿万,人工红利已经消失殆尽之时,下一步的增长动力何在?张小龙回答说,“在下一阶段,微信更多的是去尝试有关联的服务;因为微信能够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去年说过,微信要探索线下精彩生活。未来也会有更多类似的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