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税APP上“成老板” 纳税人维权不该这么难

 小天使_ag 2019-01-16

 官方“个税”APP上线不少商家蹭热点 下载务必谨慎

文 | 陈墨

明明只是个上班族,可下载了个税App,却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个老板。这样的荒诞事,近来发现有很多。

据道,随着个税App的上线,不少人发现自己是xx公司的法人、曾在xx公司就业。但是,这个xx公司跟自己毫无关系。


这种“被法人”“被就业”的情况,多数是因为身份证丢失、身份证信息被盗用造成的。之前自己都被蒙在鼓里,现在因为个税App的出现把问题曝光,按说也是好事。可问题在于,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就太难了。

“被就业”还好办,能在APP上点击“申诉”按钮直接办理。但是一旦“被法人”就没那么简单了:在“办税权限”一栏里,点击“解除授权”,只弹出写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办税授权信息不可变更”的提示框。

要想脱掉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老板”帽子,就必须走到线下,去这些公司的注册所在地,劳神费力不说,有时候就算你跑到这些城市,一番折腾之后也可能无功而返。

以报道中提到的佘先生为例,申报个税扣除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是1家企业的法人、1家企业的股东、4家企业的监事。这些公司在重庆的不同区域,为此他开始了转迷宫一样维权道路:

先是到暂住地的派出所报案,被告知“这事得找工商部门”;去了公司注册的工商局,被告知“要先到公安局去立案或通过行政诉讼才能撤销商事登记”;给市长公开信箱写投诉信,回复说“要去案件发生地立案”;又去了相关派出所和刑警支队,警方表示无刑事犯罪记录无法立案,并建议前往工商部门查询当时代办人的资料、去派出所开身份证挂失证明、去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

总之,佘先生跑了一圈,折腾了一周,还是没能立案,当然也无法撤销商事登记,令人绝望。

佘先生的遭遇不是个案,因为前些年国家简化企业注册审批流程,工商部门只是负责形式审查,不做实质审查。如此,代办人拿着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企业的登记注册。也就是说,注册企业,根本不需要法人本人到场。这就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通过别人被窃或者遗失的身份证代办法人。

某种程度说,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面对这类集中出现的“罕见问题”,有些地方出现“你找谁都不知道”、相关部门互相踢皮球的局面。这对于纳税人来说,只能称之为是雪上加霜的无妄之灾。本来被冒用注册公司就承受了莫名的风险,现在要维权还困难重重,显然不公平。

其实,对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更便利的处理办法。深圳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首先是到公司注册地所在公安机关报警,并保留报警回执,再到商事主体登记住所地的辖区局办理撤销商事登记。申请办理撤销商事登记时所需的材料也很简单:《申请表》(附身份证复印件,核原件)、《报警回执》和《承诺书》。

(“被法人”解套渠道 截图来源:“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管”公众号文中)

这才是于法有据、方便纳税人的“特事特办”,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借鉴深圳的做法,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避免不同地方因为理解不同,而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因为这种事耽误了公民纳税,对国家也是损失。何况,就算不出于功利考虑,善待公民权益也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被法人”的这些个体,主要关心的只是怎么甩掉和自己没关系的“老板”帽子,避免给自身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政府层面来说,也有必要以此为线索,好好查一查这些冒用别人身份注册的企业,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目的,还有没有其他违法违规之举,从而进行相关追责。作恶就要承受代价,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被法人”的情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