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徐悲鸿相关的画与情

 菩提恶之花 2020-12-22

偶然相逢

米沃什(波兰)


黎明我们驾车奔驶在冰封的大地上,
有如红色的鸟儿在黑暗中展翅飞翔。

猛然间一只野兔在路上跑过,
我们之间有人用手指点。

那是很久以前。而今——
那野兔和挥手的人都已不在人间。

啊,我亲爱的人!
他们在哪儿?他们去向何方?
那挥舞的手,那风驰电掣的奔驶,
还有那沙沙滚动的鹅卵石?
我问你们,并非出自悲伤,
而是感到纳闷,惊惶。


艾迅 译

与徐悲鸿相关的画与情


绘画这个东西很怪异,明明叫嚣艺术,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只能用作品拍卖的金钱多寡衡量。明明是视金钱为粪土的涂鸦,貌似结束仍是物质的堆砌。

徐悲鸿与吴冠中的绘画高低,以及吴对徐的微词乃至不屑暂且不论,基本上吴的油画在国内可能保持着很高的拍卖价。

有时候甚至龌龊的猜测,那些画家本人健在拍卖出的天价画作,画家的心境,是否能真正放下不屑这些阿堵物。财务绝对自由,充分改善环境,千万勿要斥责诸如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放不下的禅机。徐悲鸿一生节俭,去世时旧衫旧怀表,文人不羁,不善修饰,生活方面全靠人照顾。

最后陪着徐悲鸿相濡以沫的是廖静文,他们认识时间很长,婚姻时间八年,她接受的是一台破烂不堪身心俱寂的老机器。艺术之外,画家也是凡夫俗子,也要柴米油盐。

蒋碧薇后来在自传里对徐悲鸿指责甚多,却对张道藩无一瑕疵。意味深长的是张道藩生前写有一本回忆录叫《酸甜苦辣的回味》,其中行文只字未提蒋碧薇。比起徐悲鸿画作中的诸多蒋碧薇,女人深陷其中,一样难以自拔。

蒋碧薇18岁与徐悲鸿私奔,46岁与徐悲鸿离婚,其间大抵不到十年的恩爱甜蜜。爱情的冷暖有着强烈的俗世感,你侬我侬才行。间或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师生恋,以及张道藩献爱于蒋碧薇,曾经爱的死去活来的两个人疲惫不堪,相对无语,乏味至极。

无数次瞧过徐悲鸿的人物肖像,蒋碧薇多矣。欣赏绘画与动笔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悻悻然如我也只能用徜徉的文字,释然地叹口气。类似传说中《台城岁月》中的孙多慈甜美可爱,徐悲鸿心中亦是如此,彼时的蒋碧薇,私奔叛逆的果敢早已被岁月风尘洗练为不耐烦的河东狮吼,情人眼,果然世事沧桑。

画作《台城月夜》中的两个人,真得有点大慈大悲,命运多劫,一直未果,感情的玄幻喧嚣终于被滚滚红尘所湮没。六朝如梦鸟空啼,南京的温润底蕴不仅如此,无情最是台城柳,那轮慈悲的古时月,徐悲鸿席地而坐,孙多慈围巾飘荡,被画家本人勾勒成了永恒。2001年6月,徐悲鸿的《台城月夜》在英国拍卖,价格1.31亿元。

在另一幅以蒋碧薇为人物创作的《箫声》中,画中人眼神游移,若有所思,仿佛远方遥不可及,身边老树枯枝,白鹤振翅,气氛氤氲朦胧。这是1926年徐悲鸿心中的蒋碧薇,不过箫声呜咽,画中人的超凡无尘,算是来可能是画家本人的期冀,转而陷入不可企及的迷惑与惆怅。

徐悲鸿身边的三个女人,蒋碧薇最是体现个人自由,始于徐悲鸿,止于张道藩,晚年苦境,与他人无涉。孙多慈的坚持,被亲情消弭,世间的女子鲜有爱情大于亲情者。另外廖静文与徐悲鸿最后的厮守,亲情并没有抵挡住廖静文对爱情的坚持。

唏嘘的时候,忽然想起蒋碧薇离开徐悲鸿向他索要的金钱与一百多幅画作,那些东西除了能暂时弥补愤懑由爱转恨之外,似乎仍然残留着丝丝丁点的爱。追求自由的女人老矣,其文字《我与悲鸿》是不堪卒读的,大抵充满了得而复失的怨恨。

女人心海底针,追求自由的蒋碧薇,抗战时期与张道藩楼上楼下,眉来眼去,信来书往,郎才女貌,倒也在战火纷飞的乱世,抵消了乏人关心的落寞。张道藩与蒋碧薇是真爱无疑,开始的爱慕暧昧,起于尘埃,一恋就是三十年,写就情书两千多封,充满了浓情蜜意,真的令人羡慕,只是同居也好,抑或知己情人也罢,他们仅此而已。

 【 绘画: 徐悲鸿(中国) 】

             前篇回溯

苏东坡的惊鸿一瞥

韩国电影《釜山行》:无论怎样都是如何活着为谁活着的问题

类似梵高尘埃中的心情

图说:清晨他们如长生不老的月亮

印度电影《调音师》:艺术家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毛与荷西,远在尘世的浮梦

忧郁的卓别林

靠颜值混世到底能走多久?

被遗忘的声音与蔚蓝的颜色

诗歌:趁着城市的厌倦走远

蜻蜓之眼的意义

▷元旦:似雨如尘旧岁花,又分新岁到侬家

不正经读书:囫囵吞枣无用书单210812

我与槐花巷同寂

做个快乐又温柔的人吧

卡夫卡的甲虫

无论如何都要再见,2018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 The End -

花花君

入群请加花花君

备注入群

花花视界微信群

浊世流转的清凉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更多微信公众号

夏之桑榆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子淦语妙天津卫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