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成长过程中,父爱究竟有多重要?那些缺少爸爸陪伴的姑娘们后来的人生什么样子?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有关“父爱”的话题。 01 昨天,伊能静又上了热搜。这一次,是因为她发了一篇博文,推销灵修课程被质疑传销。在帖子中,频繁出现“和解、坦然、爱与光、遇见自己”之类的词。且不说这篇帖子的营销性质,这些词至少说明,这是一个曾经深陷痛苦泥潭的女人。就在前几天,伊能静还上了“鲁豫有约”。对话中,她再次谈及了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莫大伤痛:被父亲抛弃已成为童年阴影深深烙印在血液里,可能一辈子都挥之不去。她用很长的时间去治愈和救赎,终于修炼一份智慧,也获得了新的生活和幸福。 心理学上认为:越是童年缺失的,越是人终其一生孜孜追求的。那份被亏欠的父爱在伊能静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让她愈发渴望拥有一个可以避风的家庭港湾。 1969年,伊能静出生于台湾台北。在她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决定了离婚。那种从父亲身上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伊能静从未体会,反而她从小生活的地方——“眷村”成了她心中象征安全、和谐、保护的情感符号。 ▲伊能静的童年在台北市的眷村中度过 她在少女时代结识了歌手哈林——这个大她8岁男孩的出现满足了她对男人的种种幻想,让她在困惑的海洋中抓到一根救命的“浮木”,以为这份地久天长的爱情足以抚平童年的伤痛。 到头来,伊能静却扑了空。因为安全感的缺失,在与哈林的婚姻中,她会不自觉地无限索取,总是难以满足,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要紧紧抓住。 而哈林呢,会疑惑她到底要什么?要怎样才能感到安全?这样的拉锯战,会让双方都疲惫不堪。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五年之后,她遇到了现任丈夫秦昊。虽然这段姐弟恋饱受争议,但伊能静坚定地向全世界宣布,是秦先生给了她最好的爱情。 伊能静为何会对这个男人和这段婚姻有着如此的笃定和坚守?以下两个细节,足以给出答案。
如果说,互补是婚姻最好的耦合剂。那秦昊直直戳中伊能静心底的“痛点”:那个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和来自父母健全饱满的爱,正是她40几年拼命想得却不可得的东西。 这种满足,好比为她重建了一个“眷村”,在点滴细节里,积累一个她所渴望的生生世世。 02 有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在伴随女孩成长时给予体贴和关爱,那么女孩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反之,如果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跟父亲没有良好的互动,那么长大后跟异性相处中就相对容易出错。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父亲把疼爱都给了体弱多病的妹妹,这促成她的委曲求全,长大后一心想得到真爱,却在悲剧中度过了一生。 在亲密关系中,这些姑娘会拼命去弥补缺失,明明只想获得一份专属自己的平凡幸福,但心中总有个声音在暗示:“我不配”;一旦真正爱上,则会全身心地投入,甚至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张靓颖的感情经历就是典型。 18岁时,她与冯柯相识。这个男人保护她、支持她,她只管好好唱歌,其他一切都由他负责打点。
赴汤蹈火之中,张靓颖无非是在寻求一场爱的补偿。 然而,全力付出和自我牺牲也不是救赎的唯一方式,还有另一个极端:如“张雨绮式”的婚恋观。 新年刚过,张雨绮家后院又“起火”了。这次,她跟前夫袁巴元矛盾升级到公开互撕揭短…… 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张雨绮上热搜,大多都与男人有关。掌掴汪小菲、脚踹王全安、刀砍袁巴元……一路可谓“打”得火热。 事业顺风顺水的她在感情上却一再摔跤,她总结为“我看男人的眼光确实不行”。 如果说她碰到的都是“渣男”,那汪小菲何以能够对如今的妻子大S那般疼爱有加,还成功转型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女儿奴”? 可能还是她自己打开爱情的方式出了问题。 作为一个同样是与妈妈相依成长的女孩,张雨绮曾坦言: '一个女人是否幸福,真的会受到父亲影响。因为父亲是女儿的第一个男人,女人理解男人,最初也是从理解父亲开始的。' 而她的爱情观看似很洒脱:“如果觉得在一段感情里感到不舒服,就应该马上分手。” 这恰恰暴露了她内心安全感的极度匮乏:虽然内心非常渴望获得幸福,但却无法对男人产生信任感。一旦感情里出现不确定或者不可控的情况,就想马上逃离。 所以她在感情中总是深一脚浅一脚,闪恋、闪婚到闪离……看上去是“敢爱敢恨”的“攻击性”女友,不如说是伪装了一个看似坚硬的盔甲来保护内心的脆弱和不安。 03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在一份声明里提到:“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做好父亲是每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的确,爸爸们有责任为了孩子人生的圆满和幸福,去尽力成全一个完好的原生家庭和一份恰到好处的父爱,夫妻关系、工作压力都不应成为你疏忽宝贝成长的理由。 那么,爸爸该如何恰如其分地给予女儿“爱的抱抱”?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 高质量陪伴;做他坚强的后盾;多为她赞美;精神“富养”,培养她的独立与主见。 其实,没有人的原生家庭完美无瑕,父爱更不是女孩人生命运的唯一决定因素。我们看到更多女孩,即使童年缺少爸爸的陪伴,依然勇敢、坚定、乐观地经营着自己的幸福人生。 所以,姑娘们,请学会让自己强大。过去无法抹去,但那不是我们的过错,更不该成为撕不掉的标签。 试着接纳与和解,这会让希望生长出新的年轮;试着宽容与释怀,这能让笑容绽放出绚烂的阳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