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活人物 | 作品被罗浮宫收藏,被誉为300年来最伟大的丹麦银匠,Georg Jensen的匠心与传...

 睿智。启点 2019-01-16

“如果银子会说话,讲的一定是丹麦语。”


浮躁年代,有很多古老的手艺在失传,也有很多新生设计在萌芽。其间无所谓好或不好,但细水长流的永远是那些有着人文温度的物件。



今天要介绍的Georg Jensen(乔治·杰生),不仅是丹麦国宝级银匠大师,更了不起的是他的匠人精神及设计理念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丹麦年轻人,他被纽约Herald Tribune报纸誉为“过去 300 年来最伟大的银匠”。


Georg Jensen(乔治·杰生)


他一手创造的Georg Jensen更是享誉全球的丹麦皇室御用品牌,经过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从1904年的一家小作坊到如今在全球已开设超过100间精品店。


Georg Jensen与我们与之前介绍过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家居百货伊伦斯、同属于皇家斯堪的纳维亚集团,可见它非凡的皇家渊源和实力。




“银雕工艺不应该跟随潮流,而是创造时尚”


1866年,乔治·杰生生于哥本哈根一个平凡的铁匠之家,从小被父亲的工匠技艺熏陶,14岁他便开始金匠学徒,后来他更醉心的雕塑和陶瓷,从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雕塑家。



1900年,他去意大利和法国留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看见一只影响他一生的汤勺。他惊叹于“一只展示雕塑之美的银汤勺”,从此踏上银匠之路,并于1904年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


Georg Jensen作坊老照片


Georg Jensen看来,“银是最好的材质。银,美丽的光辉,就像丹麦初夏时,皎洁的月光,尤其是沾上水珠的银品,仿佛就是迷蒙而充满魔力的雾。”



银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材料,它的延展性适合打造各种的线条形态,它的银白色的颜色,在匠人的锤打下会发出独特的反光的纹路,这是银器特有的微光,Georg Jensen称之为“丹麦夏夜的月光”。



得益于金匠学徒生涯和雕塑技艺,Georg Jensen的设计延续着斯堪的纳维亚的简约,线条极富于雕塑之美,灵感源于自然又回归生活,附以银器的光泽和质感,经历百年考验。



Moonlight Grapes 月光葡萄系列


他也是将银的“氧化”技巧玩得出神入化的第一人,通过银器的氧化打造了独特的光影效果,让银器更有复古和经典质感,对后来加入的设计师都深刻的影响。


葡萄百年经典款


丹麦王妃佩戴的葡萄系列项链


1914年,乔治·杰生的19号作品银质香槟盆,被法国卢浮宫收藏并命名为卢浮宫盆。这个来自丹麦的工匠家庭的小伙子,凭着始终不变的匠心和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成为了世界承认的大师级艺术家。


19号作品 卢浮宫盆



“一切设计,为了更好地生活”


丹麦有一句谚语“如果银子会说话,讲的一定是丹麦语。”可见丹麦人对于银匠手艺和Georg Jensen的认可和骄傲。



Georg Jensen始于着银器,却不限于此。它以银器为魂,不断地探索不同材料间的化学反应,并从珠宝、器皿、居家等不同纬度为人们创造出更好生活的物件。



乔治·杰生虽于1935年辞世,但他的匠心精神和风格已经注入了Georg Jensen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国际设计师加入了其中,却始终延续着它一贯的造物理念。



时至今日,在Georg Jensen的工作坊里,丹麦银匠依然以全手工方式打造产品,一件考究的银器,需要花费上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他们依然愿意在一件器皿上倾注的时间和心血。一位Georg Jensen的银匠会亲手锤打1万多下,把一片银板变成一个造型古典的盘子。在这之前,他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去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及格的丹麦银匠。



百年以来,Georg Jensen品牌亦以纯粹和优雅的姿态,走进了丹麦人民的日常。无论是穿着牛仔裤的丹麦大学生,还是高贵丹麦皇室,都无法抵挡它永不过时的典雅。


丹麦王妃玛丽


丹麦玛丽王妃佩戴的胸针,正是1940年Georg Jensen为丹麦玛格丽特公主的诞生创作的DAISY系列,以丹麦国花小雏菊的灵感,配以典雅的白珐琅,纯洁中透露着可爱之感,让人一见倾心。



如果说丹麦的童话,给世界塑造了奇幻有趣的童年。Georg Jensen则以润物无声之势,早早地融入入了丹麦人的生活和精神态度,小到家里的一只勺子,大到一名丹麦青年的职业理想。



如今,我们依然可以Georg Jensen的门店买到创始人乔治·杰克1904年设计的物件,经典不过是悠悠岁月里守住了初心。




配图  /  阿V

文字  /  阿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