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真的会有“第六感”吗?

 马灿坤 2019-01-16

深思熟虑做的判断,经常不如第一印象靠谱。


人真的会有“第六感”吗? 来自老马商书房 12:06


1983年,美国保罗·盖蒂艺术博物馆发现了一尊罕见的古希腊雕像,号称是公元前530年的作品,2000多年前的文物。卖家狮子大开口,开出了近1000万美元的天价,但盖蒂博物馆还是想买下来,因为它太珍贵了,有了这个雕像,博物馆的地位会提升一大截。


不过买之前他们得确保这个雕像是真品,所以请来了很多专家,用当时最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对雕像进行了最细致的审查。前后花了14个月,他们才从技术上和法律上确定没有任何破绽,确定是真品。博物馆买下了这尊雕像,并在1986年首次面向公众隆重展出。



没想到的是,几位文物专家只看了这雕像一眼就提出了质疑,而这些质疑看上去特别随意。比如一位美术史学家说:“你这个雕像的指甲看上去非常别扭呀,不太像古希腊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呀。”还有一位博物馆的同行说:“这尊雕像,我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太新了,不大像是古董”另一位雕像专家干脆说:“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感觉有什么东西不对头。”


保罗·盖帝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自然是很不爽,觉得他们都是主观臆断,实际上就是嫉妒。不过,毕竟是花大价钱买来的,别人一说他还是有点担心,为了保险起见,就把雕像送到雅典去鉴定。结果悲剧了,果然是假的,雕像是做旧的,收藏证明文件也是假的,一群专家研究了14个月,居然没什么卵用。



为什么文物专家们凭直觉做出的判断,比博物馆花重金、采用最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还更准确?答案是:潜意识。


今天我们就说一本关于潜意识的书——《眨眼之间》,副标题是不假思索的决断力,作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在眨眼之间所做出的快速判断,经常会比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要更好,这背后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潜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用到“潜意识”这个词,更多的是说“直觉”、“第六感”之类的。

 

直觉或第六感发挥作用的时候有很多。比如我们考试的时候都碰到过不会的题,可能一开始觉得应该选A,但是仔细琢磨了一番后又觉得该选B,最后对答案时发现自己改错了,选A是对的。所以,中学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考试的时候要相信第一印象。



直觉为什么会是正确的呢?是不是只是运气好而已呢?《眨眼之间》认为:不是运气,其实是因为潜意识有确保自己正确的机制。

 

格拉德维尔在书中引用了《思考,快与慢》的观点。那本书认为,人类具有的两套决策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一套潜意识层面的自动决策系统,系统2是意识层面的理性决策系统。

 

我们大部分的决策是依赖系统1,也就是潜意识系统做出来的。潜意识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动运行”,因为大脑会消耗很多能量,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事情,大脑会让它们在后台自动运行,减少有意识的思考,节省能量。我在讲《思考,快与慢》时举了一个开车的例子。从家到单位的段路你走了无数次,所以根本不需要有意识的动脑子就能不出差错的驾驶,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环节都是潜意识在帮你完成的。

 


潜意识主导的系统1是一套“快系统”,有意识的系统2是一套“慢系统”。比如你的手触到火苗会下意识地缩回来,这是潜意识在作用,而“疼痛”、“后怕”这些有意识的环节后续才会参与进来,也就是说,并不是你先感到疼或想到烧伤的后果才决定把手指缩回来,而是手自动缩了回来。这就是潜意识比显意识启动起来快得多一个证据。

 

专家们之所以第一眼印象这么准,不是他们才思敏捷,瞬间想到了一万种可能,发现雕像不对,做出判断的。而是他们平时对这些专业知识太熟悉了,熟悉到内化于心、进入到潜意识了。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个雕像的第一眼时,潜意识已经迅速调取已有的知识做出了一个大致的判断,而潜意识做出的判断又是极快的,快到“意识”来不及找理由证明这个观点的。所以,专家们口中的“感觉不对劲”听上去都很牵强,但这不影响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潜意识自动运行的这么准?按说有意识的分析运用到了人的理性,应该考虑的更周全,判断出的结果更准确才对,怎么会比不上瞬间的直觉判断?

 

问题就出在这,有意识的分析有时会因为想太多了,反而不如潜意识用非常简化的模型处理复杂问题更接近本质。

 

格拉德维尔认为,潜意识准确判断的秘密可以归纳为“薄片分析法”。就是说,潜意识有种删繁就简的能力,能够从大量信息中忽视无用信息、提取出关键信息,并根据这些关键信息来做判断。

 

比如给你看一段3分钟的两口子日常说话的视频,你能判断出他们在15年内是否会离婚吗?

 

你可能觉得这太不靠谱了,用3分钟判断15年内会不会离婚,必然是以偏概全。这其实就是你的意识在发挥作用,明显想太多了,它可能想到决定是不是会离婚的因素太多了,像三观合不合、经济水平、婆媳关系,孩子……3分钟的对话视频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信息。

 

但是,大部分正牌的心理学家都能做到,办法就是做减法。不管其他因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因素上——二人在对话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心理学家发现,一段婚姻想要延续,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至少要达到5:1,否则婚姻就有危险。所以,心理学家只要找出常见的情绪,比如感激、怜悯、反感、蔑视、气愤、埋怨等等,然后对着视频找出出现的情绪,最后算算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是什么比例就行了。



潜意识的工作机制实际上就是这种薄片分析法,先把不必要的枝叶切掉,只剩下最核心的要素,然后再集中分析,这样就能抓住问题的根本,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潜意识又快又准,那么依赖直觉做判断有没有风险呢?这个我们下期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