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治的对联书法

 家有学子 2019-01-16

乾隆二十九年(1764),王文治以探花官翰林侍读,出为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过很多碑刻和对联。至今滇南一带尚有他的墨宝遗存,虽只尺中楮,民间亦视为拱璧。

说起写对联,“翰墨探花”王文治尤其厉害,可能是因他风格占据优势。王文治书行笔温润,墨韵轻淡,布白疏朗空灵,气格婉美,比董其昌更加硬朗,以意韵胜,当时竟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为什么说王文治特别适合写对联呢?王文治书法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尤其是对联作品,尤为飒爽。

敬请欣赏

因为联字好认,所以就不做释文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应。琉球人素好书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国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一时间王文治在琉球书名风靡。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侵联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