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物语(第2期)

 江山携手 2019-01-16

诗人物语(第2期)
本期推荐:卢辉  宫白云


   诗歌:神性的呈现

      福建三明/卢辉

 

    谈及诗歌的神性或许更多人是从讲诗歌所传达出的神韵开始。在此,我并不排除诗歌的神性呈现同时孕育着一种神韵,但是有神韵的诗并不一定具备诗歌的神性存在。为证明这一观点,我先引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一句诗。

    许多批评家总喜欢从《春望》中找到杜甫忧国忧民的影子,故很容易把诗歌中的感情政治化,这样一来把抒情主人公感情的本然属性消泯殆尽,而作为本然属性的感情又恰恰是诗歌神性呈现的原动力,那么,诗歌的神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以为,若把杜甫诗中“花溅泪”、“鸟惊心”当作是“感时”与“恨别”的动因和依据,即花落自然使人感伤,鸟飞自然使人惊心,这种物与心的外在因果至多只能说明是作者触景生情,缺乏了抒情主体的主观性与主动性。事实上,“感时”与“恨别”的主观性与主动性已经远远把“花溅泪”和“鸟惊心”,当作是意志力以及生命情感的幻化现象,这时,仿佛是“感时”使“花溅泪”、“恨别”使“鸟惊心”,这一结论在物与心的外在上似乎构不成因果,却偏偏给人合乎情理的要素,而这个要素便是靠神性支撑的。

    那么,诗歌的神性呈现其内在规律又是靠哪些要素构成的呢?

    第一,诗歌的神性呈现,首要是抒情主体充分张延其主观性与主动性。其二,抒情主体所产生的生命力与意志力要促成(幻化)心与物的内在因果而非外在逻辑的产生,即意志力在偶然机缘呈现后灵动万物留下的神采。其三,要突出心象的随意性、偶然性,要摒弃物象所谓符合逻辑的呆板描述。大凡成功的备受人们称道的诗句,往往是最具神性的诗。像泰戈尔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的心已经飞过”。这里“心”成为“痕迹”的唯一见证,使“没有翅膀”(物)的无和心“飞过”的有构成内在因果的奇妙关联,俨然是心在物前,物随其后,给人几分神秘,几分旷达,几分苍茫,几分沉浮。像台湾著名诗人白荻《自爱》诗集中“疲困之后,一点尘埃逐渐落下”,欣赏者所触动的不是尘埃落定,而是“疲困”之主情“催动”一点尘埃的内在秘密,仿佛一位鬓发飘飘,坐望浮尘的老者喟叹人生之须臾。

   总之,笔者所认为的神韵是如禅诗中所言“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氛围。为此,笔者也无意去判断神韵与神性的价值比,只不过是简要阐明诗歌神性呈现的魅力和它的形成过程而已。

 

来自卢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76280100err3.html

【作者简介】 60后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著《中国好诗歌》,著有《卢辉诗选》《红色的碎片》等多部诗集。诗歌、诗论散见境内外各大刊物和年度选本。获福建省政府文艺百花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创作谈:纸上春秋

       辽宁丹东/宫白云

    1
  
  世间的岐途比比皆是,大多数的人只顾行走,而忘记了去寻找正途。有言之,条条大路通罗马,生命之于终途,需要的是走下去,诗歌也是,也许岐途正是正途。这也是悖论的精髓所在。
  生命之于生活水深火热的部分不可避免,对于泪水,生活并不给予同情,所有的激烈和痛苦,你只能默默地承受。当你感觉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你需要一个突破口,这时,诗歌站了出来,帮你完成。在那里,你把自己抛掷到对应的语境中,抚摩那些伤痛,心灵因而有了些许的安慰,生命因此获得了救赎。
  面对心灵的召唤,诗歌给出答案,在对生活的否定中,在灵魂的颤栗时,在瞬间的那一抹微笑里或一行泪水中,生活给予灵魂的重压被无形地卸去。诗歌所携带的生命之河得以长流。

  “春天的道路通向尽头——
  绚烂的油画因此有了思想。那么多的笔墨都不说救赎
  鸟儿也不说,只是尖叫
  忐忑的人类充耳不闻。焚烧的暮晚,河流血一样
  直到黑夜不知深浅地来临”
  ——《春天的道路》
  
  2
  
  诗歌不需要证明什么,词句在自身的呈现中,激情抓住了你,带来生生不息的涌动。夜晚是你的大海,潮汐滚到床前,你枕着涛声,捡拾着大地、天空、星辰,你是黑夜的精灵,修炼着肉身,在没有污染的空气中,唯有情人之吻占据着一切。这是诗歌给予你的疆域和驰骋。你骑着白马,你是那里发光的女巫。越往内心深处挖掘,你离天空那朵云越近:
  
  “一朵云在蓝天的深喉——
  早春就泄了密。每说一句话,胃里就有一只猛虎窜出
  四月的密林,花的骨骸比树高”
  ——《白日梦》
  
  当这样的“白日梦”陷溺在你瞬间的情感里,你心房的战栗和热能给平庸的生活带来创造性的颠覆。你脸上的苍白多了一抹红晕,你的妩媚,诗歌帮你寻回……
  
  3
  
  你执拗地向内心掘进,在那深处,布满寒凉,但有血把它煨热。大雪养育了你,所有的生离死别都有雪的味道。你对雪怀有深情,如此你才无畏地置身于那铺天盖地的白中。白是你的词根,你捧着它,不断地揉搓,直到掌心发烫,直到内部的雷霆开始锤击大地……
  于是,你写下的那些黑注定是白色苍茫中的墓碑。雪地上一路行来的脚印是黑的。你挚爱的亲人从未离去,他们就在一夜一夜的灯火里,就在时钟的鸣响中。祭词走过的路上,你饮下的不是泪,而是血,你砸碎的不是命运的枷锁,而是自己的骨髓。
  
  “大雪摇落一树梨花。雨水找到丢失的口琴
  如泣如诉。开败的屋顶,有些凉薄,有些柔软——
  灯火像往世之书。一页页翻下去
  疼痛直到每一根神经。祭词走过的道路上
  我问:哪些诀别,应该忘却?
  当我从每一个活着的早晨醒来,不知道该是庆幸还是憎恨?
  白昼是纸,黑夜是墨”
  ——《往世之书》
  
  
  4
  
  相对于旧的时光,诗歌是你的语调。你对旧有一切的凝视甚于怀念。它与你的现在不可分割的互相渗透。你用象征与隐喻把自己凌驾于时间之上,你依靠诗歌与时光抗衡。你有匪夷所思的奇想与险象环生的意象。你为乍现的灵感所鼓舞,对姿态、对人性发生兴趣。你隐藏的情感深沉,你孤独的眼神忧郁,你偏爱偶然的发生。白与黑是你最喜欢的颜色。白玉兰、云朵、雪、棉花、向日葵、海水、落日、白豹都是你钟爱的意象。你忘不掉那些发生的美:
  
  “那发生的美,谁能葬掉呢?
  埋葬只是又一番轮回,根在大地还会发芽——
  那身白还会重放枝头
  就像我第一次把你看见”
  ——《玉兰颂》
  
  5
  
  过度的自由和过度的节制,都无法让精神茂盛。你认为一首诗的内在价值并不在于主题的宏大,而在于细节的构建与情感的真实。你是真实感情的不懈追求者,你厌恶虚假的东西,一切的虚假毫无生命力可言。你看待事物的角度总是摒弃表象而去捕捉内在的意蕴。你愿意去解读真实的内心与本真的涌动。你有无法突围的区域,但你敢于险中求胜。你看淡荣耀,追求过程,你认为过程更为诱人。诗歌就是你在用语言做梦,梦给了你生命双倍的时间。你的每一首诗都经过了你的子宫,你十月怀胎把它生出,它是你生命的延续。
  诗歌是你的纸上春秋。当你升入天堂,你希望怀念你的人在人间念你的诗给你——
  
  “请回到人间。请饮她,唇齿间的清流
  请吻她,白发中的青丝
  请抚她,两颊间的咸涩,以你存在之冷,请看她所有的诗:
  亡灵者之诗。病毒者之诗。
  情爱者之诗。朝圣者之诗。
  如果你听到碎裂的声音,请逐一捡拾
  她愿意成为你的碎片——
  在那深处,请给她一个坠落的奇迹
  让她保持深不可测的眩晕
  让她赢得你——
  一千年给天上
  一千年给人间
  ——《天上的海》
  
 【作者简介】著名诗人、诗评家。作品散见各大报刊杂志,多次获奖并入选各种重要选本。出版有诗集《黑白纪》等。
诗人物语(第2期) 诗人物语(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