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物语(第39期)

 江山携手 2019-01-16

诗人物语(第39期)
本期推荐:简明

 

读诗笔记(连载)
  河北石家庄/简明

 

21
臃肿的词藻,如同一个人身穿三双皮鞋、两顶礼帽,招摇过市;它们在诗歌或诗意建设中虚无缥缈的装饰性,滥用了词汇的修辞功能,铺陈与传达的本末倒置,非常有碍观瞻;正如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事无成的人往往最忙碌。

22
勤奋对诗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归根到底,诗歌只生长在诗人的心智上。

23
高贵不是贵族。高贵拒绝虚伪、低劣与粗俗,不拒绝真实、贫穷与世俗。高贵呈现内心的向度。高贵并非精神元素中必不可少的惟一要素。更多的人吃着喝着,活着笑着或哭着,无所谓高贵卑贱。人,可以不高贵,不可以不吃不喝;诗人可以不吃不喝,但不可以不高贵。高贵不是诗歌建筑中的必需品,她更像奢侈品。对诗人而言,你也许一生都不会与她相遇,但你作梦都想着那一刻。

24
人类是非常情愿被引领的。食物、水源、旗帜、暴力、诗歌,都曾经充当过人类的引领者。羊群的盲从,是因为它们热衷于低头啃草;而人类的盲目,则因为在他们中间,只有一个人的大脑,热衷思考。

25
用“飘逸”比喻诗歌的神性,如同用“绝色”赞叹美女。“飘逸”是一种“神态”尺度,而不是“形态”尺度。“飘逸”是非凡的超度,“绝色”也是。

26
语言的可能性是立体的。平面的词汇一旦被打开被激活,它就会上下翻飞,随风舞蹈。它就会有形体、有光亮、有灵性。它就会不可抑制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彰显语言本身的欲望。但,澎湃的潮水,终会遮蔽事物的本来面目。

27
细节与细节之间,不仅构成时间关联;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构成逻辑关联。即便如此,细节仍然是时间流程中,最具参考价值和独立品格的。平庸,是因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复。惟有细节是无法模拟和重复的,细节刷新生活。

28
中国人历来把诗歌视为智慧的象征。诗歌传达着生活经验中往往只能意会的部分和审美发现。林语堂先生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歌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了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

29
故土这一词组,是由极为丰富复杂的社会元素组合而成的,生物、地理、文化、宗教、种族等一系列缺一不可的历史记录,造就了这一词汇在人类进化史中独特的生命含量、符号意义和原始象征。文学在对“故土”这一历史象征物的不懈挖掘中发现:文学不是“故土”的装饰,而是生命的自省,对“故土”的关照与反思。面对“故土”,诗人不是迫不及待地为了表现雅致,而是迫不及待地为了表达血脉的原始忠诚和生命的初衷。

30
诗歌是人类理想的风帆和思维的马达;思想源于脑,而发自心,心劲是世界上马力最大的动力。

31
诗人的博客,就像诗人的衣领或腰带,几斤几两几钱,揪住衣领或腰带一“拎”,就清清楚楚了;而小说家则不然,别说博客盛不下“连汤带水”的鸿篇巨制,就是“连水带汤”的中短篇小说,也不合像田鼠一样东窜西窜的闪客胃口,小说家“晒”在博客里的文字,多为闲笔;而诗人“晒”在博客里的是:灵魂。

32
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我,二是自我所面对的一切。自我是一面易碎的镜子。有时自大,纯平之心可折射三维天下;有时量小,一丁点儿杂音便会应声破裂。当然,破碎是灵魂的花朵,开放在躯体之外的峰巅。

33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伟大的,它的伟大体现在根本上:不可改变的个性和顽强的生命耐力。也许这个民族只有一个人,但是,一个人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也许这个民族最荣耀的姓氏还不够响亮,但我相信,这个不够响亮的姓氏,终将成为一个活着的伟大姓氏。

34
女人总是比男人早一步抵达自我。这并不因为,她们的感官装备,优先于男性“升级”;而是因为,她们不像男人那样胃口粗糙,满世界炫耀武力,似乎对所有的事情都享有主权。女人是天生的诗人,她们更专注于自身的感受,更倾情治理心灵的行政区——心智,并不仅仅居住在大脑里。她们在心灵的闺房里安居乐业,风情万种或者忧郁而终;她们天生就是完美、神秘、诱惑、刺激与诡辩术的追逐者;她们喜新厌旧,不求经典,只逐新奇——这恰好契合了现代诗歌——这个艺术浪子的脾气。

35
诗歌其实是这样一种文体,它的神奇和玄妙就在于:只要与它相遇,注定被它打动。

36
在感受到的所有现象中,透进一束思想的光亮,这就是所谓的洞察。钉子和蚊子,就是这样做的。

37
诗人是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的人,同时,也是用另一只眼睛看自己的人;对诗人而言,看世界功在感性,看自己功在悟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用一只眼睛观世,用另一只眼睛察己。

38
病句往往在“大处”遵循文理,在“小处”破坏文理。病句的制造者不是低能,就是大师。诗歌其实就是:放对了地方的病句。


39
象征与暗示是艺术表现能力的终极手段。暗示的对面是镜子,镜子里的那个人叫:象征。

40
不要认为:小说就是把欲说的话,分成段落;而诗歌就是把这些话,分成行。小说叙述的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它所叙述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发生,但它套用了已经发生过的情感场。而诗歌,必然会突破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通道,叙述时间价值与情感价值之外的念头或思想。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