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桩的沙培养护和初次翻盆移栽的时机选择,以及移栽后的日常养护,这三个问题可集中划分到,下山桩的养护管理技法当中,是下山桩过度到熟桩的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虽然实践当中,根据树材的成活难易程度和品种属性,存在着不同的养护管理技法,但是就大多数桩材来看,大都可采取沙培模式,度过生桩养护时期。下山桩沙培的目的和优势;移栽桩材的表征与移栽时期;熟桩的植料搭配和日常养护,简单分享一下养护经验。 下山桩沙培的目的和优势大多数情况,选购到手的生桩材料,大都具有高度截杀,创口面积大,集中供养的须根系弱甚至没有;它可能是多年砍杀老化的野采老化的植株,也可能是多年栽培修剪的苗木老株,它们都具有,植株高度分化的特性,(尤其是具有高度皲裂的树皮的一类桩材)在萌发能力上较壮年和秃干品种,萌发能力都会较弱。因此,在下山后,我们都会选择,重杀以刺激隐芽的萌发,而大量的重度截杀形成的创口,往往会造成植株极易感染病菌;同时,上部的大面积创口也会造成枝干的水分过度抽离,引起枯干死亡,等等情形。因此,下山后,截杀好的生桩处理中,主要从3方面去考虑。 1.杀菌消毒 由于原生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大面积创口形成的易感部位,在后期养护过程,首要操作,对全株进行杀菌剂浸泡杀菌,例如多菌灵,当然,本人多采用复配剂,一般还会加入一定剂量的杀虫剂,以杀枯干内可能存在的天牛幼虫或者钻心虫等等虫卵。 2.生长调节剂的刺激 生长素类激素如IAA,NAA,可对生长芽点,根部进行处理,促进芽点或者是根系的及时萌发。 3.保水 保水主要从植株本身的代谢和外源补充(即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两方面考虑,植株本身代谢,一方面是减少创口的水分挥发造成枯干,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封干封口,一般可采用蜡封,漆封,或者萌发性能好一点的可选择锡箔封口,当然现在还有,成熟的商品封口剂商品可选购;其次,植株干体的蒸腾作用,可用薄膜对干体进行缠绕或者是用套塑料袋等等。外源补充即栽培介质,栽培介质要选择持水优良,同时具有保水能力的介质。 在众多种质材料中为什么会选择河沙呢?
移栽桩材的表征与移栽时期通过上一节了解后,我们就可以对生桩进行沙培上盆,沙培高度要求覆盖所有根系至主干底部分界处,在填充沙石要进行不断的水冲,以确保沙与根系充分接触。然后静置于背风向阳处,静养,生长季主要以浇水和检查发芽情况为主,发芽情况不良(这个有机会在讲解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就此,芽一般会在15-30d左右,当然快点的野游,根据养护季节环境温度和光照刺激而定,然后一直养护到具有以下表征后,就具有换盆的权限了。
当盆养转态满足以上条件后,那它就可以考虑翻盆了,一般来说,主干越粗大的时间越久,长的可达几年以上。相反,干体细弱的则短,我春季培养的一盆榆树枝苗,大概在一个半月左右,达到根系满盆状态。那么当局有了翻盆条件,也不是说可以立马就进行翻盆的。而在这个生长量旺盛的时间短,则考虑大水大肥的管理模式,以获取较粗的发枝和进行定稍工作。而后的翻盆,则要综合考虑养护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最好要避免在夏季炎热高蒸腾量的时间短。相反,可推迟到,日均温下降到20来度的秋天时候进行,适当的修剪可提高成活率和利于长势的恢复。本人一般会选择在每年的9月中旬,选择生长势强盛的植株,进行翻盆,反之长势较弱的则继续沙养。 树桩的栽培基质搭配与日常养护在秋季的生桩的首次翻盆配土过程中,配土原则,要综合考虑通透性,保水性能与持效肥力。一般来说,我会在初次翻盆的树桩,依然搭配沙质壤土。选择在原盆沙土,先一比一加入等量的干塘泥,然后再加入1/4的腐熟厩肥,充分拌匀,上盆。 通常来说一般会在每年的春季,收菜籽饼的季节,收购新鲜的菜籽饼,腐殖,塘泥(要充分晒干,敲成颗粒备用),厩肥(优先选干择羊粪,当然我家是鸡比较多,就选用的鸡粪),按照=1:2:1:1的比例,充分拌匀,饱水状态下,用容器堆放,封闭,渡过一整个夏天后,干好到9月拆开使用,发酵完成的营养土具有黝黑,疏松,无异味,手抓松散的特性,这样就可以选择使用了。 在配置上盆过程中,保留原盆土沙的1/3,加入发酵好的营养土一比一调和,在加入1/4的风化岩颗粒。或者是火山岩,土砖粒,不过我优先选择的是炉渣,就是煤球渣。 好了,截止到这一步,初养生桩的翻盆养护操作大致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关键的就是进行日常养护了。 时节大致在夏末秋初,养护方向,为增强春季抽生纸条的粗度饱满程度和枝条量增加叶面积;加快上部截杀部位的愈伤愈合;增加主干体的养分积累;在落叶前,冲施一次复合肥或者穴施适量颗粒肥,盆表面摆放2-4粒纯有机肥团;培土防根部冻害,越冬; 具体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