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天最公平的就是让每个人每天都只有 24 个小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得,什么是需要坚持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每个人都必须有一条线,而且必须是自己来划这条线。我们唯一要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成长。
谈起经济学三个字,我们就会觉得遥不可及。也许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经济学是最不被待见的存在,最为生硬的学识,但其实它却是离普通人生活距离最近的,它的每一件事都关乎衣食住行的规则与原理。 你想要买辆车,那么二手车是否划算以及是否有保障?人们常常凭借经验和常识办事,但经济学告诉你,这种逆向选择的利与弊;你有一段好死不死的工作,你想要离职,但又不知道是否应该走出这一步,经济学告诉你如何用机会成本来理解这一切。 爱情不能完全用经济学去解释。但如果你爱上一个不那么爱你的人,已经付出了很多,依然没有等来想要的爱情,是就此放弃,还是再接再厉?如果你不甘心之前的种种牺牲与付出,经济学会告诉你,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人要学会及时止损。
今天与你们分享三个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本质,更明白自己该做的取舍与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会成本经济学家米尔顿 · 弗里德曼曾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学,那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为午餐所付的钱,就是机会成本。这就意味着,人们所做的任何选择与取舍,都是一场机会成本的较量与权衡。
意思就是,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 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而相应的,养猪和养鸡,则是该农民的机会,选择养哪一类所耗费的必要成本,就是该农民的机会成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完全竞争当你想要买一包薯片时,你会发现超市里柜台上,只有那么两三种牌子。当你想要吃泡面的时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品牌可供你选择。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去想,为何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工厂,可供选择的品牌却少的可怜?但经济学家会去考虑,并且用不完全竞争,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解释来说就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事实上很多类商品,都由该品类的市场大户所把持着,普通企业甚至更好的商品,都很难进入人们视线。 很多年前高考可以说是完全竞争,因为大家的起点差不多,接受的教育以及参与教育的途径都很单一。但现在高考就是不完全竞争,因为有钱人的孩子,往往有许多捷径可以走。经济好一点的家庭,也有能力给孩子报兴趣班,因此不完全竞争,变成了社会的通行法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