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场 | 创投圈即将迎来白金或青铜时代?众大佬齐聚“真相大会”都说了啥

 标准生活 2019-01-16




撰文 /杨 芬

编辑 /杨方俊

设计 /舒 东





过去两三年,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人不停追逐新风口。然而,风口持续时间越来越短,奇迹越来越少,泡沫越来越多。到了2018年,“资本寒冬”“至暗时刻”“活下去”“钱荒”“破发”,成为整个创投圈的关键词。


在外界看来,这就是“创投寒冬”的全部真相。然而,很多人依然相信,2018是创投圈的“至暗时刻”,但也是“拐点之年”。


1月15日,铅笔道“真相大会”现场,聚集了500余位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代表。虎投财经截取了部分嘉宾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们在资本寒冬中所看到的创投真相和行业思考。





李竹:《前沿科技与头部企业》



李竹是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荣誉会长。1993、2005他两次创业;2000年开始天使投资,累计参投项目200+,多个项目已上市。他获评中关村天使投资领军人物、连续多年被清科评为“中国天使年度投资人十强”。投资案例有游族网络、美团网、德生科技、柠檬微趣、臻迪科技等。


在铅笔道“真相大会”现场,李竹做了题为《前沿科技与头部企业》的演讲,李竹认为, IP、大圣团队、企业文化是科技企业成为头部公司的三大因素。



以下为演讲原文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跟科技创业有关。前几天我刚刚从CES回来,我每年都去,还是有一点感触。在CES,我看到今年有一些大公司推出自己的概念产品,包括无人驾驶、与5G相关的产品等等。其实这些厂商的一些产品只有概念根本没有做成品牌。


中关村前沿科技大赛里推出了很多前沿科技,这些科技能够帮助一家公司成功吗?不一定。所以我今天分享这个题目,当你有自己的科技产品和前沿技术,你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能落地能成功的企业。


实际上,在模式创新上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科技型企业,在一个细分领域其实能成功好几家企业。科技企业改变人们的生活。只要你的产品有合适的人群使用,你都能赚钱,比如食品、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安防等等,都出现了很多巨头,很多公司每年收入都有几个亿。


因此,模式创新跟科技创新规律完全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国内面临资本市场的寒冬。


虽然美国经济还是处在相对稳定期,但是在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二次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生存下来?


所有的科技企业,都要找到一个场景,成为这个里面的头部企业。头部企业能进到第一梯队里面,前三、四家都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怎么样成为头部企业,这个里面有三点分享。


在清科研究上,所有在投资市场上的企业,包括前面四分之一的公司,还有一些中间的公司,以及后面四分之一公司。在同一个领域,这些公司的产品相差很多。有时候大家说到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现在是不是有泡沫,在我看来没有。


泡沫主要是在头部企业,因为它们得到更多资本关注,一个企业每次融资都有几亿美金。一家公司成为头部企业,有时候需要得到大家的了解和认知。


另外有三件实际事情要做。


第一个因素是知识产权和IP。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这个特别重要。今年我在CES里看到,中国区企业家有很多,由于成本、知识产权等各种原因,如果你的IP、专利没有明确,你在CES上就得不到关注。


现在CES对知识产权非常关注。如果你这个公司想成为一个头部公司,没有知识产权就不可能成功。这些公司其实都是专利公司,IBM 有60%的收入来自于专利授权。


我们评估这些公司价值,首先看你有没有知识产权。因为我们在几个细分行业做了一些分析,所有这些公司估值跟它拥有的国际专利数量是呈正相关的。


第二个因素才是团队。对于科技创新公司,这些团队跟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跟国家地域文化相关,而科技创新参与全球竞争,因此要求你能够上天,能够入地,能够国际化。能不能拿到应用场景,像医疗影像行业存在这么多公司,但是真正落地到足够多医院的,每天有几万个病人使用的系统,有多少人做得到。


第三个因素就是参与竞争。所有科技企业要想做到不参与国际竞争是不可能。我们看到科技行业有很多,一年几百亿美金的公司也有,中国以前没有,现在只有一个华为。这个跟我们团队有关系。硅谷创业公司都是面向全球市场。我们在硅谷投了20多个项目。


谷歌CEO每周通过视频直播开会。真正的大公司,像脸书、谷歌都有很好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公司在创业第一年时建立的。所以有的文化公司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公司,才能做到头部。科技和文化总在相辅相成。有文化的公司走的比别人更长远一点。


在科技领域成为头部公司,我刚才说这三点,IP、大圣团队、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


祝在座各位成为细分领域头部。谢谢大家!




刘昊飞:《募基金说真相》



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昊飞拥有14年投融资与并购经验,专注于高科技、新媒体、消费与服务领域。他曾任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系统架构师和汉能投资集团执行董事,操作案例包括京东、中企通信、SK电讯、ZOOM科技、盛景网联、长城华冠、中文在线等企业。


以下为演讲节选


今天我觉得在论坛当中吸收到很多信息,今天台上愿意分享投资机构,相当有耐寒力。在他们的经验当中收获很多,今天来到现场多数都是创业企业,我想刚才最后提到科创板。本质问题是我们对于创业企业,对新经济创业企业来说,到底我们未来能够有什么样的更大出路,能够在哪里变成一家公司。


我们认为A股注册制,其实中国在资本市场层面上非常需要一个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应该时不我待。我们2015年大量投资进入创新领域,当这些企业成长起来之后,需要一个资本市场承接,资本市场最重视的永远是好的公司。我们认为A股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够成为我们中国新经济企业的主要舞台,这是很大遗憾。回顾真相过程当中期盼这件事情发生。


过去几年里面,尤其2018年几乎所有资产都是在杀估值,形成很罕见的一种多资本同步下跌情况。所以出现我们刚才台上几位投资人包括台下创业者经历投资难的问题,其实很正常。


因为资产价格有上升就有下跌,我们不要总在下跌里面感觉可以快跑,一定想冬天时候怎么抗拒严寒。流动好的资产价格浮动越大,但是流动性越好资产被动一定是很明显,因为参与人多,投票人多,价格影响越大。


再一点,我们觉得对资产内在价值估值能力,是优秀投资人的必备能力,想成为一个优秀投资人,你要知道这个资产处在一个资产波动整个回归周期什么阶段。通过这样长周期视野判断你可能投资一个资产受到价格波动影响,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做好充分准备。


其实资产价格周期轮回是有规律可寻,新三板也好,科创板也好,其实代表了一种我们政府对于要有更好的公司,更优质的公司,更好的制度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个强烈预期。


但是任何一个资产走的历程,我们看到初期时候,不管政策利好,还是赚钱效应也好,把一个新的热点推到风口,风口自然吸引来更多人,然后博弈资产在这个过程当中争相进场。


这个时间不好说多久,赚钱的人出来了又进去了,我们看到资产价格波动,在这种循环过程当中这是一个上升周期,泡沫就被吹起来,风险就集聚起来。流动性越好的资产,价格变动越快,资产质量不一定快速跟上价格,这时产生泡沫,产生风险,但是投资人热情是很高。于是乎在某一个时点,没有人能够知道,只有上帝知道的时刻,发生反转。


如果用一种曲线,任何资产类别会走出我们看到这样类型的资产波动曲线,这个曲线是资产价格。我们刚才提到好的投资人能够看到背后资产价值,就是那条曲线红色。资产价格就是围绕价格中枢。


不同价格指数当中提炼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多数投资人,多数参与者,多数市场博弈资金,会在高潮期、顶峰期进入一个资产价格炒作。为什么?因为吸引眼球,智慧投资人、专业投资人可能在早期进行布局,然后一路上涨过程当中适当进行减持,资金仓位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到底自己做什么样的投资人,或者创业者理解在一个资产价格波动周期当中怎么把握节奏。


因为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也是一个类别资产,这个资产存量在中国人民币存量达到8.35万亿。我们的结论是一个资产价格要轮回,第二个其实风口,我们不要追风口,风口一定是背后已经有人布局。所以风口吹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曾经一路O2O上门。


我们看到共享经济也是,被淘汰掉的模式远远超过存留下来的模式。


背后真正的商业规律,很多创业者跳进去的时候,可能没有思考。有了这样的想法,追风口,多数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出发点如果错了,很难有好的结局。我们提醒大家不要追风口。


再一个结论,流动性支撑资产价格弹性最大。数字货币事实大家看到,波动范围是远远超过股票市场,股票价格指数。


引用一句话,巴菲特说,资本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因为一个股票是代表一个公司,不代表公司质量,这个公司经营业绩出来之后,股价波动围绕公司中枢价值进行波动和成长。所以我们认为专业投资人必须有足够的称重能力,才配做专业投资人。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我们作为市场出资这一侧,我们代表资金方,但是实际上用股权市场作为我们资产配置资产类别,所以从我们角度来看,这个市场依然符合一些普遍事务规律。比如说创投加上私募股权领域,2018年底时候,这个数据到11月份8.35万亿存量,这个总的数量其实相对来说不算小。


项目这一侧,头部项目,可以获得这个市场里面的最主要市场份额。还有一些二线项目,就是在市场里面能够存活,但是很难去打破头部项目所树立起来的竞争壁垒。这个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你能继续存活,赚到自己钱,想要一个很好市场很难。


投资机构两类,一个是头部,一个是其他,头部持续得到资本,持续让你LP满意,并且愿意持续给你出资。或者你拿过去业绩能够说服新的投资人给你出资,这个叫头部机构。因为并不像二线项目一样,能够在一定范围之内,能够有自己比较细分的市场,可以依然做我的经营,投资机构很难。因为你唯一生长就是钱和认知。


这个市场2018年我们觉得叫做钱多、人多、管理经验少导致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募资难。这件事情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会持续,不是一个一年期现象。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常态,并不是过了两三年之后明显转好,因为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股权投资这个领域里面,依然有供需关系,只不过供需关系周期曲线相对来说比较长。


政策对于股权投资的很多进入者有显著影响,赚钱效应对于进入这个行业显得有影响。市场本身终究产生选择,清出一些非头部机构。


股权投资机构商业模式叫募、投、管、退,我们叫进入门槛很低,为什么行业这么多人,这么多钱,因为进入门槛很低。在20152016年时候,想组织一支基金太容易,组织完基金获得账面也很容易。


但是问题就是这个行业生存门槛很高,要想获得很好的退出,这个事情不是完全由你掌控,包括投资资产质量,包括外部环境等等很多因素,综合决定。尤其2018年资产开始下发的时候,是不是给你创造一个退出窗口,很多投资机构没有办法度过这个难关,会产生刚才我们讲的情况。


 所以母基金在2018年看到行业真相,所以我们说募资难结构分化,将成为常态。以前募资很容易,将成为历史。小结一下,因为信息量还是挺大,没有特别展开。


第一,我们叫新经济企业急需获得本土资本市场的承接。

第二,资产价格轮回当中,我们匹配到底什么是风口,风口真相是什么?一定想清楚,不要轻易追风口。

第三,股权投资市场,逃不开供需关系的规律。


最后给大家一点建议,作为创业者来说,今天到这里我们说行业在市场寒冬当中主题就是追加理智,大家抱团取暖。我们说更重要你要有思考能力,关注自己在干什么?我们人会花很多时间关注周围发生什么?谁跳楼或者怎么样?我们会发现时间在朋友圈的时候,微博时候等等,不经意溜走。


关注自己在做什么?思考自己做什么事情时间是不是很少。我们鼓励大家去看一个行业动向,但是如果把时间都放在行业活动里面,你自己怎么思考,怎么形成自己判断,我们认为太重要。


关注别人发生什么?人都有八卦人性特点。


但是反人性一点,我们要说要屏蔽掉很多杂音,现在信息太多了,我们更重要要有自己思考,关注自己做什么才能把事情做好。关注你应该怎么给客户创造价值,不是关注别的人有什么动作和影响。我们希望求内胜于求外,独立思考,关注自己在做什么?


希望对在座创业者能够有所启发。谢谢各位!




王胜地:《坚守》



王胜地是“爸爸的选择”创始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是美国康奈尔大学MBA,长江商学院MBA,曾任纽约中国论坛主席。


在铅笔道“真相大会”现场,王胜地做了题为《坚守》的演讲,王胜地认为, 一家创业公司要学会不融资也能赚钱,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商业模式。


以下为演讲原文


大家好!我自己是一个创业者。在创业时候,我把北京二环的房子卖了。我自己也经历了很多东西,去年差点死掉。我当时患了高血压,在上海现场倒下,救护车把我从会场拉走。

2018年的时候,我跟拼多多打了两场官司。拼多多上市头一天,我们第一个起诉了它。第二个是创维,第三个是郑渊洁。

公司从3个人,到今年差不多公司有一千人,经历了一个特别艰辛的道路。三年多来,我们没有融资,而是在陆地上开始飞奔,并且实现了自我造血。

我最早做公司的时候,是想做世界500强公司。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人嘲笑,觉得我是个骗子。在创业15天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展览,我说要建世界500强公司。在座的人觉得这个梦想太遥远,但是我觉得作为创业者首先得有梦想。

2018年的时候,我们12月份的销售额比11月份增加了30%。对我来说无所谓冬天,对于一些强悍的人来说,这是好的时机。如果你是一个学霸,高考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讨厌分数太低。

做企业也一样,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这个时候才能显示出谁是真正的强者。我当年高考化学满分,如今我做了婴儿纸尿裤,还有婴儿洗护产品,同样要做到最好。

很多人问我,你的秘诀是什么?你有什么竞争力?怎么挑战别人?很难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很多东西都可以复制,但是人不可以复制。很多商业模式可以复制,但是人不能复制。

就像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一样,有些人他的存在、磨练和他的生活,可能就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传奇,无法复制模仿。所以说到底,有什么特质让你可以创立一片天地,或者做出新的事情,这个东西很难说。


上个月我们招了100位员工,为什么呢?我之前也有过爆发式增长的念头,但是我喜欢可控的巨变,不喜欢不可控的爆发。我很恐惧,所以我每次在招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想到,如果这个人是我弟弟或者妹妹,如果他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我是不是可以为他提供至少两到三年稳定工作机会。


或者说,我问HR,“如果是你的亲戚,你愿意让他到公司来接受这样一个岗位吗?”大家说愿意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新的招聘过程,新的部门扩张。


我也羡慕过那些在几个月之内就可以把一个公司从几百人扩到几千人,甚至一两年上市的企业。但是当所有灰尘把面纱去掉的时候,真相是那么可怕。我发现很多人在这个冬天根本没有穿底裤。

我觉得一个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不管对员工、家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要有责任。作为公司一名老大,我觉得这个时候其实特别想招应届毕业生,但是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上来什么没有得到,就面临裁员,意味着什么?

我们也要对投资人负责,拿到他的钱的时候,要让他的钱不打水漂。这个冬天让我觉得,创业者要负责任。同时,我要向我们所有被裁的员工说一声抱歉,但是我们以后不会犯类似错误。

我就想告诉大家一点,在中国这个创业者土地上,不融资也会有企业可以存活。

第二点,你要学会不融资也能赚钱,这才是一个正常商业模式。因为很多人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所以我告诉大家,包括我们自己投的企业也是,你们有正常赚钱能力,有自我造血能力。

谢谢大家!



其他大佬观点




在每一个周期低谷时刻,也是进入一个新周期最好的时刻。因为低谷时入场,项目更便宜,也更容易找到机会。如果都在繁荣时刻,自有的资金可能没有办法跟其他公司比拼。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






我相当于给公司所有员工“打工”,员工把我的时间拆解成一个个单元,而自己必须把时间利用到最大化。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






我对投资其实一直有非常大的敬畏感,不要看投资人光鲜亮丽。大部分人的钱都不是自己的,跟财富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多少钱,外表都是装出来的。


——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郑刚






虽说现在是资本寒冬,但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什么创业环境都没有的情况下,现在已非常舒适。因为现在是创业的时代,有良好的创业生态、政府和资本的支持,让创新创业土壤不断走向更好。


——优客工场执行合伙人张鹏







我性格偏保守,因而负责基金在垂直的方向深扎,所以每个投资机构要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式,然后坚持原则才行。做投资人首先要找自己擅长什么。基金也是做创业,也需要团队。如果拿自己的钱做天使投资,就是用自己的钱做消费,但如果是做基金、是管理别人的钱,就要非常严谨、非常严格。


——梧桐树资本创始合伙人童玮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