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寻味铅山已经过去了近2年时间,上个周末,恰逢天公作美,我们再次踏上了寻味铅山的旅途,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追寻这座千年古镇下的隐藏美味。

巨大的辛弃疾雕像在向我们挥手示意,铅山终于到了。“千古江山”四字力透纸背,一语道出了它的过往。

千年古江“九狮江”,因北岸有九座犹如雄狮的山而得名,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哺育了世世代代的铅山人民,待车开过这条江,铅山古镇终于露出了真容。

远远望去,在这座这小镇里,高楼与旧时房屋彼此呼应,互不干扰,相得益彰。在这里居住的人,生活舒适,悠闲,不因外界的喧闹而被打扰,铅山正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

如今,这里依旧保持着千年古集市的风貌,鳞次栉比的商铺在诉说着旧日繁华。沿河五百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古朴厚重。


路面用长条青、麻石铺砌而成。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平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


白色外墙斑驳脱落,显出独特的美。这样的老房子里不知住过几代人家,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因为这些,建筑才有了生命。

铅山有个有趣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河口镇时,正遇宫廷发生内乱,乾隆帝急着赶回便将随行的三百多名宫女和太监留在了铅山,这些美丽的女子便在这儿开枝散叶,故而铅山多美女;心灵手巧的她们亦在铅山留下了许多精致点心、好吃的面点、怀旧的味道从这里开始。


寻味一座城,自当从最熟悉的味道开始,它的味美更多在于时间,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更是每个铅山人心中的故乡。

慢步古街中,在街口发现一家有些年代的老店铺,看上去有些破旧,但是却十分干净,老板的手艺也很娴熟。


将清汤放入调好的鸡蛋液中,层层包裹后,放入锅里,再配上汤汁,撒上葱花,一碗美味的蛋包清汤便出炉了。

用柴火煮出来的清汤,带着些自然的农家烟火气息,别有一番风味。一碗清汤下肚,整个身子都暖和了起来。
油炸粿,可能算是这次铅山行的一个小惊喜了。我们远远的就闻到香味,于是便停下了匆匆的步伐,买上一个尝尝,还是原来的那个老味道。

记得以前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都能在校门口看到这么一个小推车,也不知道是有多久没见过了,满满的都是回忆。金黄酥脆的油炸果,光是看着就已经令人食欲大开了。
这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店,谁能想到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呢。

店里的芙蓉糕,是铅山的特色糕点之一。传说是乾隆下江南时,宫女所做,而宫女们出水芙蓉,固有此称。芙蓉糕颜色金黄,入口香甜酥软,口感紧密。

芋头糖算的上是铅山年货必选之一了,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就有不少人驱车过来,买上好几斤,留着家里的小孩吃。貌似传言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鄱湖大战,路过铅山时也吃过呢。

电话:13767356382
地址:铅山县河口镇城东鹅湖大道9号
大多数人对于铅山的印象,其实都源于一碗粉。而粉作为铅山的代表性美食,也从来没有令人失望过。

从早餐到宵夜,铅山大街小巷里的粉店数不胜数。而说到铅山烫粉,大家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老朱粉店”。

每天都会有很多“忠实粉丝”来老朱粉店准时报到,或是一碗猪肝粉,或是一碗肉丝粉,口感都十分正宗,吃完令人倍觉满足,美好的一天或许就从这里开始了。
电话:15079321091
地址:狮江大道老公安局隔壁
现如今一些老手艺正在不断逝去,可是却总有那么一些人,心甘情愿的选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老手艺做到极致。

河口古镇戴家弄堂口处的这家烧饼店,已有百年历史。除了每年的大年初一,老爷爷每天早上六点都会准时出摊。
烧饼经过烘烤之后,更加香脆诱人,而且非常的烫手,在这个冬天,捧在手里也是很温暖了。

与我们熟知的“网红美食”不同,铅山的“网红美食”更接地气,它们的红靠的不是新颖漂亮,更多是几十年的口碑相传,远近皆知。
这家店看起来着实有些简陋,但是味道却绝对称得上是“铅山一绝”,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每天门口排队的人都络绎不绝,所以一定得早早的就去,或者提前电话预定,不然就要和我们第一天一样空手而归了。
听说做花卷的老板,曾经是一名军人,怪不得擀面团的时候劲道十足。小小的面团,被师傅捏在手里,显得格外娇俏可爱。
花卷分为辣和不辣的两种口味,大家可以依着自己的口味挑选。轻轻咬一口花卷,酥松绵软,带着浓浓的肉香味,真是让人忍不住吃了一个又一个。
电话:13970311000
地址:铅山县旺子源东路与胜利南路交叉口
营业时间:9:00-10:00; 14:00-17:00
价格:1.5元/个
说起高姐的灯盏粿,想必大家都一定早有耳闻。从小在山里长大的高姐,一手艾叶制作的灯盏粿的技术,可谓信手拈来。

韧性极强的粿坯揉出一个个“小盘子”,笋、肉、菌类各种丰富的馅料盛装进去,是满满的欲望。

高姐家的每一个灯盏粿都非常讲究,个大料足,一口下去,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同是于出生于铅山的滴滴CEO程维和著名影星陈红品尝过高姐家灯盏粿后,都赞不绝口!
电话:15720939988
地址:河口镇旺子源南路172号
在炎热的盛夏,来一碗清补凉,消除夏天的燥热,把火气压压压。里面配有香甜的绿豆汤底,还搭配银耳、桂圆、花生、葡萄干。口感丰富,清凉降火。

彭阿姨的清补凉口感清爽,味道醇正。做了20多年的清补凉从未加过糖精,用的都是第一手白糖,而且只在每年的五一到十一的这段暑热时光准时出摊。

时间:五一至十一,晚上6点至凌晨1点,售完为止
地址:铅山县九阳台广场·彭阿姨清补凉
铅山特色小吃这家的灯盏粿,比起高姐家来,似乎也毫不逊色,门口也是站满了等待的人。

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托盘”上,放满了肉丁、豆芽、香菇等各种馅料,一口下去,软糯可口,丝毫不觉粘牙,一口一个,也是相当满足了。

寻味而去,胡记烧饼店的门口早已围满了等烧饼的人,虽然等待的时间漫长,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刚好赶上烧饼出炉,带着特有的芝麻香,一口下去,酥软松脆,满口鲜香。

紧贴炉壁的一面自带焦香味,入口很脆,绝对是电烤炉做不出来的味道,也是在外游子们最惦念的家乡味道。

时间:6:00-18:00
地址:铅山县胜利南路23号
这家店一直都是曾经的老样子,门口一口大锅,用来出品生煎,每次开锅,热腾腾的的雾气弥漫,香飘整条街。

生煎小小一口咬下去,浓浓肉汁溢满口腔,而且绝不能心急,咬大了汤漏,咬快了烫嘴。

有着铅山人的回忆——蛋煎麻子粿,有着铅山人的回忆,寻觅很久的味带终于找到了。看着这诱人的金灿灿的麻子粿,闻着油炸粿香喷喷的味道,味蕾已滚动。

香酥过油的麻子粿裹着一层白糖,外酥里糯量多且不油腻,外酥里糯,口感像年糕却比年糕软糯,这可能就是手工捶打唯有的口感和迷人之处!
电话:18879313025
地址:黄岗山大道30号
不要小看这些馆子店,这里往往藏着让人流连忘返的味道,铅山首创的“小龙虾碎粉”,吃了还想再来的凤仙草鸭馆.....这是独属于铅山城的美味。
清水湾龙虾蟹城初听之下,以为只是一家海鲜料理店,殊不知他们家的碎粉,在铅山也是小有名气。

据说一切都是因为当初,为了让粉能够更加入味,于是老板特意将粉剁碎,用香辣虾的秘料翻炒呈上,才有了这铅山首创的“小龙虾碎粉”。

其实吃惯了炒粉、煮粉、烫粉的,偶尔也可以换换口味,尝尝“碎粉”的滋味,绝对会令你回味无穷。

电话:15279391988
地址:铅山县狮口大道九阳台

驱车追寻美食,已经不是一两次了,而吃过的鸭子也是数不胜数。可是这家店的草鸭肉,却依然把我们深深迷住了。

草鸭的口感鲜美紧致,吃起来丝毫没有腻人的感觉,爆炒过后也没有很浓的鸭腥味,肉质软烂,味道鲜美。
电话:13694857066
地址:上饶市铅山县新塘乡庙湾蒋家山九狮路南

正宗港鱼,光听名字,就知道一定很正宗了。店铺是一家三层半的独栋“别墅”,已经开了七、八年了,天天爆满,所以,美味要赶早。
作为店里的招牌菜,招牌港鱼的确值得。鱼香混着辣椒香味飘出来,嫩嫩的鱼肉带着一点点韧劲,这样一口生机勃勃的小鱼干,可以说是佐餐下酒的最佳开胃小食。
再配上我们的小花卷,一口小炒鱼一口花卷,快乐似神仙。
电话:13707035776
地址:上饶市铅山县九狮大桥桥头正对面
沿着河道,一直走到桥东底下的夜宵摊上,便到达了我们寻味铅山的最后一站·桥底夜宵。每天下午四点左右,老板就开始准备摆摊,迎接客人们的到来,5点多开始,陆陆续续就有食客到来。

鸭跳脚是店内招牌,入口便立刻骨肉分离,极其酥软,冬日里,抿上一口小酒,堪称绝味。

店内的小笼包都是现点现做,馅料很足,个头大小刚好,一口一个,任凭汤汁在口中肆意流淌。
电话:13479337700
地址:上饶市铅山县九狮大桥桥底
一直以来,对铅山这座千年古镇,总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这次去终于找到了适合的词汇去描述它。
远观而感其美,近品而尝其味,此番风景,唯有铅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