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吃了几千年的谷物,都没吃出病吗?

 汕头能率 2019-01-17

一半以上的中国成年人,半只脚已经迈入了糖尿病行列。而我们的父母,更是高危人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报告指出,2010 年中国 11.6% 成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数高达 50.1%。

糖尿病是一种饮食失调带来的疾病。去年10月份,《细胞》刊载一篇文章,直斥碳水化合物有毒,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我把这篇论文给家人看:“米面、五谷粉、大馒头这样的食物,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我们家以后要少吃。”

我妈率先提出质疑:“咱们中国老祖宗吃了几千年的谷物都没事,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谷物就变不好了?”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谷物一直扮演着危害健康的角色。


01

骨骼、脑变小、龋齿


在人类驯化五谷之前,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主要食物来源于当地的动植物。

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利用利用植物与动物的生存比率数据,计算了全世界 229 种狩猎采集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结果显示,狩猎采集者的碳水摄入量占能比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16%-22%。

可当人类开始大量种植五谷杂粮后,主要食物来源变成了谷物,碳水供能比开始飙升。

完成了吃肉到吃谷物的转变,人类变得更健康强壮了吗?并没有。

首先,和原始人相比,农业社会的人骨骼强度变弱了。

201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和采猎者相比,农耕者骨密度较低,骨骼强度较弱,骨量轻了足足 20%。由 CT 扫描图我们可以看出,狩猎采集者的髋关节,和猿类一样强壮,而古代农民的髋关节则显示明显的松质骨丢失。

此外,过去两万年,人类大脑的体积缩小了 10%。

威斯康辛大学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说:“自从人直立以来,脑体积一直在增长,但这个趋势出现了逆转。两万年前,男性大脑体积约为 1500 立方厘米,近几年则下降到 1350 立方厘米,女性大脑体积也下降了相同的比例。”

而且,人类吃谷物后,烂牙 开始普及。原来,龋齿在狩猎采集者中很罕见,但在早期农民中变得普遍。


谷物不仅没有让人变得强壮,还带来了 骨骼变弱、脑体积变小、龋齿 等问题。从吃肉到吃谷物,人类的营养状态大幅降低,反倒出现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相关疾病,比如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坏血病、癞皮病等。


02

糖尿病的爆发


长期吃谷物,也给古人带来了糖尿病。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这让人误以为只有餐餐大鱼大肉的有钱人,才会得糖尿病。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种植谷物是看天吃饭。一旦发生了干旱水涝,就会导致粮食歉收。当时的老百姓吃饭都吃不饱,根本谈不上吃鱼、肉这些奢侈品。


☜☜☜ 往 “左” 滑动

上图分别为1931年全国洪灾、1917年华北洪灾

尽管如此,饥一顿饱一顿的古代人,还是患上了消渴症,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糖尿病。古代医学描写的消渴症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疲乏、尿甜,其实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

早在 2000 多年前,《黄帝内经》的《素问》篇就记载了“消渴”二字。

药王孙思邈(541年—682年)所著《千金方》中,对消渴症有这样的描述:“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

这段话指出,消渴症患者不能吃面食,但很可惜孙思邈 1500 年前的话,并未受到世人重视。

数千年来,中国都曾因为粮作欠收,引起饥荒爆发,“喝西北风”是时有的事,因此糖尿病尚未成为严重问题。

然而,1980 年代出现了全程自动化碾米,米麦褪去了含有纤维的糠皮和胚芽,只剩下充斥着碳水化合物的胚乳。就这样,精制米面逐步代替了传统五谷粗粮,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粮食生产水平提高,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更让米面变成一种 廉价、易取得 的能量来源。普通大米 2 元一斤,可供 1 人食用一天,而五花肉大约 10 元一斤,足足是米饭的 5 倍价。

在如此悬殊的价格面前,人们自然而然地选择廉价的精制米面。为了改善米面的淡而无味,只好变出更多花样:蛋炒饭、腊味饭、臊子面、葱油拌面......

可这些剔除掉纤维的精制米面,对血糖的冲击超过全谷物。再次,缺乏纤维的米面,还让饱腹感变弱,人们容易吃得更多。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2 年,中国人平均每日摄入碳水 301 克,提供身体 1204 大卡 的能量。

廉价的粮食、被剔除纤维的米面、更大的饭量,共同造就了糖尿病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 1980 年的 0.9%,一路跃升到 2010 的 11.6% ,在短短 30 年间增长近 12 倍

这一切并不是源于吃肉过多。否则,拥有 40% 纯素者的印度,又为什么会紧随中国,成为糖尿病的第二大国呢?

全世界糖尿病人数排名:

中国第一、印度第二、美国第三


03

肥胖激增


与糖尿病同时伴随的还有肥胖。

据 2017 年中国卫生监督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有 30% 超重,11.9% 肥胖。

从 1993 年到 2011 年间,成年男性腰围均值从 76.5 cm 增至 84.0 cm,成年女性从 75.3 cm 增至 80.6 cm。

过度精制的谷物也为此做出“贡献”。过量精制谷物摄入,会引起过量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另一作用,是将糖储存成脂肪,并抑制脂肪分解。

美国儿科医生罗伯特·路斯廷(Robert Lustig)在他的著作《发胖的几率》一书提到一个案例:

16 岁的玛丽(Marie),曾切除了位于下丘脑的一个肿瘤,之后她出现了脑部损伤,以至于每次进餐,都会出现 胰岛素飙升 的现象。

自那之后,她增重到 198 斤。罗伯特博士让她服用降低胰岛素释放的药物后,她的食量减少,并在一年内减掉 42 斤。

这不是个例,其实早在胰岛素商业化初期,胰岛素就被用来帮助一型糖尿病人增重。此外,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也会出现脂肪增生的情况。

由此可见,胰岛素是让身体发胖的凶手。餐餐摄入谷物的中国人,餐餐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最终走上了肥胖的道路。


04

告别谷物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一个个传染病已经被人类攻克,人类的寿命也得以延长许多。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健康。相反,大多数人的晚年在慢病的折磨中度过。比如糖尿病人最终将面临肾衰竭、截肢、失明等问题,而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跟着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大批商人宣扬“全谷物”产品能减缓血糖上升,加以推销给糖尿病人或高血糖人群。但早在 2012 年,美国 FDA 就曾发声明称:全谷物并不能降低二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毋庸置疑,想要避免糖尿病与肥胖,最简单的一步就是在饮食中剔除会造成血糖波动的谷物,无论是不是粗粮。


过去,中国人老说五谷为养,这个 “养” 其实是养活的意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只能依靠谷物勉强养活自己。如今,社会发展,物产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你想在老龄之际不被慢病缠身,那么也许:

是时候,和谷物慢慢分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