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及其五虎将探讨

 金色年华554 2019-01-17

天下本无五虎将,五虎将的提法,都是小说家言。《水浒传》有梁山五虎将、《三国演义》有蜀汉五虎将,《说唐》小说中好像也有瓦岗五虎将。历史记载中,还真没看到五虎将的说法,何况董卓这个乱臣贼子的五虎将。但这是命题作文,说说也无妨。各人说法不一,星火辰只讨论自己所认为的,顺带把董卓手下将领都给朋友们理一理。

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及其五虎将探讨

一、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

1、董旻:陇西临洮人,董卓的弟弟。董卓进京前,多半已经在首都洛阳(或许是何进、袁隗把他召到的洛阳,也或许是董卓在京的总联络人),当时任奉车都尉。何进被宦官杀死后,董旻与何进部将吴匡一起诛杀何苗(何进的弟弟,吴匡等人怀疑何苗与宦官联合,害死自己的哥哥)。后来在董卓控制的朝廷中,董旻官任左将军,封为鄠侯(应该是侯爵中最高的县侯)。董卓被王允、吕布合谋诛杀后,董旻也被杀死。

2、董璜:陇西临洮人,董卓的侄子。董卓掌控朝政时,被任命为侍中,中军校尉,掌管禁军。董卓死后,被诛杀。

3、牛辅:据说牛姓出自陇西,牛辅又是董卓的女婿,多半也是陇西人。牛辅在董卓掌权后担任中郎将,先驻扎在河东安邑,镇压黄巾军的余部的白波军(也可能是被误认为黄巾余部),而后又驻扎在陕城,抵御关东诸侯。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曾是牛辅手下的校尉,可见牛辅深得董卓信任,掌控了董卓手下最能作战的野战兵团。他手下肯定有凉州军的精锐力量,即最悍猛的湟中义从胡、羌胡以及秦胡等少数民族军士。因此,前期屡屡获胜。但牛辅却是个胆怯的人,又迷信巫术。董卓死后,吕布的并州军来攻,牛辅打败吕布手下李肃的军队,后来却因为自己军队的一场骚乱,弃军逃跑。结果,牛辅被自己最为信任的小月支胡人(应该是湟中义从胡的一员,三国演义误以为叫胡赤儿的)所斩杀,头颅被送到了长安。

4、董越:估计是诸董之一,即董卓同族之人。董卓掌权后任东中郎将,奉命驻守渑池,对抗关东诸侯联军。董卓死后,想与牛辅联合,却被疑心并甚重又相信巫术的牛辅给杀死(牛辅让人卜算,认为董越是要来害他的)。

5、董承:河间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后来护送汉灵帝东归洛阳,又因为衣带诏事件被曹操诛杀。这个人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其实他也是董卓手下一员重要将领。董卓入京,废杀汉少帝,又杀掉何太后,自认为与被何太后害死的董太后同姓,因此对董太后亲自抚养长大的汉献帝青睐有加。董承因为这层关系,多半被董卓认作同族,因此在董卓执政后享有大权。董卓死后,诸董都被杀死,董承却因为特殊的身份得以保存(或者本来就不在长安城中,而是统兵在外),后来,他与杨奉一起,护卫汉献帝东归,后又被曹操杀死。

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及其五虎将探讨

6、段煨:凉州武威人。有说段煨是东汉末年名将段熲的弟弟,也有说他是段熲的从兄弟或族兄弟,不知到底如何。董卓掌权后,段煨被任命为中郎将,驻守华阴。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掌控大权,然而原本地位本来高于他们的段煨却好像没有参与,只是镇抚地方而已。汉献帝东归,段煨厚礼送行。后来,奉曹操所掌控的许昌朝廷的命令,与关中诸将攻杀李傕,立下功劳。建安十四年去世,是董卓手下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将领。

7、胡轸:凉州人。胡轸在《三国演义》里不过一个小角色,但实际上,胡轸在董卓手下的地位要高于吕布。他在董卓手下任东郡太守,被任命大督,吕布任骑督,共同对抗孙坚攻打洛阳的军队。后因为二人不和,吕布的并州军故意造谣,导致大军溃败,华雄被孙坚所斩杀。董卓死后,胡轸等人投降王允,王允让他去招抚李傕等人,胡轸却故意引诱李傕来攻。后来,王允居然让他率兵对抗攻来的李傕等人的军队,结果胡轸当然临阵倒戈,引诱凉州军杀向长安。后来,胡轸是病死的,又有说他是害人后惶惶不安,被鬼魂给吓死的。

8、杨定:凉州人,和胡轸地位相当。李傕等人反攻长安,杨定和胡轸所起到的作用也差不多。后来,本来比他们地位低的几个校尉崛起(李傕、郭汜等人),杨定也在关中有其自己的势力。关中诸将虽大多属于凉州军,内部却也矛盾重重,李傕杀害樊稠后,杨定怕李傕要害自己,便与郭汜联合。而后,又与杨奉、董承等护送汉献帝东归,途中陷害段煨要造反,起兵攻打段煨。李傕来援,杨定战败,逃走,后来应该是被其他势力剿杀,战死的。

9、徐荣:辽东人,董卓手下少有的非西北籍的将领,但可能是最会打仗的。《三国演义》中又是个小角色,但就是这个小角色,他最初的实际地位不比吕布等人低,战绩也远比吕布显赫。他曾经在汴水大破曹操,于梁东击败孙坚,三国的两大风云人物,均为其手下败将。董卓死后,徐荣投降王允主持的朝廷,朝廷派他与胡轸统军,对抗反攻长安的李傕等人。可能是因为胡轸的背叛,也可能是因为其手下凉州军士的背叛,徐荣战死。

10、吕布:并州五原人。温侯的故事,想来不用多说。背叛杀死丁原投奔董卓后,最初任骑都尉,后来任中郎将。在董卓手下时,他的地位与牛辅、胡轸等人是基本相当的,或者稍低。和王允密谋杀死董卓后,被封为温侯(应该是侯爵里最大的县侯了),共秉朝政。后被李傕等人的凉州军打败,逃出长安,辗转多地,直到在徐州成为一方诸侯。曹操攻打徐州,生擒吕布,被处死。

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及其五虎将探讨

11、李傕:北地人。原本是牛辅的手下校尉,与郭汜、张济等人奉命攻掠陈留、颍川等地。董卓死后,牛辅也死了,李傕等人等不到朝廷的赦免命令,都很惶恐。他们听从贾诩的建议,率领凉州兵反攻长安,杀死王允,赶着吕布,控制了汉献帝,掌握朝政。后来,凉州诸将内讧,李傕杀死樊稠,又和郭汜数次大战,搞得原本还算不错的关中一片荒残。汉献帝东归,李傕等人拦截失败,后来死在同为凉州诸将的段煨手中。

12、郭汜:张掖人。和李傕的经历类似,反攻长安后,与李傕、樊稠等人控制朝政,是关中混战最主要的参与者,后来死在自己部将手下。

13、张济:武威人。前期与李傕、郭汜经历类似,反攻长安后,屯驻在弘农,努力调和李傕、郭汜的关系。后来,关中荒残,张济因为缺粮南下攻击穰城,中箭身亡。代他统领军队的,是其侄子张绣。

14、樊稠:金城人。樊稠与李、郭、张三人稍有不同,他很可能是董卓统领的直属部队的将领,而不是牛辅的手下。董卓死后,樊稠与李傕等人联合共攻长安,同掌朝政。曾打败讨伐他们的马腾军队,后被李傕等人害死。

15、李蒙:与樊稠经历类似,也被李傕杀死。

16、王方:与樊稠经历类似。

17、华雄:董卓帐下都督,胡轸、吕布受命对抗孙坚时,因为内讧而军败,华雄被孙坚所斩杀。

二、董卓的五虎将探讨

其实上面十七将的地位,大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与董卓有亲属关系的前五人。他们大多身份较高,特别是其弟、其侄,其余三人也大多是中郎将级别的;第二类,属于中郎将级别的中间五人。他们出征时单独率军,其来源颇为复杂,多半是原本身份就不低的,且恐怕都有自己的独立武装。段煨手下的凉州军,可能与段熲有些关系。胡轸、杨定二人原本就是凉州豪族,多半有自己的部曲。徐荣的经历不太清楚,很可能在投董卓前有一只自己的小队伍,其队伍中恐怕以幽州军士为骨干,因此与凉州系的胡轸面合心不合。吕布在丁原手下时就是骑都尉,自然有他自己的并州军;第三类,大多是董卓军中校尉级别的人物。但他们却在反攻长安之后崛起,超越前面诸位控制朝政。他们的手下,多半是骁勇善战的凉州军。凉州军后来内讧不断,终于归于覆灭。最后的华雄是个例外,历史上的他不算太重要,却被《三国演义》抬到了一个极为显眼的位置。其实,还有杨奉、张辽等人,因为杨奉是李傕属下,张辽后来成为吕布属下,此处就不讨论了。

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及其五虎将探讨

董卓的五虎将,自然不能纯粹以其地位来排出,至少得体现一个“虎”字吧,骁勇善战是其头号标准。因此,按照其经历看,第一类五人都可排除。有朋友将牛辅列入,但星火辰认为,三国志中明确说了的,牛辅为人胆怯,算不上一个虎字。第二类五人中,先排除掉胡轸、杨定二人,毕竟二人太不出名。段煨后来攻杀了李傕、徐荣打败过曹操、孙坚两位英雄、吕布的骁勇天下皆知,似乎都有资格。第三类人中,李蒙、王方可以不考虑了,因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是四大头目,李、王二人显然比不过他们。有些朋友将华雄列入,其实历史上的华雄,可能是比李蒙、王方还不重要的人物。《三国演义》里让关公温酒斩华雄,于是他天下闻名了。此处且不列入。

因此,现在候选有段煨、徐荣、吕布、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共七人。

董卓手下十七将简说,及其五虎将探讨

先将段煨去掉。为什么呢?因为段煨的知名度不够,又在董卓军中有些独立。剩下的人,吕布必然入选,理由不必多说了。李傕做为四校尉之首,也必然入选。郭汜与李傕齐名,也应该入选。徐荣打败两大英雄,难道不该入选吗?张济、樊稠其实差不了多少,但五大必须去除一人,只得选择将张济去掉了。为什么去掉张济?因为樊稠是董卓亲领的部曲将之一,此为董卓五虎将,自然要选与董卓更近些的。

这样的话,星火辰所认为的董卓五虎排名出来了:

第一、吕布;第二、徐荣;第三、李傕;第四、郭汜;第五、樊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