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财务会计核算除了为管理者和股东提供经营业绩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门财务人员必须面对,这就是税务机关。按期申报纳税和报送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是财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财务人员必须既懂会计核算又要懂税法 有人开玩笑说,账做错了可以改,税缴错了可能面临的是补税、滞纳金和罚款 ,造成的是真金白银的损失。举个例子来说吧,你做错一笔账,如果对税收没有什么影响,进行错账更正就可以了,无非是多填几账凭证,更改一下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就行了。如果你不懂税法规定,税收风险就大了。实务中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税法不了解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延迟或提前缴税的问题时有发生。下面将实务中常见的因财务人员税法不熟悉导致的税收风险与大家分享如下: 1.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未抵或者不该抵扣的又抵了。 2.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及时认证抵扣导致提前缴纳税款。 3.增值税销项税额该及时确认的未及时确认,不该确认的又及时确认了。 4.增值税本属于低税率业务选成了高税率业务。 5.合法的成本该记入对未及时记入。比如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由于办理竣工手续未及时计提折旧,导致提前多缴企业所得税。 6.应该合法取得成本费用发票的不及时取得。 7.取得的发票不符合发票开具规定导致不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8.对税法与会计关于收入确认的规定不清楚 ,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的。 9.对适合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熟悉,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未享受。 二、不熟悉税法很难准确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企业缴纳的税款必将最终影响企业到企业的会计利润。如果企业纳税错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自然没有了。比如在增值税核算上,如果企业取得的收入没有考虑增值税销项税额,则会计核算的收入就会高估,最终导致会计利润的高估。比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得出的结果,企业会计核算由于税法不熟悉,核算的会计利润不准确,企业所得税申报也不会准确。 三、既懂会计又懂税法财务人员该如何做? 一是要加强税法和会计知识的学习。近几年税收政策变化又多又快,企业会计准则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会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特别是要对与本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税收政策有清楚的了解。建议会计人员要十天半月浏览一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此外,建议还关注一下所在地省市税务机关官网,了解当地征管相关要求。二是要加强与同行交流。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可以了解和交流类似业务会计核算规范和相关税收政策各地税务机关的解答情况。如果能多认识财税实务方面的专业人士,并与他们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探讨,效果会更好。三是积极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税收政策问题,特别是涉税金额较大的,要主动与所在地税务机关沟通。在与税务机关沟通前,建议事先要认真学习理解相关政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咨询,了解业内人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为自己与所在地税务机关有效沟通打下基础,而不是简单的听税务机关的答复,因为有时候可能由于信息沟通不充分,不同人员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差异等原因,政策答复不准确而带来不必要的税收风险,实物中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