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不能当显示器使用的五大关键因素! 1 通常来说, 显示器我们一般都会放在桌面上使用, 使用者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 目前最为主流的电视产品亮度基本上会在 300cd/m2~400cd/m2之间, 高端的就更不用说了, 索尼去年推出的Z9D 号称能够达到恐怖的4000cd/m2。 ▼ 在这样的高亮度环境下, 对人眼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即便电视机能够调节也是相当有限, 将亮度调到最低, 在近距离观看,还是会觉得亮度太高。 ▼ 有些用户为了能够享受到大屏体验,会选择34英寸~38英寸的显示器,而这些尺寸的价位段完全能够购买到尺寸更大的电视产品。 所以大家就会想, 那我为何不直接买个电视呢? ▼ 但是大家要知道,显示器终究是要在近距离使用,过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由于观看距离过近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再加上前面我们所说的高亮度,对眼睛的伤害可想而知。 目前的液晶电视基本上都不具备 滤蓝光和不闪屏功能,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 眼睛也就更容易疲劳了。 2 “点距”是衡量电视与显示器间区别的主要因素。 由于电视通常要比显示器的尺寸大很多, 因此电视的液晶面板点距也会远大于显示器。 而我们观看显示器通常 都会在半米左右的距离, 如果用电视来当做显示器, 颗粒感会非常严重。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之所以不会感到很强的颗粒感, 是因为我们看电视的距离通常都会在1.5米以上。 即使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进入了4K时代, 主流电视均已经具备了4K超高清分辨率, 所以如果我们用4K电视当做显示器的话, 颗粒感可能会有所减少。 但是目前显示器分辨率同时也在向4K发展, 4K显示器在市面上也不占少数, 近距离观看, 显示器还是会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3 电视在每个家庭当中的用途都偏向于娱乐化,因此在色彩风格上,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些艺术的加工来讨好眼球。 比如呈现绿色植物的画面,电视可能就会优化色彩,使其变成艳绿色,尽管稍暗一些的绿色会更加真实,但艳绿色无疑更加讨好眼球。 同时电视与显示器使用的色彩标准完全不同, 目前显示器的所使用的色彩标准为sRGB, 而电视则使用Rec.709标准或是少数DCI-P3标准。 显示器会最大程度的显示出精准的颜色。 因为我们使用显示器无论是修照片, 还是打印等都需要最真实的画面效果, 如果颜色偏差较大的话会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比如我们要打印一张照片, 在电视上显示出的是鲜红色, 而打印出来却变成了暗红色。 颜色调校的不一致 也致使电视终将不能放上桌面使用。 4 灰阶不在一个范围 电视与显示器之间除了色彩不在一个标准之外, 灰阶范围也完全不同。 电视机只能显示出16~235之间的灰阶, 而专业显示器却可以显示出0~256之间的灰阶。 也就是说,显示器能全部显示出从纯黑到纯白分成256阶,而电视机却对灰阶没有这么苛刻的要求,16以下的全显示为黑色,235以上的则全显示为纯白色。 对于这样的差异,不仅对于需要做图,注重色彩表现的用户是一个灾难,就算是普通用户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比如游戏中暗处和亮处的一些细节丢失了你可能被伏击; 看照片时,由于细节丢失,让照片魅力大减; 在制作excel等表格的时候, 由于黑、白、灰呈现的不精准, 可能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够看清。 ▲游戏时莫名被射死的懵逼你有过吗? 5 我们都知道,电视的基本用途是用来播放电影或显示游戏画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画面都是动态的。 因此在研发液晶电视时,会针对动态画面进行优化,加强动态画面的清晰度,但副作用是显示静态画面时则没有这么出色。这主要是由于图像锐化过渡等问题让文字不够清晰,让人看起来比较吃力。 而显示器则恰恰相反,其定位是面对以设计制图,排版设计为主的消费者。他们工作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静态画面为主,因此显示器的调教偏向于静态画面,这样在文字的清晰度以及色彩、灰阶的准确性方面会更加优秀。 此外,1ms动态响应的电竞必备参数也是电视所没有的。1毫秒的动态快速响应,让你玩游戏的时候流畅不卡顿,为玩家们提供快速流畅的游戏视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