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点对联常识

 明远小筑 2019-01-18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体形式,所谓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以及书写张贴时的格式。我们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要对这些基本格律要求有所认识与了解。对联的格律,一般可基本概括成六个要素,即:上下联之间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相应、节奏要相合、文义要相关、平仄要相谐,其核心的问题是对仗。下面,我们就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合,平仄相谐,文义相关这六个基本要素并对联的几个禁忌问题,做一下初步认识和了解。  

一、对联的基本要素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一个上联,一个下联,联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要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也要相等。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喜 上 眉梢
  喜对春、上对来、眉梢对眼际,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上下联各两个分句,第一分句为四个字,第二分句为七个字,单边各十一个字。“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也是联的联脚。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对联短的有“四言联”或称“四字联”、“五言联”、“六言联”、“七言联”,长的有十几言、几十言、上百言乃至几百言,一般十几言的可称短联,几十言的可称中长联和长联,几百言称“超长联”(见第三节)。

  2.词性相当
  上下两联相对应位置上的字词,词性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严格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等。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下两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两”“一”都是数词,“个”“行”都是量词,“黄鹂”“白鹭”都是名词,而且都是飞禽名,其中“黄”“白”又都是颜色词,“鸣”和“上”都是动词,“翠柳”“青天”都是名词,其中“翠”“青”也都用来表颜色。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

   3.结构相称
  上下两联相对应的句法结构应尽可能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明月”“清泉”都是主语,“照”“流”都是谓语中心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本是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上下联语句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在节奏上应当保持一致、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两联依次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合。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5.平仄相谐
  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含阴平、阳平)、上、去、入四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现代汉语则是分1、2、3、4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2声为平,3、4声为仄。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的平仄要相谐。就是说:联语句中的平声字与仄声字,要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该相对。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上联的末尾字(联脚)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尾字必须是平声。如长沙爱晚亭联: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其平仄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两两交替,声律和谐,类似马之行步,“仄顶仄,平顶平” ,故称为“马蹄韵”(关于马蹄韵详见第二讲),富于节奏感、音乐美。
  不过,五七言对联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所以,实际上也并不一定非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就在每句的二、四、六字上。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梅点春光兰遣夏 
  平仄平平平仄仄(梅可不论) 
  菊呈秋色竹凌冬 
  仄平平仄仄平平(菊、秋可不论) 
  还有,就是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上,比如,领字与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句内可遵循词组的意节点或节奏点上平仄交替的规则亦可。

  6.文义相关
  对联的上下两联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对联的基本格律,除上述六个要素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现分别简述如下:

二、对联的禁忌

   1.忌同声收尾:同声收尾,是指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尾字(联脚),不能同声收尾,即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应上联必须是以仄声收尾,下联则要以平声收尾。

   2.忌同声落脚:是指应尽量避免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之间的句脚同声落脚。多分句式联的各分句之间句脚要平仄交替,严格说,应按马蹄韵的“平仄杆” 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既每边二至三个分句的联,要求各分句句脚不能全是仄声或是平声落脚;每边四个以上分句的,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具体详见第二讲)。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三平尾”是指下联(或分句)最后三个字连平,也叫“三平调”。“三仄尾”亦反之,即上联末尾连续用三个仄声称为“三仄尾”。“三平尾”是格律诗词中的大忌,许多年来一直套用到对联中。忌三平尾、三仄尾的理由是“平仄交替太少,缺乏音调变化”,读起来别扭(注:诗律不忌三仄尾,联律忌)。

   4.忌不规则重字:对联禁忌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和不同位置上出现不规则的“重字” ,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在对联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带有叠字或重字的联,这是对联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对联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只要在重叠时注意保持了上下联的一致性,这是允许的。否则,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上以同一个字相对,或在上下联不同位置上出现同一个字,这都属于硬伤,是绝对不允许的。

   5.忌合掌:所谓合掌,既是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语义相同或特别接近,又可称为同义相对。我们在作联时,应尽量避免在上下联使用意思雷同的语句相对。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对“赤县”等,这些表现的都是一个意思,就属于合掌了。当然,有些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出现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有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有的字词,单独来看是合掌了,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可能就不能算合掌。因此,对某些貌似合掌的词,我们要根据它处于的语境来具体判断。

  6.关于孤平或孤仄:“孤平”,诗律术语,律诗大忌。是指在五言律诗“平平仄仄平”和七言律诗“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型中,如果除了句脚的平声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律句。即五言律诗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七言律诗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孤平”。它仅存在于句脚是“仄平”的五言和七言律句中,如果不是“仄平”句脚,而是“仄仄仄平平”的“平平”句脚,则不能叫孤平。在对联中,“孤平”,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平”的五、六、七言的句子下联。一般认为应尽量避免出现。

   “孤仄”亦然,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也是在五言和七言的律句中,除句脚是仄声字外,句中只有一个仄声字,称为孤仄。它也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声字的上联中。
   实际上,对联中的孤平或孤仄现象,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忌孤平和孤仄,是为了使对联的声律和谐。近年来,关于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联界也一直有争论。最近,中国楹联学会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里,没有提到“孤平”、“孤仄”之禁忌。对此笔者认为,即便是放宽了,但对初学者来说,也还是应当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总之,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它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艺术性要求也是很高的。它是一字一音的独特艺术形式,其基本句式是来自骈文和律诗的(当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可称为对联),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是短小精悍,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正因如此,它在格律上的要求是严谨的。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而只有严谨的格律,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对联除上面所列的禁忌外,我们在作联时,还要注意忌上重下轻、上下联不关联、平仄失替,失对等现象。清代梁章钜在《巧对录》序中云:“余辑《楹联丛话》,多由朋好录贻,而巧俪骈词,亦往往相连而及。余谓是对也,非联也,语虽通而体自判,因别载而存之箧。” 所谓“是对也,非联也”,即是指一些“有对而无联”的“对”。明确将“对”与“联”作以区分。“对”,是过于偏重对仗奇巧,而忽视上下联内容的连贯性,“对而无联”,带文字游戏性质。而“联”,则是“既对且联”,上下联完整地表达出某种含义的文体形式。另一方面,对联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就其格律文学而言,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一副对联忽视或不求格律和意境,一味的追求机巧,最后只能是仅有形式而无内涵,只能算是巧对,不能称其为对联(“无情对”作为一种特例除外)。如若是单有机而无巧,那就连巧对也都算得了,纯粹是沦为文字游戏了。反过来,我们在作联时,若是以意先行,在重视联意的基础上去调整字词和声律,那则就会作出好的对联来。所以,只有在把握住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情况下,才不会失去它的艺术特征,才会使对联有“诗中之诗” 的美誉。
 来源:《中华对联网校初级班简明教程》第三版节选 

对仗工整精绝,令人叹为观止的125副联句:
01、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0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03、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04、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05、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
06、晓风杨柳翠,====微雨杏花红。
07、暗水流花径,====清风满竹林。
08、溪静云生石,====窗虚日弄纱。
09、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10、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
1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12、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
13、心宽能益寿,====德高可延年。
14、一粒沙粒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
15、白云片片朝霞彩,====露水涟涟夜雾辉。
16、桥头看夜色如画,====枕畔听江流有声。
17、丹葩绿树锦绣谷,====清波白石玻璃心。
18、一尘不染泥中藕,====两袖清风水中花。
19、半窗明月三更梦,====万里秋风一叶身。
20、风过有声流竹韵,====月夜无处不花香。
21、雨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22、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23、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24、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25、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26、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
27、烟霞尽入新诗卷,====山水遥开古画图。
28、幽园落花多掩径,====短篱疏菊不遮山。
29、荷香半亩承朝霞,====柳色一堤向晚霞。
30、桂子飘香花弄影,====莲池浸玉月涵秋。
31、桃影横窗知月上,====花香入室觉春来。
32、鸳戏清流花烂漫,====鱼游碧水燕逍遥。
33、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34、几只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35、松窗翠绕凌云久,====兰畹香清得露多。
36、帘外微风斜燕影,====水径疏竹近人家。
37、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38、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39、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
40、雨过林菲青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
41、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
42、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
43、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
44、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45、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
46、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
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
4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49、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50、竹本无心妙音吹出商宫调,====柳实有意倩影描下翠湖浓。
51、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52、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53、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54、万瓦千砖百匠修成十佛寺,====一舟二浆三人摇过四仙桥。
55、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56、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57、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58、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59、冰冷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60、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杨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61、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62、桥上有乔,风吹乔动桥未动,====州下有舟,水使舟流州未流。
63、海水潮,潮潮潮,潮潮潮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64、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65、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66、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67、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68、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晚霞映水,渔人争歌《满江红》。
69、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70、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正正反反,反反正正反正一样。
71、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72、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重重绿树绿重重,声声笑语笑声声。
73、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74、水路州、州停舟、舟行州不行。===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75、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76、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77、天上月圆、地上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78、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松僧归古寺===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79、戏中有文,文中有戏,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里藏调,调里藏音,懂调者听调,不懂调者听音。
80、东庙龛、西厢房,东西两厢,门户相对,方敢并坐,==南京河、北京城,南北双京、水土并分,可成霸业。
81、收二川、摆八卦、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82、一孤舟二商客、三四五六水手、挑起七八片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路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两日、胜似一年。
83、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84、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85、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86、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87、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88、雪岭吹风吹岭雪,====龙潭活水活潭龙。
89、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90、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91、香山碧云寺云壁山香,====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92、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润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93、暮天遥对寒窗雾,==== 雾窗寒对遥天暮。
94、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鼓柏香。
95、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96、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97、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98、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99、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100、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丰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101、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102、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103、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104、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105、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
106、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107、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108、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109、童子看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10、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111、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112、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113、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格(葛)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
114、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115、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一明分日月、五岳各丘山。
116、鸟在笼中望孔明思张飞无奈关羽==人闲窗下赏花容戏飞燕不觉时迁。
117、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
118、冬虫夏草九重皮,====玉叶金花一条根。(药联)
119、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锋妙小柴胡。(药联)
120、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121、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122、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123、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124、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指迷散。
125,金钗布裙过半夏===栀子轻粉迎天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