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它错不了!平正且秀逸!初学隶书最好的范本《乙瑛碑》

 jishiaimin 2019-01-18

除了摩崖,东汉书法艺术的代表还有碑刻,东汉200多年的历史中,立碑主要集中在恒、灵两帝统治的40多年里(146〜189年),有文可查的有700余种,传世拓本有170余种,至今尚存的汉碑有60种。

一块汉碑是一种风格,一块汉碑是一位书法家的精品,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汉隶分为八类,颇有见地“至于隶法,体气益多,骏爽则有《景君》《封龙山》《冯褷》,疏宕则有《西狭颂》《孔宙》《张寿》,高浑则有《杨孟文》《杨统》《杨著》《夏承》,丰茂则有《东海庙》《孔谦》《校官》,华艳则有《尹宙》《樊敏》《范式》,虚和则有《乙瑛》《史晨》,凝整则有《衡方》《白石神君》《张迁》,秀韵则有《曹全》《元孙》。”

如果说前文介绍的《褒斜道》是隶中之篆,《石门颂》是隶中之草,那接下来几篇便要陆续介绍在初学者眼中比较规范的隶书了,顺着立碑时间先从《乙瑛碑》讲起。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和碑》,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高3.6米,宽1.29米,18行,行40字,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选它错不了!平正且秀逸!初学隶书最好的范本《乙瑛碑》

《乙瑛碑》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之一,不像上一篇提到的《石门颂》那样姿肆,虽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但整体风格是平正中有秀逸之气,历代书家对此碑赞誉甚多。何绍基称此碑:'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清代方朔《枕经金石跋》中说:“(乙瑛)在三碑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王篛林太史谓雄古,翁覃溪阁学谓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可师法者,不虚也。”

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说:“学隶书宜从乙瑛碑入手。”乙瑛碑在汉碑中属平正规范一路,是初学者学习隶书最好的范本之一。选择从《乙瑛》入手学习隶书,以后可向雄肆一路发展,也可向雅逸一路发展,路子正,路子宽。

选它错不了!平正且秀逸!初学隶书最好的范本《乙瑛碑》

《乙瑛碑》具备了汉隶的全副表现手法,是八分隶书完全规范化的极致。其用笔不像《张迁碑》那样多方笔,也不像《曹全碑》那样多圆笔,(这两碑接下来会讲到),而是方圆兼备,多切锋方笔入纸,顿笔圆转出锋,刚柔相济,在横画表现最为明显。另外,作为汉隶最重要表现特征的波碟画明显突出,捺画沉重有力,燕尾呈方形挑出,遒劲有力。

选它错不了!平正且秀逸!初学隶书最好的范本《乙瑛碑》

《乙瑛碑》结字端庄雍容,匀适调和,可以说是所有汉碑中最美的,飘逸秀美而不失端庄,笔画排列匀整,近小篆之排叠布白,没有大的松紧变化,字内空间较平均,笔画向四周均匀排布,不像《史晨碑》和《曹全碑》那样刻意突出长大的主笔画。

选它错不了!平正且秀逸!初学隶书最好的范本《乙瑛碑》

《乙瑛碑》章法规矩合度,如同许多汉碑一样,横成行竖成列,字距略大于行距。呈森然气象。

选它错不了!平正且秀逸!初学隶书最好的范本《乙瑛碑》

提醒一点,不要只注重笔画两端形态,中段一滑而过,致使隶书走向鄙俗一路,我们临习时要注意用笔节奏,中段行笔不可过速,而且笔要鳞勒,逆锋涩进,加大笔毫与纸面的摩擦,使笔画沉实厚重杀纸,形成高古浑厚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