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中的筷子

 江边的渔客 2019-01-18

 有一种伟大叫做平凡,有一种境界叫做简单。很多时候尽管平凡和简单都存在于我们身边,但我们对他们却全然不知。

   在生活中,筷子就是那被我们遗忘的平凡和简单。每天,她都会出现在我们指间,为我们提供生命的源力。可是我们,作为使用者,却对他们一知半解,不晓他们的来由,不明他们何时出现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里。

   记得幼时的我,对他们的认知也是这般,尽管父母也经常告诫我,在饭桌上不要用筷子敲桌子、敲碗延,可是那时只知玩乐的我又怎能听进去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那贪玩的幼年时光也一并消失了,成熟的面貌渐渐在我身上显现,筷子在我眼中也不在仅是“我动之以手,它还之我以肴”的饮食工具。他那身影变得既模糊又清晰,好似不再是一双小竹棍,而是一位身姿挺拔、能教我行事为言的长者。从这位敦厚的长者身上,我读到了许多我在书本上,在课堂上,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为人的和合之道、中庸之道。或许有些人甚感惊讶,这两只破小竹竿怎能有如此的道理呢!在这我不想辩驳,只想说;“人生在于体悟,世界有许多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不代表他们便不存在,只要用心去揣摩,用心去追寻,他们总会在你眼前出现。”

   筷子的和合之道重在合作,讲求的是两根瘦削的小竹棍间的协调,像人的生活一般,亦是由无数协调和合作的链条所组成,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师徒等等,他们的关系都属于此列,都须保持在和合的状态之下。如果这些关系不在此状态下,可想而知,其结果是多么的糟膏,父子不慈、兄弟成仇、夫妻离散。总之有失和合的人,其一生的命运不言而喻。反之,如果人能像使用筷子吃饭时那样,让两只筷子在你五指间的摆动下,配合有序、伸张有度,夹菜时似游龙出海,回箸时如虎上南山,入口时似蜻蜓点水、不着痕迹,那么你的人生或许将会达到他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

   从筷子得一收一缩间,我还读到了中庸的智慧,《中庸》中有云;“极高明而道中庸,”何为中庸呢?有云:“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亦云;“不偏不倚”。拿筷子时便要讲求执其中而用之,如果使用者拿的太高,会被他人认为这个人心存傲慢;如果拿的太低,则会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一种蔑视。在饭桌上,拿错筷子你会被他人认为是不晓礼节,但是若在人生中,你依然如此握之,那是坑不仅仅只是礼节的问题,大而思之,那可能会让你错失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筷子简简单单,可它蕴含的确实能改变我人生的伟力,筷子的内蕴更是源于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源远流长,从把粗糙的树枝当做夹食的工具,到竹筷、瓷筷、铁筷的代代更新,他那平凡的身躯里面,早已注入了不平凡的血液。这血液时而奔涌,时而平静,但无论如何,他都许我们用心去体悟,方能知晓其间的奥妙。

   筷子如此,天地间的万物亦如此,唯有敞开心扉,他们才会为你而显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