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年饭&宴客菜、过年回家怎么吃

 想做苍生大医 2019-01-18

宴席,比平日餐桌更隆重、更有仪式感。


隆重,并非攀比食材之珍稀、步骤之繁杂、器皿之华丽,雕龙刻凤之精致。




隆重,始于奉餐者诚挚的心意。制作、摆盘、装饰等都是心意传递的方式,而非目的。菜品如文章,重在真情实意,而非华丽词藻。


素愫厨房的每一道菜,自认为都是倾心而为,即使已有怦然心动的味道,还要多次试验、改版,使步骤简之又简,才战战兢兢奉上。


你们就是住在我心里的贵客。如有哪道菜不合口味,实乃能力有限,请多担待。



去年春节,朋友在一个群里见到一张团年宴的照片,她转发给我说,这里有许多菜,很像是出自你的菜谱。我看了一眼说,不是许多,是全部。


想到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饭桌上有一道或几道我的菜,我会感动,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



家常菜与宴客菜并不对立。一桌优秀的宴席,既能吃出贵客的仪式感,又不失家常菜的本真口味,而且不会让下厨者太过劳累。


制造宴席感很简单。还是做自己拿手的菜,只需要一张有气氛的桌布,加上有格调的餐垫,再换一些看上去有档次的餐具,就……可以了……


说正题:如何在素愫的厨房里,挑选团年饭的菜单?可在公众号菜单栏的【菜谱合集】里找自己喜欢的,我再举几个例。



【团团圆圆】


做造型最易讨喜,圆圆的团子(丸子)难度指数最低。“团团圆圆”,正是应景。    



财源滚滚金玉满堂白玉丸子枣香莜面豆渣团莜面蔬菜球水墨胭脂金银豆腐丸子素喜丸子



【何以解馋】


每个菜都好吃,但有一些还可以解念旧之馋。



不是番茄蛋汤不是蒸蛋素蟹黄豆腐豆腐碎碎念牛肝菌焖小扁豆清蒸杏鲍菇孜然杏鲍菇花菇焖萝卜素的小炒肉丝


【甜蜜诱惑】


挑几款有造型的,其它甜品在菜谱合集(按做法分类)里找。



金色年华爱你100分踏雪寻梅山药椰枣糕糖粉香芋紫米恋歌



【过年吃饺子】


10000款素饺子馅儿配方,不吃麸质也可


【仪式感】


瞬间提升仪式感,还有一个方法。把本来一锅出的,分装成小盅、小碟。选一两款汤或点心就可以了,多了桌子也放不下。我就不举例了。


【热门好菜】


再列几款热门当季菜,说多了,怕是又要选择困难症了。




白汤火锅平菇胡辣汤小扁豆焖萝卜丝田园芋艿香芋糊茼蒿莲藕板栗黑豆汤鲜菇紫菜汤大煮干丝酸甜藕碎金针菇浇芋头



至于我自己,跟平常一样简单吃饱。大前年,我吃了一盘炒饭;前年,我啃了些水果;去年,不记得了……反正每天都是最好的一天。



回家过年,有人怕被逼婚,有人怕被逼荤。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招。这是一个重要的心路历程,就像唐僧取经,明明孙悟空一个筋斗的事啊!待取得真经,回首过去,不过浮云。


“饭吃好,架不吵”,常念此经,能降伏一切心魔。


这年头,唯一能阻碍自己吃好的,只有“面子”。罗大佑唱过:“也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吃饭,敢开口要,敢自己动手做。把长辈请出厨房休息,是我们应尽的孝心。有了掌勺权,就有了一切。


遇到掌勺人不肯放权的,可以另辟地盘或错开时间,喂饱自己后,如有余力,可打一桶蔬果昔,来一盘纯素小糕点,邀亲友共品。


餐馆聚餐,点多几个纯素菜,始终记住:对自己负责,才是最大的面子。锅边素是最不划算的买卖,肉没吃着,毒全沾了。


我曾十几年受手部湿疹的困扰,俗称“富贵手”、“主妇手”,肿胀变形严重脱皮的双手满是裂开的血口,连指纹都没有了,惨不忍睹。


除了洗澡,我不敢让手碰一滴水,否则会加倍溃烂。做饭洗衣都要先戴一层棉手套,再戴一层胶手套,却也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苦不堪言。


开始素食后便很快有了改善。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有次去乡下,主人只做了一锅土豆焖鹅,我就吃了几块土豆,当天手上旧疾猛烈爆发……


直至后来吃纯净素食、生食,并尽量少熬夜,现在我的手终于变回光滑漂亮了。


受过苦,才懂得啥叫岁月静好。就算给我一千亿,我也不愿再吃一口肉(毒)。


有些餐馆可能真的不会做纯素菜,客人多时更难沟通,自己带上水果干粮代餐粉等备用。多带点分给其他客人,吃人口软,也就不会再多说你什么。


事实上,别人对我们的关注,远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多。


有年春节我正在吃全生食,朋友约吃素火锅。我带了水果,饭后一个朋友向其他人介绍说,她只吃生食,不吃熟食。坐在我旁边的女孩惊得张大了嘴,连问三遍:你刚才一口火锅都没有吃?


因为我一直忙着往锅里放菜,然后捞起放在别人碗里,只要手和嘴没闲着,亲友们不会很留意。手可以为别人服务,嘴可以吃自己的,或者提前吃饱了,在餐桌上负责讲段子。


总之,口才好就动口,口才不好就动手。


有个18岁的小伙子,一直梦想当健身明星。有天看了一个视频,里面的健身明星都是吃素的。他说:我终于想通了,不想再和动物们结仇结怨了,不想再让世界上任何一个生灵为我而死。


过了一阵又跟我说,姐,我一说吃素,我妈就要跟我断绝关系。


只有最爱我们的人,才会用最大的力气阻挠我们。


我妈也曾每晚逮着我讲道理,最后绝望地大哭:“可怜我的小孙子,摊上这么一个妈”


现在,我妈经常和我切磋厨艺,许多老同学主动请她教大伙吃健康素食,她用自己微小而真实的力量,传播着健康理念。


观念的改变就像从播种到结果,有快也有慢。不懈耕耘,静待花开。立场坚定,理直气柔。


想想从小到大,他们跟我们意见相左的,并不只有吃素这一件事。


从小学在课堂上画小人看课外书,到工作后的辞职跳槽;从读书时不许谈恋爱,到毕业了要催婚……大事小事,斗争了这么多年。


所以,不必把家人不支持我吃素,看成一件大事,因为他们不支持的事太多了。


但是,他们永远爱我们,就像我们永远爱他们一样。


那个爱健身的小伙子后来说:看来,我该买一本《非药而愈》给我妈看。



一本也许不够,亲朋戚友都会需要。徐嘉博士的《非药而愈》、香港卢医生的《我医我素》,两本可以同购,扫上面的二维码,赶在快递放假之前。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句话:因为爱,我们有了软肋,我们也有了盔甲。



爱的交流,始于餐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