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教子书纳入7年级语文课,仅86字,全是精华

 曾庆锦 2019-01-18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在去世前写给年仅8岁的小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仅86个字,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1

立身之根本: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诫子书》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也是中国人极为推崇的一句座右铭。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读书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白岩松曾经说过:“平静是真正的奢侈品。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一份宁静和从容,你才能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

2

立德之基石:节俭。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叔本华说过:“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的生活。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节俭并不是要你摆脱物质,而是去追寻一种自律简单的生活,这样你才不会为名利诱惑,最终丧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3

成才之关键:学习

《冰与火之歌》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4

成功之动力:立志

诸葛亮告诫儿子之后,又在给自己外甥的信中写道:“夫志当存高远......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人生就像爬山,最重要的是先给自己定一个高度,如果你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半山腰,那你就决不可能登上山顶。

5

命运之枢纽:惜时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有惜时,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不会庸碌一生。

诸葛亮

现代人到处去探索各种各样新式教育,却忘记了回头看看,老祖宗其实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遗产。《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一篇《诫子书》,仅86字,却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