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飙的图书馆 2019-01-18

1、悟的前提是“觉”,悟的过程是“连接”,悟的结果是“合一”。

2、悟的内容如果可以用语言描述,可以用智力理解,说明你就还没开始悟。就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开悟这件事必须超越“智力游戏”和语言的束缚。回到赤裸裸的“存在”状态,持续的“觉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此时,你可能离“悟”不远了。

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悟的内容既然不能理解,无法言语,就不算是知识,不但不是知识,甚至有可能与知识相反。譬如孩子一旦学会“牛”这个字,关于构成牛这样一堆复杂的在宇宙中流动了138亿年的元素组合,后来又经过几十亿年生命演化后走到孩子眼前的这样一个哺乳动物,我们的想象力却就止步于“牛”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种知识。所以知识的终极意义是在帮助我们存活下去,还是在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这还很难界定。但笔者知道,“悟”一定不是学知识,增加对世界的提炼和概括性的认知,反而应该是做减法,把脑袋里所有的偏见也罢,知识也好,全都删除掉。删到什么程度?参照以下三种状态。

回到婴儿的状态:你感知到的一切都具备了让你无限想象的深度,不再被词汇和知识所束缚,你看到的将是一个更丰富立体的世界和自己。

回到出生之前没有“你”的状态:想象没有你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可能很难?今天构成你的一切,物质的可能还分散在一些动植物和矿物质的体内,精神的还停留在某些其他意识体中处于萌芽状态,有待酝酿和碰撞。

回到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世界没有你,假设那时的宇宙真是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构成你的一切信息和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信息都在这样一个“点”中,那么此刻回答问题的“我”当时也在这个“点”中,与你,与世界,都“压缩”为了一体。你突然发现!

——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我。而且,曾今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是这样,永远都只会是这样。


这就是“不二”,这就是“道”,这就是“合一”,这就是“上帝始终与你同在”,这就是你和你问的问题:悟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