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萨格勒布老城里的慢时光

 lpl求知获识 2019-01-18

——巴尔干半岛探秘之旅二

离开布达佩斯,我们沿着静默的M7高速公路,向着西南方向的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进发。343公里,那是一段带着典型欧洲特色的高速公路,道路两旁的如茵草坪,色彩明快的乡村教堂,泛着波光的湖泊小溪,让我这个两年未曾踏足欧洲的老头,不停地举起相机。即便是第五次踏上欧洲的土地,内心的畅快依然无法言表,这应该就是旅行让我快乐的最完美诠释吧!

远处的湖泊就是匈牙利最著名的巴拉顿湖。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十个国家中,除斯洛文尼亚和希腊,其他国家都不是申根国,塞尔维亚、波黑、阿尔巴尼亚对中国已经免签,但过关依然“困难重重”,下面几张照片就是匈牙利与克罗地亚的边境口岸,好在克罗地亚是欧盟国家,过关并不费太大劲。有意思的是,我们前面一辆欧洲本地的旅游大巴,在过关检查时,一位小伙子从车上蹦了下来,而且还在我们车前表演起了空手倒立。哈哈!我们全车14人一窝风地冲到了前面,这绝对是过关紧张中的一小段快乐插曲。

我们的大巴司机,在之后的游记里讲他的故事。

巴尔干半岛旅行的第一站,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天空中的乌云仿佛在阻碍着人们前行的脚步,也可能是刚刚踏上欧洲的土地,即便天气如此恶劣,也丝毫没能消弱本老头探寻萨格勒布的兴致。在萨格勒布老城徒步观光的四个小时里,应该算看了很多很多,本老头想了想,就从萨格勒布最为著名的圣史蒂芬大教堂说起吧!

似乎全世界的历史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欧洲自然也不会置身世外。早在近一千年前的1094年,克罗地亚还在匈牙利统治之下的时候,匈牙利国王拉第斯拉夫一世便宣布成立萨格勒布天主教区,于是,在此修建教堂的计划开始实施了。据说,当时这座大教堂所在地是一个很小的秃山,有一年萨格勒布洪水泛滥,这座小秃山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件事儿,萨格勒布历史上的第一座教堂便在此兴建了。900多年来,大教堂几经被毁,直到20世纪初新建两座哥特式钟塔之后,才算最后消停下来。即便如此,一百年后,这两座104米和105米的钟塔依然在不断地维护中。您知道下面最后一张照片里的人们排着队在做什么吗?留个悬念吧!

当然,如果同西欧国家的教堂比起来,这座教堂应该不算什么,但本老头真就喜欢,那两座一百多米的哥特式双塔造型,与布达佩斯城堡山上的马加什大教堂尖塔几乎一模一样,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匈牙利对克罗地亚的统治呢?走过萨格勒布老城之后,本老头感觉,整个萨格勒布老城紧紧围在大教堂四周,这似乎更加凸显了大教堂的壮观。本老头拍的照片根本反映不出教堂的神韵,只有站在它的面前,才会明白上帝的伟大!

萨格勒布中心城区并不很大,如果徒步在老城中穿行,我估摸着,大概四个小时就可以把老城逛个遍,够小吧?老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一座小山上的教堂、塔楼、国家办公机构等一些古建筑组成的“上城区”,另一部分是由火车站、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等组成的“下城区”。我们的观光就是从上城区开始的,当然,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建筑以及奥匈帝国时期留存下来的房舍几乎都集中在上城区。

沿着曲径通幽、静谧深邃的青石板小路一路向上,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尊踩着一条巨蟒的青铜骑马雕像,匈牙利小导游告诉我们,那是萨格勒布的守护神。绕过雕像再继续向上走便来到了“石门”,这个地方也应该算上城区的入口吧!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克罗地亚古王国时期,这座“石门”曾是古王国都城的城门入口,今天已经成为一座神龛,经过这里的当地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驻足停留,虔诚祷告,默默祈福。

径直向上走不出百米,便是小山顶上的圣马可教堂广场。地处山顶的圣马可教堂绝对算克罗地亚的政治中心,教堂屋顶色彩艳丽、精美细腻的马赛克磁砖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拼贴出的两个臂章和衬底,是克罗地亚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图腾,代表着中世纪克罗地亚的三个古王国。教堂广场两侧就是克罗地亚的国会和总统府等国家机关,也就是下面照片里的两三层的古老建筑,看起来相当的低调和简朴。本老头站在广场中央就寻思,克罗地亚的高官们就不怕老百姓冲击办公大楼吗?站岗的卫兵都跑哪去了?

总统府.

下面的照片就是国会大厦。

在下城区的市中心当属耶拉契奇总督广场了,广场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民族英雄耶拉契奇的巨型骑马雕塑。耶拉契奇曾在奥匈帝国的军队中服过役,但在1848年到1859年期间成为克罗地亚首任总督,在欧洲大革命期间,成为克罗地亚人民反对奥匈帝国,争取克罗地亚独立的象征。耶拉契奇总督广场始建于17世纪,也是因为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当时的政府便于1641年将商业中心移至下城区,在下城广场开辟新的贸易场所,在这之后便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城市中心。1866年广场中央矗立起耶拉契奇总督骑马塑像。但二战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广场更名为共和国广场,耶拉契奇总督塑像被搬进了博物馆,游击队员的塑像矗立在了广场中央。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独立后的克罗地亚执政者,又将耶拉契奇总督塑像从博物馆中搬了回来,广场自然恢复了旧貌。据说,最初总督塑像背对广场,第二次搬回来后便是今天的模样了,这是为什么呢?

广场周围集中了大量18、19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横穿耶拉契奇总督广场的是萨格勒布著名的伊利卡大街,在这条大街上集中了众多大型商店和超市,是萨格勒布的最主要商业街。本老头在这条大街上走了很远,又在大街一侧的小巷子里漫步了一个多小时,其实,我是在品味萨格勒布人的生活点滴。

我们在萨格勒布那一晚的晚餐,是在火车站前的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附近的中餐馆享用的,托米斯拉夫是中世纪统治克罗地亚的国王,广场正对火车站的骑马雕像就是托米斯拉夫国王,因为雕像在维护中,也就未能留下影像。国王雕像后面那栋黄色建筑是克罗地亚国家艺术馆,那是一座19世纪两位来自威尼斯的建筑师设计的新巴洛克宫殿式建筑,古典华贵的外观,让我这个初到的旅行者趴在草坪上拍了好多张照片。

用过晚餐,同团的朋友们都回了酒店,但本老头一个人又在萨格勒布老城溜达了很久,我是非常享受一个人静静走在小街巷中的感受。一座带着浓郁欧洲中世纪风情的古城,一个与这座城市毫无关系又对西方世界很感兴趣的老头,这应该是一种很神奇的交融吧?用眼睛和心去感知一座城市,本老头已经收获太多,我已经深深地沉浸在这种状态的快乐之中。

此次巴尔干之行结束以后,本老头便走过了30个欧洲国家。欧洲的东西南北中都在本老头的眼睛里过了一遍。尽管巴尔干地区是整个欧洲最穷的地方,但一个克罗地亚首都就已经告诉我,欧洲的特有文化依然在这里早已生根。对于“崇洋媚外”这四个字,本老头向来不屑一顾,但“向往文明”却是本老头一贯的遵循。尽管萨格勒布老城拥挤着各色人等,但就是这个弹丸之地,依然演绎着浓郁的欧洲文明。

其实,无论是听别人讲故事,或是在书中探寻欧洲历史,还是从网络中翻看那些美得不能再美的欧洲图片,都根本感知不到欧洲的精髓,不是一点点,而是完全感知不到。只有身临其境,只有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才能明晰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在世界上第一个崛起。萨格勒布,已经埋在本老头的心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