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弱则阳气虚,阳气虚则百病缠身

 逸农农 2019-01-19

 

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阳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气是什么?

医角度看,气是表明气抵御邪气的功能,它是与病邪相对来说的。用现代话说,气包括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两个人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为什么有一个人会动不动就感冒,而另一个人没问题呢?就是因为后者的气足。《素问遗篇· 刺法论》中说“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气旺盛的人,邪气怎么会侵犯我们的身体呢?

 为什么现代人动不动就生病?因为受诸多因素(如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不调等)的影响,导致气不足,才会让邪气有了可乘之机。而气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寿命的长短,全在于机体阳气的虚衰盈亏。

《素问· 评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你,让你生病,根本原因在于与你的气相比,邪气本身的侵犯能力已高过了你现有气的抵御能力。

 

养生养什么? 

其实就是养人体的气。因此,我们强调养生保健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扶养气,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扶持我们人体的气,而扶正之中,又贵在于脾肾。

为什么这样说呢?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助气贵在温补脾肾。相对来说,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

《景岳全书》中说:“土气(脾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彭先生说:

人之所以健康长寿在于这一口阳气运行体内,阳气旺则人体健康、百病不生,自然而然少病痛。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阳气必然旺盛,生命之火也会燃烧的更旺,因此养生、治病——首重扶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