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喜欢古体诗词,

 清风明蟾 2019-01-19

1.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就是在诗文中既有对事物作实际的描述,又有对事物作虚拟想象的描述的写法,“实”与“虚”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实写,就是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写,就是写想象中事物。也可以这样说: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诗词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喜欢古体诗词,喜欢写古体诗的朋友收藏

虚实结合的作用:

(1)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

(2)使作品描写的意境既开阔又深邃,既明朗而含蓄。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分析:

诗的第一、二句用虚写抒写思念之情:想象“踏阁攀林”时的不同的“恨”(怨恨)的情形,又用“楚云沧海”来比喻对友人的无穷思念。这都是虚拟概括出来的,目的是为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三、四句实写登楼所见之景,在具体的写景中寄托对友人思念之情。诗人用迷蒙雨中荆榛的画面,来表现自己由恨别情绪引起的无边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都是渗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艺术形象。全诗虚实结合,相衬相生,情景交融。用虚笔含蓄地表达思念之情;又实写眼前具体之景,并借以抒情。使作品显得形象鲜明,意境含蓄深邃。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分析: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虚实结合的写法。作者看到一枝“出墙”的红杏,是实写,进而想像园内美好的春色,这是虚写。实写“红杏出墙”,充分表现了这一支红杏的生机勃勃,鲜艳可爱的形象,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象园内的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美好春色;而想象出来的满园春色,又更使得这一支出墙的红杏的可爱。这样虚实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内容,使诗的意境更深邃。

(若分析为“以小见大”的写法也对)

2.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指诗文中设置某个令读者关切的事由(一般在章节的开头,也有全章层层设置悬念的),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的联想,寻思的一种方法。

悬念法的作用:

(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寻求事由的强烈兴趣;

(2)引发读者的丰富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意蕴显得更加含蓄,丰富了诗文内容。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分析:

诗的前三句层层设置悬念:第一句便使人疑惑,为什么这个少妇春晨早起就要打“黄莺儿”?第二句解答:是因为黄莺儿“啼”。可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不让它啼?第三句又作了解答,因为它“惊妾梦”。但又使人产生第三个疑惑:少妇你做什么梦而要这么责怪黄莺呢?直到第四句才能解开整首诗的迷团:因为少妇在梦中与远征“辽西”的丈夫相会。暗寓少妇对征战的怨恨之情。这样层层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极大寻根究底的兴趣,也更含蓄而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破坏美好生活的战争的不满情绪。

二:诗文表现手法:想法·象征法

3.(“想象”。注意:在高考中,“悬想”一般应说成“想象”。“想象”,有人也叫“虚拟”或“拟想”)。

悬想就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不在眼前的事物(包括过去、未来的事物或者不曾存在的,仅只是想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描述描述出来。

这也是“虚写”的一种方法,但“虚写”一般是与“实写”相对应来说的,若全篇为想象,则只说是“想象”而不说是“虚写”。

悬想法的作用:

(1)能更自由地展现作者理想(意想)中的各种情景(包括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丰富诗文内容。

(2)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既可表达委婉真切的思想感情,又可表达强烈激昂的思想感情。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闰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分析:此诗是作者在长安时所作,是一首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的诗作。这首诗运用一种很特别的“拟想”的表现方法,但作者不写自己在长安见月忆妻思亲,而是从对方来写,即从自己所怀思的人方面来写。这样的想象描写,越是细腻逼真,越能真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杜甫此诗正是通过想象,细致逼真地描写了远在鄜州那边的妻子儿女见月忆己的活动与形态,极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对亲人思念的愁苦,对妻子、儿女深切思念,增强了诗作的感染力。

4.象征法

象征法就是借用对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加以描写,用来暗示与之本质上相似或相近的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表达真挚的感情或深刻的寓意。这种方法是以物征人、以物征事的方法。

象征法的作用:

(1)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趣无穷的感觉;

(2)能给人以简练而形象的感觉、感受;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真挚、深沉。

绝 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分析:诗中借“黄鹂鸣翠柳”象征“大地回春”;借“白鹭上青天”象征“脱离避难生活”;借“西岭千秋雪”象征“久滞客中的绝望”;借“东吴万里船”象征“希望终于到来”。传统中具有象征义的事物不少,如:“百合花”象征“纯洁的感情”;“梅花”象征“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冲破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品质”等。

白 云 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分析:这首诗主要特点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白云”的坦荡淡泊和泉水的闲情逸雅致象征作者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和恬淡闲适的心境;以泉水激起波浪象征世俗的烦扰和社会风浪。表达作者希望摆脱世俗,独善其身,出世归隐的思想。

诗文表现手法:静结合法·正侧结合法

5.动静结合法

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别有意味的情趣。有以静衬动的,有以动衬静的,也有动静互相衬托的。

动静结合的作用:

(1)使得描写的对象动者更动,静者更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使得描写的对象显得更加有声有色;

(3)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如亲历其境的现场感;

(4)使形象鲜明可感,更真实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5)能更好地环境渲染气氛。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分析:此诗第一、二句是静态描写:第一句直接说明水面平的状态;第二句用“明镜”比喻水面的平静;用“照檐楹”写出湖面清晰的倒影来形容水面的平静。这样的描写,表现了雨后荷花池塘的幽静美妙迷人的静态美。

第三、四句是动态描写:用“东风忽起”“垂杨舞”,水滴荷叶“万点声”,表现了雨后风起时池塘上动态美。

诗作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清静幽雅的春景图。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分析:此诗首句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乌啼”是动,“月落”是静,“霜满天”是静而又动,动而又静——寒夜霜降,似静而实动,是动而似静。乌啼声之动,月儿在不知不觉中西沉,寒霜稍然而凝,这夜啊,显得那么凄冷沉寂,真令人悲苦顿生……诗的第二、三句是静态描写,是大环境的静——大静,而最后一句对寒山寺中传扬而来的“钟声”的描写,是动态描写——大震荡的描写,这钟声,沉沉地打破了天地间的死寂,而令人不禁为之颤然心悸!这就使得读者如张继斯人,身在其境:落第落魄,愁肠寸断!此诗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艺术手法,既将落魄者夜泊的特定情景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借以深化了诗的主题意蕴,成为千古名篇!

6.正侧结合法。

正侧法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就是对对象周围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侧面描写的目的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正侧结合就是在描写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陌上桑》,写罗敷的美丽,就是使用了正侧结合的方法。

正侧结合的作用:

(1)使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2)感情抒发更加充分;

(3)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评价术语也可单用于“侧面描写”的作用。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分析: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1)首联与颔联是正面描写。首联正面描写梅花在“众芳摇落”时节“独暄妍”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引人入胜的“风情”;颔联进一步从正面具体描写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和“暗香浮动”的神韵。

(2)颈联与尾联是侧面烘托。颈联从“霜禽”与“粉蝶”受梅花的吸引进一步烘托梅花的美好形象,尾联从诗人抒情的角度,烘托梅花品格:说只有诗人的低吟品赏才可以与梅花的品格相般配,是容不得世俗的“擅板与金樽”(歌舞饮宴)染杂其间的。这样正侧结合的描写,使梅花的美好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充分地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文表现手法:染法·衬托法(附烘托法)

7.渲染法。

渲染法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的阴阳向背,以加强效果。这种加浓形象的手法就是渲染法。

在诗文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角度的铺叙、描绘与形容,以形成某种氛围,从而突出诗文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方法。常用于场景描写。

渲染的作用:

(1)使所表现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更加真实感人。

(2)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气氛,做好铺垫。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分析:

诗的前三句尽情地渲染“待客”的场景:自酿的米酒的色彩是那么的鲜明,形态是那么朴实可爱;米酒呢?正放在红泥小火炉上温着,火炉是新的,小的,红色的,又显得那么温暖可人;天又快黑了,雪就要下了,这样的天气能饮上一杯温暖的酒该是多么的愉快呀……通过这样生动的场景描绘渲染,营造了一个天寒人情暖的环境气氛,为结句的发问做好了铺垫,使这一发问更令人回味:作者在问(“问”,是“邀请”之意)谁呢,在等谁一起喝酒呢,其实作者正是在等待的是友人“刘十九”。作者正是通过这样浓重的渲染,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从而使得这种情感抒发更加真实感人。

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地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

词的上阙,作者首先着力对男女离别的凄凉场面作细致的描绘:暮色阴沉,骤雨乍停,在瑟瑟的秋风中,长一声短一声的蝉鸣,显得那么地凄惨悲切。长亭周遭,弥漫着的是无比萧瑟凄清的气息。接着,作者又对这对离别男女痴情的形象进行刻画:分离在即,作者面对恋人在长亭前帐中摆下的丰盛酒宴毫无兴致,心里有的是无限的忧伤与不舍。可“兰舟催发”——艄公一声紧似一声地催促着开船起航。于是,一对恋人不禁紧抓着对方的双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一味地饮泪抽泣。最后,作者还反复地描绘了想象中的别后情景:色调沉沉的暮霭,茫茫千里的迷离烟波……这一切无不充满了浓重的离愁别恨的哀怨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强烈地突出了离别恋人的悲苦形象,十分真实感人。也为下阙的抒发“更与何人说”的“伤离别”之情做好铺垫。

8.衬托法(正衬与反衬):[此法也是“修辞方法”之一]

衬托,就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对立的反面的有差别事物作陪衬,也即“烘云托月”的一种方法(它也是一种修辞方法)。衬托时,可以以物衬人,可以以物衬物,可以以人衬物、可以以物衬物等等。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二种。

衬托的作用:

(1)突出了主要事物的特点,如:突出景物色彩、气氛情调、人物情绪等等;

(2)使事物(人物与景物等)形象更加鲜明;

(3)给人以更加深刻的感受。

(1)正衬:用类似、协调的事物作陪衬的叫“正衬”。从景以情的关系来说,常见方式有:以乐景衬乐情和哀情衬哀情二种。

①以乐景衬乐情。

诗词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喜欢古体诗词,喜欢写古体诗的朋友收藏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分析:词的第三、四句描写了这样一幅鲜艳明丽的江南美景:朝阳下,江岸水边盛开着的花儿呀,是那么的火红;江中荡漾着春水啊,绿得像蓝草一样,春天的江南,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作者通过描写这样美好的春色,从正面地衬托出“能不忆江南”——无限喜爱江南的强烈感情。

②以哀情衬哀情。

正月崇让宅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不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注:此诗是诗人悼念亡妻之作。

分析:

<1>首联写“崇让宅”的荒凉冷落,令人伤心徘徊的环境;颔联写“正月”的风、露、花、月等不堪愁对的凄冷意象。这四句用环境的凄凉来衬托诗人心境的凄凉。

<2>颈联以动写静,用“蝙拂帘旌” “鼠翻窗网”这样微细的声响来烘托寒夜的寂静。而夜愈静,愈使人感到寂寞、孤独,更愈表现出诗人对亡妻的深切忆念之情。这是反衬(反衬详解见下)

<3>尾联用悬想(想象)的方法,从对方落笔,想象亡妻在思念自己的情景,以此衬托自己对亡妻忆念之深,思情之惨。

(2)反衬:以反面、对立的事物作培衬的叫“反衬”。以景与情的关系来说,常见的有:乐景衬哀情而少见哀景衬乐情的。以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常见的有:动景衬静景;静景衬动景。反衬则多见“以动衬静”;大景衬小景,小景衬大景等。

①乐景衬哀情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分析:

这是崔颢于武昌登黄鹤楼吊古怀乡之作。诗的后四句实写楼上所见所感:伫立楼头,远眺,江面睛明,远处的汉阳城,树木历历,清清晰晰;近看鹦鹉洲上,芳草那么丰茂,碧如绿茵。这是一派开阔明丽的景象。然而,面对这美好的景色,诗人却无心欣赏,因为,暮日将坠,家乡又在何方呢?眼前见到的是江面上一派烟波浩渺,不禁乡愁顿生……作者在颔联中着力描绘的美景,目的正是用来反衬尾联的无尽愁思。这正是乐景衬哀情所取得的表达效果。

②以动衬静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分析:

诗中的“竹喧”“泉流”“莲动”是动的,但整个环境是静谧的:你看,秋空上明月朗照,月下浣女归家,渔舟轻盈地顺流而去……这后气氛显得那么的悠闲清静。作者选取这些意象,并用动词来表现,显得更加幽静。这正是“以动衬静”艺术效果。

其他反衬(略)

衬托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如:壮景衬壮情(王维《使至塞上》);幽景衬幽情(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等。

附:烘托法

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的表现反应来烘托罗敷的美貌。也可以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诗句,就是用“闹”来衬“静”。还有以物来烘托人的写法。如《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的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烘托的作用:

(1)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使气氛情调更加浓烈;

(3)使感情表达更加充分。

例子见“衬托”条。

注意:烘托与衬托的作用大体相同。

不同点:

(1)“烘托”在描写时重在写侧面事物,而衬托则是主要事物与陪衬的事物在描写时未必有轻重之分。

(2)在描写目的上,烘托是为了表现主要事物,而衬托除了以此衬彼之外,还可以互相衬托,如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注意,若是动静互衬的,在某种情况下也叫动静结合,那是二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也即是共同合作,用以更好地表现某一情景或某一场景。

(3)烘托常与诗文的“气氛、情调”等的渲染营造有关。

诗文表现手法:描法·细描法 (包括细节描写)

9.白描法

白描原是国画的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在写作上则指不依赖形容修饰,也不用精雕细刻,更不用曲笔陪衬与渲染烘托,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明快简练、单纯朴素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声响明暗等用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的一种方法。

作用:

①文笔简练朴素,感情真挚;

②形象清晰直观而又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

送夏侯参军至广州

贾 至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分析:

这首诗说作者听说夏侯参军要到衡阳以南的广州去,大雁历来是不会飞到那里去的,也就是说,送别之后,两人间的书信肯定很少能相通了。诗作没有描写送别的场景气氛,也没有描写人物的心理神情等,而只是通过这种明白如话的直接叙说,表达与友人惜别的一种心情。作者用白描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对友质朴而真诚的感情。如: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西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景色,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诗人欣喜愉悦的心情。这当然是以乐景衬乐情的一种写法。若从“描写”这一技法来说,它采用的正是白描手法。一般而言,白描手法不易把某种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因为白描不依赖形容、渲染与衬托等手法,而只用准确的语言(一般运用用动词、名词),将描写对象的特征生动地描述出来。白居易可以说是白描的高手,他的这首写景抒情诗,就是运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江南早春的特点,为读者描绘出四幅江南春天美景——两幅动态图——黄莺啼春图与紫燕衔泥图:湖水刚刚涨起来,湖面开阔了些;雨后初晴,远处云气还低低地压在地面上。在向阳的绿树上,传来一阵阵黄莺欢乐热闹的啼叫声,低飞着的一只只紫色燕子,它们嘴里衔着带着春天气味的泥巴,飞往不知哪一家人的屋檐下去修筑它们的窝巢。两幅静态图——春花图与春草图:近处,映入眼帘的都是开得那么娇艳欲滴的鲜花,让人看都看不过来;地面上的春草,嫩嫩的,绿绿的,短短的,才刚刚淹没得了马蹄……这当然是读者借助作者成功地运用白描手法所描写出来的诗句,调动丰富的想象力而构想出来的美景。而读者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想象,正是诗人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选取了“争”“啄”“迷”“没”等不可替换的动词所得的艺术效果。

10.细描(细致描写)法(此法包括“细节描写法”)

(1)工笔细描。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将人(作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做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作用:

①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②使所描写的情景更加生动形象;

③感染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喜欢古体诗词,喜欢写古体诗的朋友收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分析:

词的上片,先用拟人手法,描写天上大雁如人一般南归心切,对“塞下”毫无留恋之心,一刻不停地往南方飞去,越飞越远;接着细致地描绘军中号角声与西北边塞特有的胡笳声,战马的悲鸣声四面响应,愈来愈近,气氛悲凉凄怆;再而描绘边关孤城城门紧闭,四周重峦叠嶂,烽烟直上云天,残阳如血,景象萧杀衰飒。这些边关秋景,经由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和感受等方式绘声绘色,描形描态的细致描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下片的抒情营造了浓重沉郁的环境氛围。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

(2)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或其它事物细小的动态、形态及情态,细腻地描绘出来的一种方法。

作用:

①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特定的性格和特定的内心情感。

②生动地表现自然景物的特性特征或生活场景的时代特征或特定人的生活、活动环境特征或生活、活动的氛围情调等。

③增强诗文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如:

秋 思

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分析: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的是细节描写的手法。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而“又开封”,小心验证自己是否还有哪些遗漏的话要说。这一人物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非常真实而细腻表达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特有的怀念、关切之情。

画堂春·春归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

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分析:

这首词是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时所作,词作所表达的正是秦观落第后的不快心情。上片写“春归”景物。下片则侧重写人物。点明词人“独上”画楼之后,作者抓住人物的两个细小动作——伤心人独自斜倚着栏杆,手捻花枝,一会又轻轻地放下,默默地仰视天空,只见远处那一抹令人伤心的残阳,将惨淡的余晖涂抹在他悲愁的脸上……这一“捻”一“放”两个细节描写,极其准确真实地表现出词人“恨春”——落第人衔恨不已而又无可奈何这一特定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很强的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