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为自己的评审意见署名么?

 人老颠东 2019-01-19

论文审稿人对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Nature Communiations在此正式对他们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表示认可。

原文以”Unsung heroes of the scientific record deserve credit”为标题,发布在2018年11月20日的《自然-通讯》社论上


近来对科研成果的评估越来越受到质疑。虽然同行评议过程被众人奉为确认科学发现有效性的试金石,而且毫无疑问研究者本身就是评价他们同行的最佳人选,但是舆论风向渐渐地变了。


您认为怎样评估科研成果才最合理?


虽然坊间关于“Reviewer #3”(注:指特别苛责严厉的审稿人)的传闻甚嚣尘上,但是同行评议能够改善论文质量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同行评议意味着检查、评估论文,最终为论文的发表背书。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个负担在不断加重,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论文被发表出来,而且研究采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分析也越来越复杂。论文的可靠性取决于缜密的同行评议。论文审稿人的无价贡献难道不应该得到公开的认可吗?


有许多人有意打开同行评议的“黑匣子”,我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一走向。从2016年1月开始,Nature Communiations就开始发表经过作者同意的同行评议报告。现在,我们60%的作者都选择公开审稿人的意见。让审稿人的意见和论文同时公开有诸多好处,它不仅能够增加科学出版的透明度,还能为处于事业发展初期的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训练素材。


虽然关于审稿人的报告是否应该匿名众说纷纭,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给予审稿人应有的认可。这一点无可非议。不幸的是,承担审稿人,更别说做一个称职的、有建设性的审稿人并不是职位晋升或科研资助申请中的关键考量。这些评估的重点几乎完全放在科研产出上,即论文的发表。尽管作为科学家,应该承担的职责不应拘泥于此。



Nature最近也开始了一项小规模试验,让审稿人可以在由其审阅并已发表的论文中署上自己的名字。我们很高兴地宣布,Nature Communiations也在引进这一做法。从现在开始,审稿人在递交评审意见的时候会被询问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发表的论文上。我们也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评审意见署名后发送给作者。这么做的目的是在发表的论文中承认审稿人的贡献。如果审稿人不愿意署名,那么我们就将以匿名的方式感谢他们所做的贡献。


同行评议应该被颂扬,因为它塑造了科学记录。作为审稿人要承担大量的职责,也要付出诸多劳动,但是匿名的同行评议不会给予他们应得的赞赏和声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第三方机构正在寻找方法在遵守期刊保密政策,或者完全不保密的情况下承认审稿人的贡献。Nature Communiations也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支持这一趋势。


我们正在开展试验,未来一年内会对相关结果以及我们正在运行的透明同行评议计划进行报道。我们也会搜集审稿人自愿提供的人口学统计数据(如性别、附属机构所在国以及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地评估我们的试验的影响力和接受程度。如需了解更多讯息,欢迎访问相关问答网页(FA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