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打开率只有5%了,怎么办?”

 sophy6x4qiv4k0 2019-01-19

一、     打开率困境

 

现在还在坚持写公众号的朋友们,你们的阅读率是多少?


如果敢于回答,可以在后台告诉我答案。

 


我2017年讲写作课的时候,大家的普遍打开率都在10%以上。当时我在公司负责的几个号,做得好的,打开率能到平均20%。我们kpi都是按照打开率来算的,10%只是个保底线。

 

而现在,我如果敢在饭局上说,自己公众号平均打开率有10%,肯定马上成为话题焦点。毕竟,大多数的阅读率,都跌的很惨!

 

我认识的一个作者(应本人要求不透露id),2017年的时候有8万粉丝,阅读在1万左右,现在她有将近30万粉丝,单篇阅读还是只有1万左右。好一点的时候才能摸到2万的门槛。3万阅读,也就是10%打开率的,都能算小爆款了。

 

哥们儿和我抱怨,去年觉得工作没意思,还没有做号赚的多,于是过完年就辞职了。准备一心在家写作。

 

结果写了一年,赚的越来越少。原来流量主一个月都有三五千,现在一个月流量主都不到500块,直接缩水了1/10 。

 

从8月份开始,每个月的收入连一万都不到了。现在整夜整夜焦虑的睡不着,准备回去找工作了。

 

公众号的困局,不是他一个人的。

而破局的关键,在于用户

 

二、     公众号用户

 

一般来讲,只有工具类产品的受众,我们才会成为用户。文章的阅读者,大多数时候,我们称作“读者”。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如何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运营公众号。


把自己的公众号,看做一款产品,而不只是单篇文章的组合。

把每一位读者,都当作一位用户,让他们在打开你公众号的时候,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01

 找准有用数据

 

相信我,如果现在你写文章还一定要去盯着阅读率的话。只会越写越难过,越写越没有信心,最后在自我怀疑中失去写作的能力。

 

公众号改版之后,对内容的要求其实更高了。尤其是在“点赞”变成了“好看”之后,文章阅读的重心,已经开始向“朋友圈”和“看一看”转移。

 

如果要让你的文章产生影响力,那么一定要盯好的数据只有这两个“转发率“和”好看率“。

 

这两个数据完全可以反应你文章的质量和传播程度。如果这两个数据做得好,那么你的文章才会具有持续吸引读者的能力。

 

相对应的,在这样的传播中,能更快速的帮你吸引到粘度高,精准的用户。并且让你的内容越来越具有10w+的潜质。

 

再退一步说,如果内容不好的话,阅读数据肯定是不行的。


但如果你的内容好,转发和“看一看“传播度提升了,那么时间久了,打开率自然会上升。

 

02

   抓住用户心理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就提到过,互联网产品与产品的竞争战场,不在于网络上,而是在于用户的注意力上。

 

谁能获得用户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赢了。

 

我们假设:每个人每天只有一小时的时间用来娱乐。

那么显而易见,他去刷抖音就不会去看微博,去吃鸡就不会来刷朋友圈。

 

同理,一个人微信有300好友,她每天能看朋友圈的时间有30分钟,如果她有一天有了3000好友,她会看300分钟朋友圈吗?不会的。

 

她还是只会看30分钟的朋友圈,然后挑选着点开。

这个时候,她便会做出一些取舍,比如说只看她喜欢的,以及她的朋友都在推荐的。

 

“看一看“就是这种思维。

 

之前我多次在课程里提到一个概念:“用户本位思维”


现在,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假设你是读者,那么这篇文章要好到什么程度你才会愿意去点“好看”?

 

抱着对这个问题的研讨,我们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研。

 

得出以下几个关键词:

 

有收获

有共鸣

值得关注

 

有收获:

 

干货类文章一般来讲,转发和“好看”数据都比较乐观。大家对于能带给自己收获,且能够证明自己“有在认真学习”的文章,都乐于点赞,传播和分享。

 

另一种就是好奇心科普,猎奇类,冷知识,像前段时间关于“frb宇宙信号“的相关新闻,虽然自媒体的很多文章都传的很玄幻,但传播度还是很高。

 

有共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群体。

比如说,关注创业的我,就会对行业分析类文章,大趋势类文章很感兴趣。对于写的好的,让我感同身受的,我都不吝啬自己的“好看”和转发。

 

每个人都是这样,对自己所关注的事情,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那么自然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仰慕的前辈有所共鸣。

 

在一定范围内,有共鸣的文章肯定会被传播开来。

 

值得关注:

 

对于“女德班”假国学名义侮辱小女孩,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发展, 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文章,大家乐于去点“好看”,也想转发让更多人知道并且关注事情的发展。

 

那么这个时候,传播度自然也就有了。

 

 

相反的,还有一些文章,即使阅读高,内容也不错,大家也只会选择偷偷看。


关键词如下:

 

少儿不宜:暗网情色交易,两性猎奇(比如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古希腊雕塑里,为何男性雕塑xx尺寸小)


针对性太强:老板沙雕,员工难带,工资不高,亲戚有病(这类文章容易让别人对号入座)


私密性太强:暗恋,同性恋,疾病科普

 

这就提醒我们,在写文章时候要有衡量和取舍。

比如说,选题吐槽老板,原本敢点赞的那群人,可能就不会再去点好看。

 

但这样的选题必然有共鸣的人群。你是更想去为此发声,还是选择保守避开呢?

 

问问你的内心,看你更需要哪一个?

 

 

03

 优化用户体验

 

公众号去年开通了贴片广告。开通贴片广告的作者,可以允许广告主在文章任意位置插入广告,获得更多的广告费。

 

在我看,文章中插入广告贴片,就是自杀式更新。


突如其来的广告会打断阅读体验,让读者反感。

 

其实,大多数读者是不会埋怨作者接广告的,甚至觉得:自己喜欢的作者终于接广告了,能过的更好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作者就能为所欲为的用读者的信任赚钱。

 

个人认为,合格的作者需要对读者负责。接广告可以,但至少保证产品要靠谱,不接虚假广告。最好能够亲自试用产品,保证质量。


第二,广告不能影响读者的用户体验,要让读者哪怕看广告文,也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软文需要更高的内容品质。

 

还有,做公众号不是只要更新文章就好的。

公众号也需要运营,不定期做些活动能够增加用户活跃度。


比如说“用户福利”,“链接线下分享会”,“读者交流群”,这些都可以让读者拥有更多好的体验。

 

 

04

学习与创新

 

有的人做公众号,十年如一日。只会用一种方法,写一种风格的文章。


按道理说,一个人成长了几年,那么他的思想维度,思考深度都会随之改变。这些都可以反应在文章里,在字里行间。

 

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作者成长的速度,比读者慢。那么很快的,他就会被读者抛弃。

 

所以,作为作者,一定要有这个准备:无论如何,都要泡在所有读者前面。这样逼迫自己去快速成长,你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内容方面,不要停止对新兴公众号的研究,10w+内容的研究。

新媒体市场是随时在变化的,所以更上变化的节奏,不要自乱阵脚,很重要。

 

最后,我们可以以赚钱为动力,但不能以赚钱为目标。

 

盯着钱容易失去方向,盯着目标,核算成本,只要最差的记过也能在接受范围之内,尽管放手去做,做到极致,钱自然会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