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凤池 | 心理咨询中的三种思维

 dark凌 2019-01-19

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央视《心理访谈》特邀专家杨凤池教授应深圳市华康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邀请前来深圳讲授《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第一阶课程。

杨凤池在课程中讲到,做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的实践时必须交替使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象思维三种思维模式。

杨凤池 | 心理咨询中的三种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语言准确、形象行动才能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

抽象思维是大多数在意识层所使用的概念、理智等思维;

具象思维是一个人用自己的全部通感、全部热情、全部智慧,整个人沉溺于思维对象的状态。

杨凤池 | 心理咨询中的三种思维

在《文艺心理学》中有如下表述:一个画家聚精会神地欣赏一颗古松,那颗古松对于他便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在观赏的一刹那中,他忘却一这颗古松之外还有一个世界,眼前的世界仿佛是一种梦境,…微尘对于他便是大千;刹那对于他便是终古。

也就是说,我们把感知对象,把它感知成为了我们本身一部分,或者我们自己就是感知对象的一部分,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具象思维。

杨凤池 | 心理咨询中的三种思维

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是活的还是死的?它是一朵什么花,这些反应是一种抽象思维;如果我说我看到了红花配绿叶,这是形象思维;如果我盯着这朵花看,我仔细深入到这朵花的每一片花瓣每一个细节,我仔细地贯注自己的精神到这朵花的每一个部分,我甚至尝试去感受这朵花的呼吸,感受这朵花感受到的阳光,感受这朵花散发的芬芳,感受这花与周围关系的时候,我深入地感受并且深深地知道它是鲜活的,而忘记我自己的存在,这是具象思维。

杨凤池 | 心理咨询中的三种思维

当咨询师看着对面的来访者,他和我一样地有思维有情感一样是鲜活的生命,更甚至于他和我走同样的道路,他是我,我也是他,这时候咨询师的共情会最到位,而最深入的共情一般也产生于具象思维。这就需要咨询师能充分体悟来访者的感觉,才能似乎用他的口吻说出他的心声。

杨凤池 | 心理咨询中的三种思维

关于咨询师如何更好的与来访者共情,更深层次的体会来访者的心声,以及更多精彩分享与技术传授就在即将开展的第二阶《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培训课程。

2015年11月21 日至22日,央视《心理访谈》特邀专家杨凤池教授应深圳市华康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邀请莅临深圳分享三十年《分析体验式短焦心理咨询技术》,现场精彩视频分享网址:http://www./zixun/327-cn.html

关注“华康心理”微信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心理相关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