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临死前,刘邦才知当年乌江岸边,楚霸王项羽为何放弃逃生!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秦汉时期,各路英雄大展身手,天时地利人和,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西楚霸王和汉高祖之间的争斗了。之前的俩兄弟为何会分裂?都知道,西楚霸王逃到乌江的时候,放弃了逃跑,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刘邦,直到他临死的时候才明白为何。
在秦朝暴政结束了之后,楚汉之争就开始了,两个英雄逐鹿天下开始了。人各有所短各有所长,刘邦和项羽也不例外。刚开始的时候两者的实力比较悬殊,刘邦以五十多万攻打项羽五六万人,在彭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善于打战的项羽以少胜多打败了刘邦,但两者都是英雄,却又是天壤之别。
项羽擅长作战带兵,却不适合做一个君王。刘邦虽然在作战方面逊色很多,但在识人用人这方面无疑比项羽强太多。项羽是将军之才,刘邦是君王之才,有很多有才又能的人都愿意为刘邦所用,完全弥补了自己的劣势。英雄总是略同的,在有些方面他们两个人还是一样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英雄风范。
刘邦称帝之后,接手的是一个战乱之后的国家,并不繁荣昌盛,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战争,还有流离失所的百姓,百废待兴的国家,更要命的是他的妃子也不怎么安分,这给了刘邦很大的压力。后来政局内部出现了叛乱,已是白发苍苍的刘邦不得不重新披上战袍,带领军队平乱。
幸运地是这场战争胜利了,保住了自己打下的江山,却也付出了代价。在回来途中,刘邦受了箭伤,回到宫中,本就身体不行的刘邦无疑是雪上加霜。可怕的是,吕后的眼神,让刘邦陷入了沉思,戎马一生,兄弟反目成仇,倾尽所有,打下来的江山终究会落到别人手里,刘邦内心受不了。他才明白,当初逃到乌江的项羽,此时的项羽已经战败,内心的骄傲让他不允许自己苟活下去,也不想看到自己为之拼命的江山被自己好兄弟刘邦占领。
现在的刘邦就体会到了这种心情,刘邦拒绝了太医的治疗,这令大臣们很不解,按道理来说,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会越珍惜自己的生命,怎么到了自己君主这里,却不一样了,这种矛盾恐怕也只有项羽能理解了。所谓英雄惺惺相惜,刘邦在死前明白了项羽的选择,可见两者是多么的知己知彼。他们都有英雄的作风,也都坚守了自我,不论成王败寇,他们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