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会当老师吗?

 hexudechunfeng 2019-01-19

    妻子第一天学开车,回来和家人说:“我们那个教练真叫一个差劲,张口闭口褒贬人,说话总爱带刺儿贬损嘲笑你。”听到这话,岳母马上接嘴说:“人家这教练还不错呢!你邻居二哥去学车,一个大小伙子,让教练骂得差点打了退堂鼓!”

“教练还骂人?”我惊愕不解,继而脱口而出,“教练不会当老师。”

“不会当老师”是一位老教师曾经和我说过的一句话。那天,我和这位老教师在一起轮滑晨练,身边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也来学轮滑。母亲先是给孩子穿好了轮滑鞋,戴好了护具,然后就开始不断地催促孩子:“滑呀,赶快滑!像叔叔们那样迈开腿往前滑!”可孩子却战战兢兢地怎么也迈不开步子。孩子的举动令母亲十分失望,在多次催促无效后,将孩子拽到座椅上,强行扒掉了孩子的鞋子和护具,嘴里生气地嘟哝着:“让你滑,你站着不动,这么贵的鞋都白给你买了,不滑就回家吧!”说完便扭头气哼哼地走了。旁边的父亲看着妻子这架势,什么也没说,抱起泪眼婆娑的孩子跟着一起回家了。看了这一幕,老教师对我说:“这家长,一看就没当过老师,更不会当老师。”

之所以说驾校的教练不会当老师是因为他可能不知道当老师的是需要尊重学生的。“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即使你不爱学生,但你也不能不尊重学生,这是做教师的底线。呵斥,贬损或辱骂不但不能树立教师的威严反而是教师无能和浅薄的表现。不尊重学生轻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重则易使学生或教师失去理智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蠢事,这是为师的大忌。会当教师的人必须要明白,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不能伤害学生的心理,更不能让学生失去做人的尊严。

之所以说驾校的教练不会当老师是因为他不明白当老师的是需要关爱学生的。关爱学生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绪体验,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首先应该保证学生愿意并高高兴兴地投入学习。其次,老师还要善于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来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心、安全学习的心理体验场,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学的好,而绝不能通过呵斥,贬损或辱骂来批评指责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会当老师的教练往往会通过幽默的话语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自觉拉近和学员的心理距离,通过与学员愉快的沟通,消除学员的恐惧心理,使得学员在学车过程中一直能处在一个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会当教师的人更善于善于通过语言、表情或动作来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建构安全和谐的师生关系。

之所以说驾校的教练不会当老师是因为他不明白当老师的是需要讲究教学方法的。教师要想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必须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视让学生参与操作、演练和实践的体验过程。学生不可能只通过听一遍简单的讲解或看一次完整的示范就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会当老师的教练往往会通过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手把手耐心细致的演示指导让学员把他说的要领烂熟于心。会当老师的人更会采用编儿歌、编口诀、巧比喻等通俗易学、简单易记的形式来强化学生掌握操作的过程环节和动作要领,并善于通过模拟操作或反复示范演练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的方式来强化学生认知,训练学生思维。

之所以说驾校的教练不会当老师是因为他不明白当老师的是要通过教育来让学生习得生活的经验及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的。学生犯错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环节,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就在于他要帮助学生纠正偏差、改正错误、进而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呵斥,贬损或辱骂往往不会使受教育从内心深处认识错误,反而会使其形成强烈的负面情绪并伺机将不良情绪迁怒于人或物。会当教师的人时常会以一颗博大的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的错误,善于细心观察与敏锐觉察学生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和征兆,将学生的问题视为自己研究的课题,积极尝试解决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认识并自觉改正错误。会当教师的人往往也具有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和教学相长的从教理念,将学生的错误归因为自己的失误,然后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有哪些不足,在深刻反思和总结教训的同时,让自己和学生一起在错误和问题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之所以说学轮滑的孩子的母亲不会当老师原因是她不懂得教育其实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一定要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指导,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成长的阶段规律。没学习过轮滑的人看到别人滑行自如往往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一个从未学习过轮滑的人如果穿上鞋子能保持站立的姿势就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学习轮滑要经历“直立站立——双脚重心替换——滑行前进”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只有前两个阶段掌握的比较扎实,才可能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第三阶段。会当教师的人知道凡事都有方法可循,特别是技能性知识的教学,更要循序渐进,坚持分阶段、小步骤、强基础的教育规律,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学得轻松,学的规范,掌握得牢固。

之所以说教练和孩子的母亲都不会当老师,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告诉学生“你应该像我(他)一样做”而不会帮助他去认识“怎样才能那样做和为什么要那样做”。教师的责任也不只是去要求学生,而应当给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具体的帮助。会当教师的人重视给学生以人本关怀,在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精神方面获得成长。会当教师的人还要掌握教育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保证自己说出的话让学生想听,爱听,听得入心。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启发、积极鼓励下,满怀兴趣,主动参与,才能获得知识、培养情感、提升生命价值与成就感。

会当教师的人要敬畏学生,谨言慎行,慎始敬终;会当教师的人要真诚友善、公正无私、有教无类;会当教师的人要终身学习、兴趣广泛、因材施教……

现在社会上没当过老师却被冠以老师称谓的人可真不少。主持人、演员、艺人,包括各种教练,只要是在业内稍微有些声望的人,大家都习惯尊称之为老师,而这些人也会欣欣然地坦然接受。可能大家认为,只要是传授文化、技术并能给别人有所帮助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而且大家也认为老师太好当了,只要愿意当,谁都能当得了。这不得不促使我们这些真正在教师岗位工作的老师对究竟什么样人的才能称之为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当好老师进行重新定位与深刻省思。

教师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特殊职业,不是任何人都能当得了,当得好的。许多教师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可能找到了当官员、当警察、当法官的感觉,却始终没能找到当教师的感觉。教师好当的观念也不是社会造成的,其真正的推手是教师,因为教师职业形象具有准公共性,毕竟大家多还是从教过自己的教师身上来学习怎样当教师的。因此,当教师的人必须要自尊、自重、为人师表,自觉塑造并维护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想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敬畏的不可随意替代的专业化职业,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个想当教师的人,都应该首先问一下自己:我会当老师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