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高速运行,越来越大的压力让青年们日益憔悴。前不久,“油腻”、“佛系”、“丧系”、“废人”等词充斥着年轻人的朋友圈,网路上更是兴起了一股青年自嘲、自弃之风,青年们似乎有些焦虑。 所谓“佛系”,与佛家真正的心如止水、无欲无求不同,佛家心态是求之而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从更深一层来说,是认识到自己欲望无法实现而又无法排遣时,与世界的和解。为了缓解这种“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人们从“我可以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变成“实现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般 “无欲无求”引起了青年们一波又一波的共鸣。 与“佛系”相似,“丧系”也是指压力与挫折下的消极悲观心理。有时人们难免暂时性地陷入负面情绪,偶尔“丧”一下,可以理解。但若这种“丧”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甚至一种“丧文化”,就可能影响甚至左右青年的发展。对那些深受挫折打击的年轻人来说,“丧”本质上是一种让人裹足不前、自我沉沦的“麻醉剂”。而要真正摆脱困境,唯有积极进取。 可见,“佛系”、“丧系”都不如“奋斗系”,只有不断挑战自我、不懈拼搏,才能有精彩的人生。 李大钊说“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年们都应该主动地去“觉醒”,将人生的船舵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还是璀璨,“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树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矿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青年们只有觉醒,才能拨开迷雾,看清自己人生的目的地。 青年应该为了理想不懈奋斗。在仰望星空之时,更应脚踏实地,做“行动的巨人”。从回乡做村官的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到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铁甲精兵王锐,,再到为国争光的乒乓球大满贯选手丁宁,他们以理想为后盾、以行动为利刃,自信地改变着世界,最终在奋斗中实现了自我。 故我以为,当代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际,时代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无限的机遇;国家要有胸有大志奋发有为的强国一代,青年也能够借此大势让人生出彩,让民族自豪。当此关键时刻,于国于己,怎能“丧”,怎能“佛”! 当然,反思与批判“佛系”与“丧系“,并不是要区分情绪的优劣,而是希望年轻人能摆脱颓废丧气的困扰,以更积极阳光且自信向上的心态,尽自己所能,在拼搏中找到自我、认清自我、实现自我,去挣自己想过的生活,去为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 不如做个奋斗系青年吧,乘彼执着之心,以望无限未来。 作者为湖南常德市一中451班学生 关注书韵闲话 无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