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是46亿年前宇宙意识的唤醒和重启 人类的文明是起源于宇宙 中国境内目前已知的原始人类遗存有:元谋人、 蓝田人、北京猿人、河套人、山顶洞人、马坝人、丁村人、柳江人、大荔人等。经过约170万年漫漫长夜(能人阶段)的探索,才走到晚期智人(新人阶段)时期,是为史前史的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为传说中的蛇族双帝时代,蛇族双帝是指伏羲和女娲。华夏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上古女娲的事迹距离《山海经》实际探索记录的时期至少相去5000年之久,则“女娲补天”故事也完全是《山海经》“记忆传承”部分的内容了,就是我们所称的“传说”。《山海经》对于后代来讲只能是传说,而在《山海经》探索实践的当时(BC4000年[距今约6000年]至BC2100年[距今4100年]),像“女娲补天”这样的故事本身就是传说。即使在《山海经》探索实践的当时也长达约2000年之久,许多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时间一长自然又变成传说,像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等。这些传说都大约对应旧石器至新石器早期,已经发掘的遗存有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薛家岗遗址、辛店文化、马家滨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溪文化等。以上都是《山海经》内容“记忆传承”部分的历史范畴。这些成千上万年的传说经过不断的演绎,是为《山海经》的“神化”部分。 《山海经》的实际探索部分是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是先民们切实的为生存而奋斗的“内部世界”,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记忆传承部分则是传说的、恍惚的一个个串起的历史故事,是先民们的“外部世界”,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虚拟,特别是人类有时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助,人们对这个虚拟的“外部世界”反而感到更加神秘莫测、更加敬畏有加,所以才有神明到处存在的潜在力量的牵动,才有无处不在的上古敬畏神明的祭祀活动(参见《山海探源(2)中》)。人类的“内部世界”永远是现在,而无数现在的“内部世界”都将会陆陆续续演变为将来的“外部世界”,所以神话来自于现实、现实源源不断地充实起神话。神话就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则是将来的神话。 人类远在上百万年、近在成千上万年的生存探索过程中,在文字还远没有产生的情况下,是如何完成“记忆传承”的? 为了能够完备叙述体系、更清晰明了地理解人类“记忆传承”的脉络,有必要开展一次前《山海经》的解析,弄清楚记忆是从何而来的?其实就是人类从何而来的?或者进一步说地球生命是从何而来的? 因为从宏观上来说,地球上庞大的的生命体系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地质年代来说,溯源而上,人类的前时代为哺乳动物时代、又前是爬行动物时代、又前是早期生物历史时期。 也就是说,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之后,在最早大约35亿年前出现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单分子物)、混合后形成较为复杂的混合物(聚合物)、直至最终形成首批原始细胞,人类的原始基因就潜藏其中了。 从已经探索到的地质科学角度来看,经过地球生命发展史的早期生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直到人类起源。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猿猴类中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3300万-2400万年前,产生了猿。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并繁荣起来,从树上栖息双足行走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最终进化成人属。 也就是说,如果地球生命发展的轨迹确实如此的话,则东方华夏“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走过了大约35亿年的光辉历程。而实际上,地球生命远没有如此按部就班、如此苍白简单。 这相当于地球地质年代经过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之后,进入显生宙时代,太阳捕获地球、阳光开始照耀、生物界复活、古生代时代到来。 请注意,这里是地球地质科学界研究的结果,没错,说的是地球生物界“复活”——复合不是新生,是重生、是再生。人类从何而来?人类是从宇宙而来,人类最初来源于150亿年前宇宙的诞生——宇宙大爆炸。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有着复杂思维的高级动物,人是有思想的,人的思想集成器——强大的记忆功能,造就人类社会的文化,这个“文化”在黑暗的茫茫宇宙中,迸发出无与伦比的智慧之光! 这是我们这些地球已经是高级生命形态的人脑所无法揣度的宇宙万有。只有无上正等正觉的伟大佛陀能够洞悉“三千大千世界”,在无量无边的宇宙中,地球、甚至太阳系、甚至银河系都不过是“微尘”一粒而已(此处从略)。 所有的宇宙万有都在成、住、坏、空的规律中无限循环,地球已然如此。从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一个炽热的岩浆球在46亿年前逐渐冷却固化形成的“地球”,仅仅是这个“天体”新一轮成、住、坏、空的循环的重新开始而已;而在46亿年的漫漫长河中,地球上的生命并非如人类“科学”界所认知的进化论那样按部就班,而是也在经历着生、住、异、灭的循环往复。 在玛雅人的传说中,地球曾出现过四个文明期,对应着四个太阳纪,每个文明都会因在太阳纪末期遭受到巨大的灾难而毁灭,每个太阳纪都会持续4000-5000年。其中第一个太阳纪名为玛特拉克提利,其毁灭的方式是全球性的大洪水,这个太阳纪维持了4001年;第二纪名为伊恩科特尔,持续了4010年,毁灭于全球性飓风;第三纪名为奎雅维诺,持续了4081年,最后被“天降火雨”所灭;第四纪名为宗德里里克,持续了5026年,最终灭亡于不明原因的“火雨”。暂且抛开玛雅传说的文明存在和存续时间的确切性不论,各文明生、住、异、灭的循环规律是不变的、是可信的,至于各文明最终是毁于自然的风雨、还是强烈的地质活动、还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核战争等,都逃不出地、水、火、风的灾难范畴。目前的人类文明正处于第五个太阳纪,最终走向毁灭也是必然的,是不可改变的规律。 各阶段文明的毁灭都是由贪婪的智力生命——人类,发展到智能阶段后欲壑难填的贪婪本性所造成的。 贪婪的潜意识(恶)引导着生命群体生、住、异、灭的轮回,贪意聚集的共意识(恶)牵引着共居之地(地球世界)成、住、坏、空的循环。现代地球人类文明(第五太阳纪)是宇宙大循环中一个很短暂的(相对而言)小片段。 有一个著名的论题,就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人的最初的思想——意识,也同时是从宇宙中来的,人来自于宇宙,而人的思想来自于“宇宙意识”。150亿年前奇妙的一个“奇点在所有空间爆发”——即宇宙大爆炸时,宇宙意识已经含藏其中,这就是——潜意识。 宇宙刚诞生的时候,意识就已经存在了,最初的宇宙只有一种意识——宇宙意识。宇宙意识是一种超意识,其意识是永恒的,即永远不灭,永远存在。宇宙的诞生可以视为超意识体的觉醒。宇宙诞生之前是原始的能质团,在能质团内部,精神力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宇宙意识就已经存在了。宇宙意识试图探索“宇宙”自身、了解自我。宇宙意识对自身探索的渴望激发了原始宇宙能质团内部的精神力,能质团内部压力发生了变化,能质团爆发了,宇宙诞生了,随后便开始了造物运动。 而如地球人类这样有血有肉的智类生命都是“遥远”的宇宙后时代的产物。地球人认为宇宙是诞生在150亿年前,这只是这个维度下的宇宙诞生的时间,并不是说其他维态的宇宙也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诞生的。实际的大宇宙诞生的时间更为久远,是在大约2万亿年前。宇宙诞生的时候,开始了造物运动……每一个文明纪都一样经过发生、发展、终结的历程。“发生”是唤醒、重生,“发展”是文明的再延续,“终结”是再次走向毁灭、意识重新进入潜伏、沉眠状态。无论是发生还是终结,潜意识都是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意识的“记忆传承”,与地球意识的“记忆传承”、人类意识的“记忆传承”、民族意识的“记忆传承”、个体(单个人)意识的“记忆传承”是一脉相承的。或者疑问:我怎么不记得我有“前世”啊?人有隔阴之谜,待到机缘升起时,每个潜意识都会发用,每个脑袋所掌握的“知识”能量并不是谁聪明、谁努力,而是潜意识发挥的作用。 这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 详见《山海探幽》系列1-8 |
|
来自: 青青i43vizd9qb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