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亚洲的古典音乐舞台甚是热闹,欧洲的著名交响乐团纷纷来中国和亚洲各大城市做巡演。11月18日、19日连续两个晚上,巴伐利亚广播乐团在台北奉演了两套纯正德奥风格的交响名曲。原本是该团总监杨松斯执棒,因大师身体抱恙,请祖宾·梅塔代替,虽然排练合作期非常短,却丝毫没有影响音乐会的质量,对乐迷而言算是另一种意外收获。 第一晚的曲目是舒伯特的《罗莎蒙德序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虽然梅塔身体状况并不在最佳状态,只能坐在轮椅上指挥,仍然显得热情饱满,一丝不苟,令乐迷们十分感动。一前一后演绎的舒伯特和理查·施特劳斯,在梅塔的指挥下乐团表现出世界水准,无论是舒伯特音乐中的古典余韵,还是理查·施特劳斯管弦乐的绚烂和雄浑,都让乐迷们大呼过瘾。 第二晚的演出曲目是莫扎特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比特)》和马勒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两部交响的创作相隔100年,交响语言迥异,各代表古典和浪漫的典型特征,都是交响音乐历史上的丰碑作品。梅塔的指挥素以博采众长、严谨全面著称,他的指挥动作表面上看朴实,甚至有些单调,却在细节上有很多表情,在充分调动乐手个性发挥的同时,保持音乐的流畅和完整性。上半场的莫扎特,四个乐章可谓一气呵成,随手拈来、轻松自如,有酣畅淋漓的聆听快感。不过,在笔者听来,过于老练和严整,也少了一些人们常常期待的、莫扎特那种生动的“顽劣”和“任性”。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显然是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也是当今乐迷们最为熟悉和“雅俗共赏”的经典。马勒更是梅塔大师所擅长的浪漫作曲家。第一部分的第一乐章,梅塔让乐队铺垫了一个令人清新而又神秘的自然声场。虽然弦乐稍显黯淡,但是铜管和木管乐器的独奏显示出奇妙的效果。梅塔也许特别钟情第二乐章《花之歌》,马勒后期修改时删除这一乐章,所以在演奏中常常被省略。这一乐章特别强调弦乐的优美和开阔,将这首“伤感的小夜曲”演绎得十分动人。第二部分的第四乐章在寂静中开始,认真中不失诙谐。第五乐章真是“闪电划破乌云”,那种惊天动地的音乐声响,需要各组乐器演奏家都具有非常过硬的演奏本领,才能做到既有音乐又有戏剧张力和震撼效果。 随着大师的振臂一挥,乐曲终止的瞬间自然是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的热情大师心领神会,直接加演了一首约翰施特劳斯的曲子。依然是热烈的掌声,大家有万般的不舍,但是不能让大师过于劳累,全场乐迷和乐手自觉等待大师拄着拐杖缓缓走向后台,向他的背影行注目礼。82岁高龄的祖宾·梅塔行动不便,却欣然临时代替杨松斯进行强度极大的亚洲巡演,他们都是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巨人,这种特殊的“合作”令人暖心。 文 | 麦琼 |
|